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洁净煤技术       
摘要:
兰炭具有热值高、灰分低、硫分低等优点,但挥发分含量低、着火温度高;秸秆热值低、挥发分含量高,着火温度低;二者着火特性具有互补性。为考察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能,利用固定床试验系统研究了3种兰炭、麦秆和玉米秆单独及混合燃料污染物排放特性及掺混比例和燃烧温度对污染物析出的影响,并通过灰熔融测定仪分析灰样熔融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析出与掺混条件相关,原料组成和燃烧过程影响污染物析出特性。在燃料中掺混20%~30%玉米秆时,混合燃料固硫效果较好,氮析出率在0.04%左右。提高燃烧温度明显促进硫析出,而低于1 000℃时,府谷兰炭和玉米秆的掺混样具备良好的自固硫特性,氮析出率低于0.02%。另外,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温度介于两原样间,与混合比例存在一定相关性,兰炭的抗结渣特性明显优于玉米秆,掺混有助于改善秸秆的结渣特性。本研究为兰炭和生物质的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兰炭和秸秆掺混燃料热重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兰炭
生物质秸秆
混合燃料
热重分析
动力学
活化能
华南农产品主产区2005—2014年秸秆露天燃烧污染物排放估算及时空分布
室内模拟试验
排放因子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时空变化
多孔介质内低热值乙烯燃烧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多孔介质
一氧化碳
氧化铝
燃烧
乙烯
排放特性
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与分析
秸秆
露天焚烧
排放清单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河南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来源期刊 洁净煤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兰炭 生物质秸秆 混合燃料 污染物排放 灰熔融性
年,卷(期) 2023,(1) 所属期刊栏目 “煤基先进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理论与技术”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6/j.issn.1006-6772.211021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兰炭
生物质秸秆
混合燃料
污染物排放
灰熔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洁净煤技术
月刊
1006-6772
11-3676/TD
A4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810
1995-01-01
双语
出版文献量(篇)
328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4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