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呆病""善忘"等范畴,现代又有"中风痴呆病"的定义,将其与其他呆病区分开来.历代医家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肾、脾胃、肝、心、肺等虚损均可致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五脏亏虚及气血亏虚为主,邪实以痰、瘀为主.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玄府郁阻致病""络脉虚损致病"及"三焦气化失司致病"的病机理论,补充了血管性痴呆的病机理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由于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证型变化多端,中医药因具有多脏腑同调、个性化辨证论治等特点,在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方面显示出优势.在分子层面对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行阐释并指导临床治疗,是将来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的重点.
推荐文章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机理研究
血管性痴呆
发作期
再损害
供血不足
中医药防治
血管性痴呆中医病机理论及证治规律探析
血管性痴呆
肾精亏虚
痰热瘀浊
平台
波动
下滑
辨证治疗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血管性痴呆
发病基础
中医证候
综述
血管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浅识
血管性痴呆
中医病因病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性痴呆中医病机理论的传承和发扬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风痴呆病 五脏虚损 本虚标实 玄府 络脉 三焦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4,2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2.02.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性痴呆
中风痴呆病
五脏虚损
本虚标实
玄府
络脉
三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