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睾丸扭转患儿血液学参数与睾丸活性的相关性,探讨术前预测扭转睾丸活性或睾丸萎缩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73例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睾丸复位固定术组83例,睾丸切除术组90例,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法对比2组患儿的发病时长、精索扭转度数和血液学参数等指标,对睾丸切除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睾丸复位固定术组的83例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双侧阴囊彩超患儿共30例,分为睾丸萎缩组13例(43.3%),睾丸非萎缩组17例,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法比较2组的各项参数,对发病时长为>6~<51 h患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结果:发病时长(9.3 h比51.0 h)( Z=-8.293, P<0.001)、精索扭转度数(360.0°比540.0°)( Z=-5.267, P<0.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8 fL比10.1 fL)( Z=-2.018, P=0.044)和年龄(147.5个月比143.0个月)( Z=-2.165, P=0.030)在睾丸复位固定术组和睾丸切除术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病时长( OR=1.033, P<0.001)、精索扭转度数( OR=1.004, P<0.001)和MPV( OR=1.662, P=0.044)与睾丸丢失均呈正相关。分析发病时长为>6~<51 h的患儿的发病时长、精索扭转度数和MPV的ROC曲线,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3、0.755、0.629。在睾丸萎缩组和睾丸非萎缩组的对比中,组间仅MP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5) fL比(9.8±0.5) fL]( t=2.426, P=0.022)。ROC曲线分析提示,MPV预测睾丸萎缩的截断值为9.9 fL,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0.6%,AUC为0.752。 结论:发病时长、精索扭转度数和MPV可作为术中睾丸活性的预测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术前早期预测和判断睾丸扭转所致的睾丸坏死。此外,43.3%保留了扭转睾丸的患儿在睾丸复位固定术后最终发生了睾丸萎缩,而MPV可能是扭转睾丸保留后发生萎缩的预测指标。
推荐文章
儿童睾丸扭转103例诊治分析
睾丸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外科手术
儿童
外伤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睾丸疾病
阴囊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69例睾丸扭转诊断与治疗
睾丸扭转
睾丸移植
诊断
治疗
睾丸扭转的诊治探讨
睾丸扭转
诊断
手术
睾丸切除术
睾丸固定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睾丸扭转患儿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睾丸活性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睾丸切除术 睾丸固定术 睾丸扭转 睾丸萎缩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小儿外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1118-017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平均血小板体积
睾丸切除术
睾丸固定术
睾丸扭转
睾丸萎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00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