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白龙江中上游泥石流发育极为严重,危害、威胁巨大,研究该区泥石流的成灾模式和致灾模式对泥石流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文中在分析白龙江流域中上游241条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泥石流的成灾模式、致灾模式及泥石流防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受地形地貌影响显著,高差大于1000 m占总数74.3%,主沟沟床纵比降>200‰占总数93.4%;(2)众多滑坡体物源沿着坪定-化马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泥石流物源主要来源于千枚岩、变质砂岩、残坡积层、黄土等软弱地层的崩塌、滑坡体,物源分布与下伏基岩坡向关系不大;(3)该区泥石流按地貌特征分主要有沟谷型泥石流(占总数69.7%)、坡面型泥石流(占总数30.3%),基于固体物质补给方式划分泥石流成灾模式主要有重力侵蚀补给型(占总数71%)、坡面侵蚀冲蚀补给型(占总数10%)、沟床侵蚀补给型(占总数19%);(4)泥石流主要的致灾模式为溃决-冲毁、冲积-淤埋、爬高-堆积、侵蚀-坍塌、淤埋-掩埋、堰塞-次生灾害;(5)重力侵蚀补给型泥石流重点防治沟内重大灾害体,坡面侵蚀冲蚀补给型泥石流防治以拦挡、排导工程为主,沟道侵蚀补给型泥石流防治以清淤、排导为主。
推荐文章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地理特征
西藏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与成灾特征
西藏
天摩沟
泥石流
地质灾害
堰塞湖
遥感
无人机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人为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神府东胜煤田
人为泥石流
形成条件
1965-2017年东江中上游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气温变化
时空分布
线性趋势
突变检验
东江中上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龙江中上游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成灾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白龙江 泥石流 物源 成灾模式 致灾模式
年,卷(期) 2023,(6)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与与隐患识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9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7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龙江
泥石流
物源
成灾模式
致灾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