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旧唯物主义将人的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的现实脱离,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可见,马克思遇到了物质利益的难题,这个时候他对黑格尔哲学开始质疑,决定从实际出发捍卫民众的权利,从而回归现实的维度.马克思将"人"融入社会历史发展的领域,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阐释."人的本质"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体.基于"人的本质"的视角去进行道德建设.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
人的本质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人的本质"视角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来源期刊 现代商贸工业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的本质 道德 马克思主义
年,卷(期) 2022,(5) 所属期刊栏目 政策与商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的本质
道德
马克思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商贸工业
旬刊
1672-3198
42-1687/T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5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00
总下载数(次)
201
总被引数(次)
112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