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西双版纳州3个县(市)2016-2020年间开展的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的构成及指标变化特点,为西双版纳州的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采用笼(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蚤进行种类鉴定、数量登记,并采集鼠类血清和脏器标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和鼠疫菌分离培养.采用粘蚤纸或水盘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捕获的游离蚤进行鉴定后,分组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共捕获鼠类20种7508只,捕鼠率在2.72%~3.38%之间,其中,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占97.52%(7 322/7508);梳检鼠8 120只,染蚤鼠数为1 727只,染蚤率为21.27%,获蚤3种2 542匹,其中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占50.16%(1275/2 542);布放粘蚤纸54 370张,获蚤3种5 008匹,其中猫栉首蚤Ctrnocephalides占66.43%(3 327/5 008)、人蚤Siphonaptera 占33.45%(1 675/5 008)、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占0.12%(6/5 008).共剖检宿主动物8 120只,检出鼠疫菌11株,检菌率为0.14%;蚤类细菌学检验2 606组,结果均为阴性;IHA检验3 152份,检出阳性1份,滴度1:80.RIHA检验55份,检出阳性10份,滴度为:1∶320~1∶163 840.2016-2020年共发生鼠间鼠疫疫情2起,发现腺鼠疫病例2例.结论 西双版纳州动物间鼠疫疫情时有发生,并且波及人间,鼠疫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监测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