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开花后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阐明该时期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衰老特性,有助于理解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的形成机制,为不同栽培模式玉米植株衰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密度、耕作方式和肥料运筹等农艺措施进行不同组合,模拟不同产量水平的栽培模式,设计了基础(ISP)、农户(FP)、高产高效(HH)和超高产(SH) 4种栽培模式。通过叶面积(LA)动态变化模型y=aeb-cx/(1+eb-cx)解析叶片衰老过程;通过测定不同部位叶片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玉米叶片的衰老特性。HH (12 445.55 kg∙hm-2)和SH (13 759.07 kg∙hm-2)的产量显著高于FP和ISP (P<0.05),分别较FP增产14.4%和26.4%;吐丝期和成熟期SH的干物重较HH分别提高18.5%和10.4% (P<0.05),HH较FP分别提高2.8% (P>0.05)和17.7% (P<0.05)。与FP相比,HH和SH叶片衰老启动晚且以上部叶片最为典型,平均衰老速率下降26.7%和18.0%,其叶片最大衰减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12 d和8 d,单株最大叶面积增加8.7%和6.6%。吐丝后0~60 d,HH和SH下部平均叶面积分别较FP高42.4%和17.3%。吐丝后,HH和SH的中下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P(P<0.05)。HH中下部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吐丝后,不同栽培模式玉米各部位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HH和SH的MDA含量与FP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农户模式相比,密植、深翻和分次施肥技术要素集成的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花粒期冠层上部叶片衰老启动较晚,而中下部叶片面积较高且衰老较慢,吐丝后其色素含量较高且下降缓慢,同时叶片保护酶活性较高,显著减缓了中下部叶片衰老进程,有利于开花后光合物质同化,实现高产。
推荐文章
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夏玉米
乙矮合剂
种植密度
叶片衰老
抗氧化酶
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
夏玉米
超高产
开花后
叶片衰老
抗氧化酶
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花后叶片光合性能的差异
夏玉米
栽培模式
光合性能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生育后期冠层生理特性研究
栽培模式
春玉米
生育后期
冠层
生理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花粒期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衰老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模式 叶片衰老 保护酶活性 产量
年,卷(期) 2023,(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5-193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57/cjea.2022029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玉米
栽培模式
叶片衰老
保护酶活性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