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原位腺癌的筛查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信息,同时收集相应病例此前6个月内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共478例,患者平均年龄39.4岁(19~81岁),44.8%发生于30~39岁,34.7%发生于40~49岁,其中355例行hrHPV检测,阳性率为93.8%(333/355),阳性病例中277例病毒分型,55.6%(154/277)患者感染HPV18,48.7%(135/227)患者感染HPV16,HPV18/16的总感染率达93.1%(258/277)。478例患者中212例为单一原位腺癌,余266例为原位腺癌合并鳞状上皮内病变,后者HPV16的感染患者显著多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5.9%(167/299),余44.1%细胞学阴性患者的hrHPV阳性率为92.7%(101/109),其中HPV16/18占有病毒分型病例的94.3%(83/88)。 结论: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宫颈原位腺癌的检出率。
推荐文章
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
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
妊娠
母婴传播
新生儿
子宫颈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
子宫颈腺癌
癌变过程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P16INK4A蛋白
人乳头状瘤病毒及p53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p53突变
杂合性丢失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原位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细胞学技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10817-0057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肿瘤
腺癌
细胞学技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