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肥料化利用是保护农业耕地的有效手段,根据东北中部半干旱地区的特点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不同模式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优缺点;探讨阻碍保护性耕作推进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政策、农机(农业)技术人员、农机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客观因素包括技术模式、耕地性质、地形特点、土壤特点、气候特点、相关农机具性能;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农机(农业)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宣传、推广适宜本地的技术模式,农民主动应用技术模式;克服不利客观因素,给保护性耕作技术插上翅膀.
推荐文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
犁底层
免耕播种
追肥
灌水
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
耕作
技术
互助县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
杂草
防治
技术
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保护性耕作
技术
推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性耕作技术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农机使用与维修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半山区 保护性耕作 模式 秸秆归行 深松整地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化农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3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31/j.cnki.njwx.2022.04.04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山区
保护性耕作
模式
秸秆归行
深松整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机使用与维修
月刊
1002-2538
23-1481/S
大16开
哈尔滨市呼兰区临站街7-7号
14-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3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3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