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阳江市中医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活性指标(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黏附率)、大脑中动脉血流量指标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剔除治疗过程中退出治疗以及未按时服药的患者,观察组纳入研究53例,对照组纳入54例.治疗前,2组血清炎症因子、VEGF、血小板活性指标、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量指标水平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黏附率以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7±4)ng/L比(39±4)ng/L、(23±4)ng/L比(31±4)ng/L、(7.1±1.2)mg/L比(9.4±1.3)mg/L、(38±4)%比(44±5)%、(56±6)%比(65±7)%、(5.7±1.4)分比(9.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清VEGF水平和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平均流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性,改善大脑微循环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管的新生,提高疗效.
推荐文章
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Vorapaxar
丹参多酚酸辅助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小板功能及Chemerin的影响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丹参多酚酸
双联抗血小板方案
脂肪趋化因子
血小板功能
阿司匹林不同服药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服药时间
血小板聚集率
花生四烯酸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微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醒脑开窍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醒脑开窍方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活性 侧支循环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研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673-4777.2022.01.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
醒脑开窍方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活性
侧支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相关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medste.gd.cn/Html/sciedu/Class1189/Class1201/17922820070507155200.html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