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任务中心
登录
文献导航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数据库索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索引(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杂志(俄)
科学文摘(英)
化学文摘(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美)
中文核心期刊
cscd
ei
jst
aj
sa
ca
cstpcd
cssci
sci
cpku
检索期刊
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
\
学术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
\
文艺理论期刊
\
中华艺术论丛期刊
>
中华艺术论丛2006年出版文献
出版文献量(篇)
257
总下载数(次)
1
中华艺术论丛
分享
投稿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出版社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地址:
出版文献量(篇)
257
总下载数(次)
1
分享
文章浏览
基本信息
评价信息
统计分析
同领域期刊推荐
文章浏览
热门刊内文献
年度刊次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1期
目录
1.
黄梅戏的稀见剧目
作者:
洪非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17
摘要:
【正】黄梅戏早期在农村积累的传统剧目,除所谓"三十六大本(大戏)、七十二小折(小戏)"之外,有一部分已经失传,有一部分只保存在某些地区的少数艺人身上,成为稀见剧目。稀见剧目并非全属珍品,但也...
2.
主编致语
作者:
朱恒夫 聂圣哲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9-10
摘要:
【正】中国的戏曲到底有没有生命力,能否走出低谷?这是目前所有关心戏曲命运的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戏曲界的从业人员们从理论到实践,努力探索的一个问题,现在答案虽然还没有明确,但是人们已经看...
3.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作者:
纪永贵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8-32
摘要:
【正】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
4.
谈黄梅戏中的县官
作者:
桂遇秋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3-41
摘要:
【正】建国以来,我所搜集的210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中人物有46名知县。其中真人真事、真人假事的知县8名,清廉型的14名,贪赃枉法型的19名,残暴型的2名,明哲保身型的2名,这些艺术形象,...
5.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作者:
纪永贵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2-65
摘要:
【正】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大戏三十六,...
6.
病态的百合花及其潜隐文化逻辑——对《徽州女人》中女人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
张兰阁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6-75
摘要:
【正】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徽州女人》都是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中最具创新精神和理论挑战性的杰作。这不但体现在其由视觉艺术触发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在主创人员对于心理、诗化、象征等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上,也...
7.
《徽州女人》的启示——台湾戏迷的观点
作者:
王安祈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76-79
摘要:
【正】我生于1955年的台湾,那是个西化的年代,小学同学都是西洋流行歌曲歌迷,中学时不少英语好的同学能直接打电话到美军电台点歌,我记得一位最红的歌手叫汤姆·琼斯,不过我没听过他的歌,或是听过...
8.
沿着古朴青石阶而下的“徽州女人”
作者:
姚爱云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0-84
摘要:
【正】2004年12月25日,黄梅戏《徽州女人》再次来到上海,上演于逸夫舞台,这部曾经轰动整个戏曲界的黄梅戏剧作,集合了导演、编剧及演员的智慧,他们对至美境界的追求,带给人全新的视觉、听觉及...
9.
黄梅戏《公司》给予戏曲界的启示
作者:
代颂娥 朱恒夫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5-92
摘要:
【正】沉寂的戏曲界在2003年的岁末,出现了一部轰动京华的现代黄梅戏《公司》,让我们看到了今天仍有一批人在为振兴戏曲扎扎实实地做事,殚精竭虑地探索着戏曲的发展方向。但是,这部戏并没有得到完全...
10.
关怀普通观众,“三贴近”是关键——新创黄梅剧《公司》的演出成功给人们的启示
作者:
李亚男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93-99
摘要:
【正】面对戏曲艺术目前的艰难处境,为了深入研究戏曲与时代生活的关系;探讨戏曲在新时代的发展与走向,新年伊始,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了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这个工程...
11.
当代生活的戏剧还原与重构——评现代黄梅戏《公司》
作者:
杨晓民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00-101
摘要:
【正】聂造导演的电影《为奴隶的母亲》取得了一定的反响,获得多项电影奖。近日,他编导的现代黄梅剧《公司》,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担纲主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并连演数场,上座率均在90%...
12.
一片春光,两种乍泄——巴金小说《春》与同名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剧本的比较研究
作者:
顾丽萍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02-119
摘要:
【正】一九三六至一九九六,《春》去《春》又回《春》,长篇小说,作者巴金,手稿共35万字,写于1936年至1938年间,上海沦陷孤岛时期。《春》,黄梅戏6集音乐电视连续剧,周锴、王新纪担当编剧...
13.
话说黄梅戏音乐
作者:
时白林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20-124
摘要:
【正】每当安徽人出差在外省市,最常搭讪的话题是安徽的"二黄"——黄山、黄梅戏。其中有关黄梅戏的话题尤为人们所爱聊。黄梅戏旧名黄梅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还曾经有过一些阶段性的名称,如二高腔,花鼓...
14.
黄梅戏音乐程式探微——学习传统札记
作者:
精耕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25-133
摘要:
【正】黄梅戏是个年轻的剧种,近百年来从事黄梅戏事业的前辈和当今正在这条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同仁们,为黄梅戏的繁荣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绩斐然。然而,不少新编的剧目往往昙花一现,能够保留下来的并...
15.
谈如何把握黄梅戏的音乐风格韵味
作者:
徐代泉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34-142
摘要:
【正】在我的黄梅戏音乐创作实践中,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一部优秀的戏曲音乐作品,不仅要求作曲家动情地去写每一个音符,准确而丰满地塑造人物音乐形象,还应当具有浓郁的剧种风格,声腔韵味,这是中国民族...
16.
谈《天仙配》和《女驸马》的演唱
作者:
严凤英 王冠亚 王小亚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43-157
摘要:
【正】(一)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两段唱腔,先介绍《路遇》中七仙女向董永倾吐爱情时唱的一段。唱词是:
17.
传统与创新都是人民需要的——评《徽州女人》的音乐创作
作者:
时白林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58-160
摘要:
【正】戏是演给人看的,好看,观众就多;唱腔、音乐是给人听的,好听,观众就喜爱。中国的戏曲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之一种,好看又好听的戏曲,上座率就高,演出场次就多。戏曲在当今不太景气的情况下,...
18.
严凤英在黄梅戏表演艺术上的成就
作者:
唐红炬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61-173
摘要:
【正】严风英(1930—1968),桐城罗岭乡人。乳名鸿六,又名红绿,曾用名岱峰,以艺名凤英行于世,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她12岁拜师学艺,15岁登台演出,融乡野山歌调于黄梅戏唱腔中,崭露...
19.
严凤英与黄梅戏
作者:
时白林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74-176
摘要:
【正】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同志被"四人帮"残酷迫害致死,但她生前通过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声腔艺术,创造的那些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却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一提到黄梅戏,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严...
20.
严凤英唱腔初探
作者:
申非伊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77-196
摘要:
【正】每当人们谈起黄梅戏那丰富多采、委婉清丽、具有荡气回肠艺术魅力的声腔,无不十分自然地与严凤英联系在一起。在她短暂的38年的人生历程中,她的艺术才华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她所塑造的时代各异、性...
21.
严凤英在南京
作者:
刘政 吴笛人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97-202
摘要:
【正】1949年4月下旬,胜利渡江的解放军队伍,在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的江心洲上发现一位衣着破旧的卖唱年轻女子,经询问,才知道她是从安庆逃出来的一名黄梅戏演员,现已无家可归。解放军同志动员她参...
22.
王少舫对黄梅戏的卓越贡献
作者:
丁俊美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03-206
摘要:
【正】说起黄梅戏,人们就会想到《天仙配》、《女驸马》,严凤英、王少舫。一代宗师严凤英是安徽桐城籍自幼深受家乡黄梅戏的熏陶而走上黄梅戏艺术生涯的。表演艺术家南京籍的王少舫则是自幼生长在京剧世家...
23.
浅说“王派”艺术特征
作者:
王仁安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07-217
摘要:
【正】一、关于黄梅戏"流派"艺术的思考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最为精彩的一笔就是培育出两个大的黄梅戏艺术"流派",即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严派"和以王少舫为代表的"王派"。这是黄梅戏的骄傲,也是黄梅...
24.
王少舫与黄梅戏
作者:
杨璞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18-229
摘要:
【正】王少舫在黄梅戏艺术事业上的成功,在戏曲界应当算是一个特例。其特有二:地方性乃各剧种的生命之源。毫无疑问,对于地方性的把握,总是以土生土长的当地演员最为地道。而王少舫原是一位远离黄梅戏土...
25.
梅林艺苑比翼鸟——试论严凤英与王少舫的共同创造
作者:
金芝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30-243
摘要:
【正】解放初期戏曲改革兴起之时,我们几位被拉来"编剧"的新文艺工作者,有过剧种的分工,比如陆洪非搞黄梅戏,完艺舟搞泗州戏,我搞庐剧等。所以我涉入黄梅戏创作较晚,而且一直是"业余"兼作。我是在...
26.
她为黄梅戏而生——韩再芬戏曲表演艺术散论
作者:
柏岳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44-274
摘要:
【正】韩再芬,一个不断地散发出艺术芬芳的黄梅戏演员。搜狐网站上关于她近几年的消息有5万多条,可见她在演艺界活跃的程度;她于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足见圈内同行对她演艺认可的程...
27.
众专家评说韩再芬——韩再芬表演艺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廊钟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75-296
摘要:
【正】刘祯(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媒体的大力支持,有《瞭望周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市文化报》、《南方周末》等新闻单位。这次研讨...
28.
民间狂欢仪式:黄梅戏的相对原生态
作者:
汪晓云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97-309
摘要:
【正】一黄梅戏是从乡村小戏发展而来,《闹花灯》和《打猪草》是黄梅戏早期乡村小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安庆各地现在还有"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的说法。早期黄梅戏老艺人不同的口述唱本——胡遐龄口...
29.
试析趣缘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以黄梅戏戏迷群体为例
作者:
章雯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10-315
摘要:
【正】一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在现实社会中指的是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融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构成的,每个个体之间是相对独立的,然而,...
30.
世纪之交的黄梅戏特色谈
作者:
张玲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16-324
摘要:
【正】黄梅戏原是形成于皖、鄂、赣交界地区,流播于乡野,活跃在民间的乡间小戏。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梅戏艺人们的努力下,黄梅戏如一朵"春日溪头荠菜花",活泼泼地绽放开来,逐渐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大剧...
共
37
条
首页
<
1
2
>
尾页
共2页
中华艺术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中华艺术论丛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电子邮箱
电话
021-
网址
地址
中华艺术论丛评价信息
中华艺术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同领域期刊
更多>>
写作
东方丛刊
中国文艺评论
艺术导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当代艺术
艺术学界
中华艺术论丛
长江文艺评论
中国艺术时空
中外文论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推荐期刊
期刊分类
最新期刊
期刊推荐
相关期刊
世界历史
世界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
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
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通史
人物传记
伦理学
史学理论
哲学
地理
外国语言文字
宗教
心理学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文化
文史哲综合
文艺理论
美学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考古
音乐舞蹈
长江文艺评论
当代艺术
东方丛刊
大观(论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科普创作
诗书画
厦大中文学报
写作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艺术大观
艺术导刊
艺术管理(中英文)
艺术学界
艺术学研究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艺术时空
中华艺术论丛
中外文论
大观(论坛)
诗书画
厦大中文学报
艺术管理(中英文)
艺术学研究
科普创作
艺术大观
中华艺术论丛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导航
免费查重
论文知识
钛学术官网
按字母查找期刊: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联系合作 广告推广: shenyukuan@paperpass.com
京ICP备2021016839号
营业执照
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京零 字第 朝2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