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京津冀地区冬季背景大气中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分布,使用GRIMM 180、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和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观测了海坨山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2月3日PM和化学组分,结合气象数据和HYSPLIT模式,计算了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了不同污染过程下PM和气溶胶化学组分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潜在来源.结果表明,海坨山冬季沙尘过程主要影响PM10和PM2.5,对PM1的影响较小;而霾污染正好相反,主要影响PM1.化学组分在干净天和霾污染中占PM1的比例分别为85.0%和73.4%,而在沙尘天仅占PM,的47.4%.霾污染过程中NO3-的质量浓度最大,占PM1的25.2%;在干净天和沙尘天黑碳(BC)的质量浓度最大,占PM,的24.1%和12.8%.BC气溶胶的中值直径在干净天、沙尘天和霾污染中分别为209.7、207.5和204.7 nm.Dp/Dc在霾污染中最大,为2.15,分别是沙尘天和干净天的1.38和1.39倍.不同过程下PM和气溶胶化学组分的日变化特征不同.PM10和PM2.5的日变化在干净天和沙尘天为夜间高白天低,在霾污染为单峰型分布,峰值位于14:00.化学组分日变化在干净天为单峰型分布,在沙尘天和霾污染过程为双峰型分布.不同过程下BC的包裹层成分不同.BC的包裹层在干净天主要是NH4NO3,在沙尘天主要是(NH4)2SO4,在霾污染天主要是有机物.不同过程中PM1及其化学组分的潜在来源分布不同.潜在源区高值区在沙尘天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北京-保定-石家庄-阳泉一带,在霾污染天主要集中在观测点周边的延庆、怀来和昌平一带.
推荐文章
北京市PM2.5化学组分特征
北京
PM2.5
化学组分
有机碳(OC)
无机碳(EC)
二次有机碳
[No3-]/[SO42-]
太原市冬季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气溶胶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北京市气溶胶放射性核素分析(2013-2016)
气溶胶
γ谱分析
放射性核素
中国不同区域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浓度、组成与来源特征
气溶胶化学成分
中国
各区域
气溶胶污染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市海坨山冬季不同污染过程下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潜在来源分析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海坨山 黑碳(black carbon,BC) 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 沙尘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0
页数 15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7/j.hjkx.2021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坨山
黑碳(black carbon,BC)
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
沙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