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HHHFNC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治疗情况,第3、7、11、15天经口喂养量,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水平,临床症状指标(气促呻吟改善时间、呼吸暂停次数)水平,治疗前后体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成功率为74.19%,高于对照组的56.45%,有创通气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体质量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7、11、15天经口喂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2、SaO2、O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暂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呻吟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部损伤、头部塑形、腹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提高经口喂养量、无创通气成功率、体质量,改善血气指标水平,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气促呻吟改善时间,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NCPAP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