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比较基于rDNA序列分析的3种丛枝菌根(AM)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提高AM真菌在种水平分子鉴定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柑橘和甘蔗等广西地区主要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AM真菌菌株(编号为A6、B3和GY3-1)进行形态学鉴定,再通过巢式PCR分别扩增AM真菌的18SrDNA、28Sr DNA及含ITS1、5.8SrDNA和ITS2的序列(简写为ITS1+5.8S+ITS2),分别将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再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比较基于3个r DNA序列分析分子鉴定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菌株A6、B3和GY3-1的形态特征分别与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黏质隔球囊霉(Septoglomus viscosum)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一致。基于18SrDNA序列,将菌株A6鉴定为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菌株GY3-1鉴定为摩西斗管囊霉(F. moessae),菌株B3鉴定为黏质隔球囊霉(S. viscosum)。基于28S rDNA序列,将菌株A6鉴定为幼套近明球囊霉(C. etunicatum),菌株B3鉴定为黏质隔球囊霉(S. viscosum),菌株GY3-1鉴定为摩西斗管囊霉(F. moessae)。基于ITS1+5.8S+ITS2序列,将菌株A6鉴定为幼套近明球囊霉(C. etunicatum),菌株B3鉴定为黏质隔球囊霉(S. viscosum),菌株GY3-1鉴定为摩西斗管囊霉(F.moessae)。而综合3种分子鉴定结果,菌株A6、B3和GY3-1分别鉴定为幼套近明球囊霉(C. etunicatum)、黏质隔球囊霉(S. viscosum)和摩西斗管囊霉(F. mosseae)。【结论】3种方式均可用于AM真菌的在种水平上的分子鉴定,以18S rDNA与28S rDNA为主的鉴定方法相对简单且快速,更适用于对AM真菌在属水平的鉴定;以ITS1+5.8S+ITS2为主的鉴定方法步骤较繁琐,但鉴定至种水平的准确性较高。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互相补充,加强对AM真菌分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丛枝菌根真菌的增殖技术
丛枝菌根真菌
三叶草
增殖技术
培养方法
侵染能力
梵净山不同海拔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丛枝菌根真菌
真菌多样性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
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循环
土壤氮库
生态学意义
5种染色剂对生姜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的染色效果比较
生姜
根系
丛枝菌根真菌
醋酸墨水
染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rDNA序列分析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子鉴定方法比较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rDNA 系统发育进行树 分子鉴定
年,卷(期) 2024,(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丛枝菌根真菌
rDNA
系统发育进行树
分子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