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学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262
总下载数(次)
4

东吴学术

Soochow Academic
《东吴学术》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大型学术杂志,以开阔的学术视野,独立的学术立场,前瞻的学术姿态,阐释中国问题,连接国际学术,促进中国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积极展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繁荣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主办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
ISSN:
1674-9790
CN:
32-1815/C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15500
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262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薛润梅 黎羌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42-47
    摘要: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北方金朝与南方宋朝,相互对峙达百年之久。金代少数民族有着厚重的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遗产,但是因为长年受“汉民族文化中心论”影响,独具特色的女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宋金...
  • 作者: 白文硕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48-55
    摘要: 刘大先的研究将少数民族文学带入到了与主流文学的关系性视野之中进行考察,使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范式、知识谱系、话语表述、关注视角等都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场和进行批评实践的同时,...
  • 作者: 费冬梅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56-76
    摘要: 近代以来,随着中日关系的日益密切,日本人大批来华,留下了大量中国游记。仅《明治以降日本人的中国旅行记解题》一书就介绍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时期逾四百种旅华游记,单是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游记,就非...
  • 作者: 沈杏培 王雨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77-85
    摘要: 1980年代江苏文学与本土资源的关系一直以来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通过若干个案分析本土资源对于80年代江苏文学的影响情况,试图反拨西方文学支配了80年代江苏作家的文学创作这一传统观点,从而指...
  • 作者: 吴圣刚 吴成熙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86-95
    摘要: 当代河南文学史料量大、面广、存在方式多样。1980年代散见有豫籍作家的史料整理,有组织地进行当代河南文学史料建设始于1990年代中后期,《河南新文学大系》具有开创意义;新世纪后更为自觉,《中...
  • 作者: 肖庆国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96-103
    摘要: “百越境界”和“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是新时期广西文艺界的重要事件,反映出广西文学深重的边缘性焦虑,蕴含着广西文学主体的既有历史与“新时期”之间丰富而复杂的紧张关系,对于广西地域文学的“边缘的...
  • 作者: 申旗 罗宗宇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04-110
    摘要: 新世纪湖南报告文学作品创作数量不断增多,题材广泛,产生了一批有全国影响的作品,进入了中国报告文学的主力方阵。新世纪湖南报告文学的大发展有多重因素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文化治理中的文学制度因...
  • 作者: 赵秀玲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11-117
    摘要: 新时代对乡镇改革和乡镇履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镇这一中坚力量,快速提升乡镇干部履职能力。目前,乡镇干部履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有多种原因:一是编制少、权力有限、任务重、责任大...
  • 作者: 王重贤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18-125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经历了从自治到共治的发展轨迹,即“政社合一”“乡政村治”“多元共治”三个阶段。当前,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较为明显的...
  • 作者: 陆显禄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26-133
    摘要: 中国戏剧自上古而有,它通常和音乐、舞蹈和祭祀等活动是浑然一体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颇为重视戏剧演艺活动,其文人墨客之研究亦采取了当时流行的综合研究法。在元朝之前的学者研究文论中,还未曾提及过“...
  • 作者: 朱羽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34-140
    摘要: 《上海姑娘》摄制的完成是在“反右”开展之后,但其剧本基础却是“双百时期”的小说《甲方代表》,因而此片呈现出颇为暧昧的过渡色彩。从其具体影像特征来看,“上海”所表征的现代性(不仅是消费文化更是...
  • 作者: 董晨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41-146
    摘要: 本文在当代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互鉴的视域下,以《熔炉》《素媛》两部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为例,通过分析中国报纸、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以及豆瓣电影、知乎等网络社区的高赞评论,考察中国观众对两部电影的主流认...
  • 作者: 薛子聪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47-150
    摘要: 新文化运动以及民国的教育改革影响了人们对电影产业的看法。民国教育方向与电影明星崛起的关系主要有三:第一,电影业走向专门化,鼓励了有专业素养的学子从演,深得人心。第二,女性在“五四”后得到教育...
  • 作者: 徐莉茗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51-160
    摘要: 一九五二年二月,出生。出生于河南邓县周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以故乡为基础,构建了“豫西南小盆地”的小说世界。“南阳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对世界最初的认识。那里的麦苗、青草、田埂都已经深印在我...
  • 作者: 刘勇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5-10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但它既与整个古代文学相贯通,也与整个世界文学相关联,而同时连接古代与西方恰恰是其最独特的、最有价值之处,还原这一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深厚的传统与...
  • 作者: 陶梦真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1-16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自诞生以来就引发了诸多争议,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不断兴起“20世纪中国文学”“民国文学”等新的概念试图取代“现代文学”的命名,而刘勇在这些争议中始终坚守“现代”本位...
  • 作者: 谭望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7-20
    摘要: 本文论述了“五四”新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详细解析了刘勇对于文学经典的解读,并由此引申到本文作者自身对于文学经典的看法: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特质,在经典接受环节中读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 作者: 简圣宇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22-33
    摘要: 推动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学界一直在尝试从现代美学的角度来重新规范“意象”概念和推动古典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从而建构具有体系化、学科化特征的当代意象理论...
  • 作者: 曹元甲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34-39
    摘要: 诗歌是运用语言符号来呈现出一个意象世界,并以意象为诱饵“逗引”出诗人的境界从而达到使人兴发的目的的艺术形态。自我意识的具体展开表现为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诗歌并不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人的时间意识来...
  • 作者: 李根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40-46
    摘要: 作为清代美学意象论的重要人物,李重华在古音研究的学术背景下对诗歌意象的音声与乐感问题作了有益探讨。他的诗学意象观以“诗有三要”说为基础,将“音”置于意象本体结构的首位,取“象”以配“音”,并...
  • 作者: 吴周文 张王飞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47-54
    摘要: “五四”散文之所以获得伟大“成功”,是因为文体转型的“成功”建构。以“人学”的发现、“抒情”的滥觞和文本的重建为审美特征的颠覆性革命,使文体在批判继承的历史演绎中,重新建构了以表现自我为核心...
  • 作者: 陈剑晖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55-65
    摘要: 孙绍振对当代散文研究的贡献,首先在于他特别重视散文研究的方法。表现为:一是回归散文的历史,从原点上寻找散文的生长点和创新点;二是从整体思维出发,将散文置于文学的整个系统之中,在散文与小说、诗...
  • 作者: 周红莉 朱梦怡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6-71
    摘要: 评估特定时段文学形态,必然要综合考量特定时段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文化思潮、文学内部发展等诸多质素。文章基于历史场域理论,解析1949—1978年制约生态散文发展的复杂因素,展陈中国当代生态...
  • 作者: 傅彩霞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72-74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彭程散文集《第七只眼睛》的特色,认为诗性的沉思是彭程散文创作的明显特征;并探讨了《第七只眼睛》中散文写作的哲辩思维、审美意识、赤子之心,以及彭程如何以作家的铁肩道义与深沉之思,透视...
  • 作者: 宗笑飞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75-81
    摘要: 埃及作家马哈福兹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文坛的两位重量级作家。他们在阿拉伯世界和拉丁美洲各领风骚,且广受世界读者的褒奖。然而,迄今为止,尚无同行将这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平民史诗...
  • 作者: 李佳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2-88
    摘要: 在《艰难时世》中,狄更斯以寓言化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被功利主义渗透的工业体系,展示了经济现代性框架下社会组织的“脆弱状态”。与此同时,小说中一系列有关自然界的形象与修辞,构建出了一个更具整体性和...
  • 作者: 刘娟 王静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9-93
    摘要: 帕斯卡·基尼亚尔是法国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其著作丰硕且屡获文学大奖。历史书写构成基尼亚尔文学创作的核心内容,遥远的历史时期特别是17世纪的文学、艺术一直吸引着作家的目光,成为他作品中不断复...
  • 作者: 朱宾忠 黄靖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94-99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身体被风吹拂的抒情性段落回应了达尔文基于进化论提出的“性选择”。不同于进化论的两性观,哈代描绘了人物的“情绪”本质,展现恋人之间以风为中介相互影响、相互感知的“情动误置”...
  • 作者: 谷鹏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来源于人民又回归于人民。各种民俗符号代代相传,最终凝聚成内容独特的“集体记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呈现出传播壁垒突破、传播空间拓展、传播路径多元、...
  • 作者: 邹欣星
    刊名: 东吴学术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06-109
    摘要: 互联网改变了当代中国社会民俗传承的轨迹,这种变化既包括民俗地理空间界域的突破,也包括民俗活动场所从“在场性”到“虚拟性”的转变,以及民俗事象发生物理空间和意义表达空间从日常生活模式到媒介文化...

东吴学术基本信息

刊名 东吴学术 主编 丁晓原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4-9790 CN 32-1815/C
邮编 215500 电子邮箱 soochowxs@vip.sina.com
电话 0512-52251 网址
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东吴学术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东吴学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