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活体骨内血管显像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补充相关骨科疾患诊治依据。方法:通过改进显影剂来增加局部浓度实现显影,以Lijianmin-Chengkun(LC)复合通路研究为基础,利用磁性微球理论,使用外壳为氨基(携负电荷)的Fe 3O 4磁性微球,吸附聚集离子型显影剂泛影葡胺(泛影酸根携正电荷),即通过改进显影剂的方法,使磁性微球携带显影剂,制成新的纳米粒子-磁影复合微粒,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带来的磁影复合微粒不断在磁场区域血管内滞留聚集,磁场区域血管内磁性微球携带的显影剂浓聚达到显像浓度,实现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并且通过调整两种试剂配比,可适度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提高显影效率。由此分步进行了电镜实验、CT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CT活体人体成像试验。 结果:电镜实验:泛影葡胺,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20 nm。氨基Fe 3O 4磁性微球,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100 nm,分布较疏散均匀。两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但仍具备磁流体性能、强顺磁性。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胫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磁场一侧胫骨近端内血管明显可见四氧化三铁分布,无磁场一侧未见。活体人体成像试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腓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 结论:通过磁影复合微粒(磁性微球+泛影葡胺)新试剂的制作,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达到活体骨内显影剂浓聚,在CT薄层扫描下可实现活体外径≥0.5 mm骨内血管成像。
推荐文章
肱骨远端髓腔内骨嵴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肱骨
髓腔
体层摄影术
形态学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临床意义
全身骨显像
局部显像
癌症
病灶
上颌骨血管构筑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
血供
截骨术
应用解剖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临床意义
放射性核素显像
儿童
胃肠出血
小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初探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诊断显像 磁场 造影剂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年,卷(期) 2022,(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骨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2-49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11221-007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诊断显像
磁场
造影剂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