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改良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新生儿中心实施经口置入胃管的3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1年4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5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外耳廓中点2倍的距离;将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1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耳垂到剑突的距离,比较两组胃管管端到位率、胃肠减压前3d每日的引流量、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减压总时间.结果 试验组经口置入胃管管端到位率为85.81%,对照组为15.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4,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前3 d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t=15.78、t=11.06,均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期间呕吐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20.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8);试验组胃肠减压时间为(6.90±3.57)d,短于对照组的(8.27±3.8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P<0.001).结论 采用改良的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能有效提高胃管管端到达理想位置的精准度,避免胃管管端位置过浅或过深,并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
推荐文章
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对新生儿鼻饲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新生儿
胃管长度
测量方法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置胃管成功率
并发症
早产儿留置胃管的护理进展
早产儿
留置胃管
胃肠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与管理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常见并发症
管理
早产儿P IC 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疼痛
非营养性吸吮
母乳
利多卡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中华护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胃管 胃肠减压 儿科护理学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专科实践与研究|Specialist Practice and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2.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胃管
胃肠减压
儿科护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护理杂志
月刊
0254-1769
11-2234/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5室
2-143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95
总下载数(次)
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