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大麦与谷类科学       
摘要:
以驻玉 216 为材料,设置 6.75 万、7.50 万、8.25 万、9.00 万株 /hm24 个群体密度,研究不同群体密度下夏玉米源库性状的变化规律,为豫南生态区夏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群体叶源量吐丝期最大,处理 D_(9.00)比处理 D_(8.25)、D_(7.50)、D_(6.75)分别增加了 5.29%、17.51%、40.66%;灌浆期高密度群体处理显著降低了比叶重,处理 D_(6.75)比处理 D_(7.50)、D_(8.25)、D_(9.00)分别增加了6.44%、14.47%、17.28%;处理 D_(6.75)、D_(7.50)、D_(8.25)的粒叶比比处理 D_(9.00)分别增加了 24.62%、12.41%、8.90%,叶物质输出率显著升高但均为负值;提高群体密度显著增加了吐丝后玉米群体源的生产能力;处理 D_(9.00)的吐丝后源生产能力转化率比处理 D_(6.75)、D_(7.50)分别下降了 9.9、12.2 百分点;处理 D_(6.75)的群体库容量比处理 D_(7.50)、D_(8.25)、D_(9.00)分别降低了 16.06%、29.01%、21.23%;穗粒数、群体粒数、百粒质量、库充实度及产量不同处理间均达显著水平(P<0.05),籽粒产量处理 D_(7.50)最高,比处理 D_(6.75)、D_(8.25)、D_(9.00)分别增加了6.86%、9.61%、12.47%,群体密度 D_(7.50)可以平衡群体源库之间协同关系,群体源库性状得以协调发展。
推荐文章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夏玉米
库源关系
密度
产量
播期与密度组合对夏玉米群体源库关系及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播期
密度
夏玉米
源库关系
冠层透光率
产量
夏玉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干旱过程的响应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响应
持续干旱
阈值
夏玉米
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源库流特性的影响
控释肥
夏玉米
源库流特性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玉米源库性状对群体渐增变化的响应
来源期刊 大麦与谷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夏玉米 源库性状 叶源量 群体源生产能力 群体库容量
年,卷(期) 2023,(4) 所属期刊栏目 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9/j.cnki.32-1769/s.2022.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源库性状
叶源量
群体源生产能力
群体库容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麦与谷类科学
双月刊
1673-6486
32-1769/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