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绝大多数都倾注于微观化的日常书写,呈现出非常明确的日常生活诗学建构之特征.很多作家都自觉地聚焦于那些繁富驳杂的日常生活,从小人物、小事情、小冲突、小感受入手,在各种庸常的生活缝隙里,发现并展示世俗社会里某些别具意味的生存镜像,重新审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与普通个体命运的内在关系,并由此反观人们的日常生存处境,努力扩张文学在感性生活上的表现力.这种诗学建构,不仅涵盖了我们的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观念等方方面面,还渗透在各种非日常生活的内部,折射了日常生活对非日常生活的深层制约,也体现了日常生活本身所拥有的巨大的吞噬能力.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日常生活诗学的追求,绝不仅仅体现在叙事内涵上,它同样反映在叙事策略及审美形式之中,两者紧密相融,共同建构了这种诗学的审美特质.
推荐文章
论生命科学的新世纪
生命科学
生物技术
生物经济
新农业观
新现代化
新世纪“底层叙事”与新写实小说比较论
新写实小说
新世纪
底层叙事
新世纪海峡两岸女性小说还魂母题的叙事策略
新世纪海峡两岸
女性小说
还魂母题
叙事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新世纪小说的轻逸化审美追求
来源期刊 新华文摘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5)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华文摘
半月刊
1001-6651
11-1187/Z
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6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