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大麦与谷类科学       
摘要:
为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大麦品种(系)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规律,以美国引进的优质啤酒春大麦品系ABI 18-152为母本、江苏主推冬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父本配制的杂种F1、F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测定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粒长、粒宽、粒长宽比10个农艺性状,对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分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主穗粒数和粒宽在亲本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余8个性状在亲本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杂种F1的10个性状大多存在正向中亲优势和负向高亲优势,优势大小在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株高类性状和单株产量性状在杂种F2群体内变异程度高,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58.65%);籽粒粒型性状在杂种F2群体内的变异程度较低,其变异系数在5%左右,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4.52%)。降低单株株高,对影响单株产量的性状加强选择,可实现矮秆高产品种的选育。
推荐文章
不同生态条件下大麦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适应性
大麦
物候
农艺性状
黔中
非洲新稻与籼稻杂交后代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
水稻
非洲新稻Z3
籼稻龙特浦B杂交
育性
农艺性状
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变化分析
白菜型油菜
冬油菜
生态地区
高纬度地区
温度
农艺性状
角粒数
千粒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生态类型大麦品种(系)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来源期刊 大麦与谷类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大麦 单株 农艺性状 选择
年,卷(期) 2023,(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9/j.cnki.32-1769/s.2022.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麦
单株
农艺性状
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麦与谷类科学
双月刊
1673-6486
32-1769/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