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论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6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4

明清论丛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主办单位:
故宫博物院 北京大学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36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龙潜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39
    摘要: 明代郡县城市建筑的历史,反映了城市空前的文明和进步。本文所述明代郡县城池分为'城'与'池'两个部分,城池之上冠以'郡县'一词,意在表示传统城池。同时,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包括都城南京和北京,也...
  • 作者: 肖立军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0-46
    摘要: 明代的武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五府及都司卫所有关的武职官系统,另一类是营伍及守城系统。本文侧重于考察后一系统中的操守、把总、提调和备御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一,明初卫所...
  • 作者: (日本)伍跃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7-74
    摘要: 捐纳,常常被解释为'卖官'。但严格地说,在明清时期的捐纳制度下买卖的并不是官位或官职,而是做官的资格。本文首先概观性地介绍明清以前卖官鬻爵的历史,其次介绍关于捐纳问题研究的学术史,然后就捐纳...
  • 作者: 赵克生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75-101
    摘要: 明代家礼以'执礼'为要旨,但这并不意味明人不议礼、没有对家礼的理论思考。相反,明代士人留下了丰富的议礼、考礼言论,或见诸私修家礼书,或见诸信札、碑记。这些礼论成为明代家礼的理论基础,是理解明...
  • 作者: 卜永坚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02-112
    摘要: 2011年8月13日至12月30日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老学寄兴:马季明教授珍藏书画拓本'展览,展品中的一张拓片,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就是《明故昭信校尉锦衣卫百户昆泉米公暨配安人马氏...
  • 作者: (香港)刘光临 刘红铃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13-148
    摘要: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在此之前,明朝嘉靖中期的赋役制度便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内容包括税赋折银征收、赋役项目合并等,在嘉靖末年及隆庆、万历年间广泛实施的一条鞭法,则将...
  • 作者: (台湾)唐立宗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49-159
    摘要: 明万历年间矿税事件是明史中的一件大事,被视为明朝的衰亡关键。正因矿税事件积弊甚深,各地纷争不已,所以有评论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在为数众多的明史研究中,学界对矿税事件有一定...
  • 作者: 江柳青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60-185
    摘要: 劳堪案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去世后,倒张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起源于洪朝选之狱。在倒张运动中,洪朝选被塑造成一位与刘台、吴仕期并列的英雄,经手洪朝选案的劳堪则被指斥为'故勘大臣'以献媚'权臣'之奸...
  • 作者: 罗晓翔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86-198
    摘要: 明代南京作为当时大都会的一个典型代表,五方杂处,贵贱群居,地缘与社会构成相当复杂。那里充满了各种机会和诱惑,社会矛盾与危险也无处不在,这就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城市社会矛盾的具体...
  • 作者: 彭勇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99-212
    摘要: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将领,关于他的籍贯有5种说法,即延安卫、延安府、肤施县、米脂县和榆林。在考辨有关籍贯的诸史料基础上,结合张献忠的户籍、起事前的职业等史料,笔者认为,张献忠是延安卫所...
  • 作者: 晁中辰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13-220
    摘要: 李氏朝鲜与明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但是,在清入关前的大约半个世纪中,随着明王朝日益腐朽和衰败,辽东以女真族为主体的割据政权却日益强大,并最终取明朝而代之。在此期间,随着东北亚传统国际...
  • 作者: (意大利)白蒂 徐婉玲(译) 郭雅楠(译)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21-246
    摘要: 郑成功是一位富有超凡魅力的指挥家、战略家和政治家,其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业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则从远东海上商业贸易的视角,论述郑氏海商集团从起源、发展,到壮大、终...
  • 作者: 周喜峰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47-254
    摘要: 清朝初年,随着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中国北部边疆首次出现危机。为了边疆的稳定和各族人民的安宁,中国军队在康熙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进行了反击入侵的雅克萨之战。当时迁入和世代生活在黑龙江...
  • 作者: (俄罗斯)米亚斯尼科夫 叶柏川(译) 张勃诺(译)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55-258
    摘要: 理藩院是清帝国的中央机构之一,其前身为后金政权的官僚机构蒙古衙门。17—18世纪的理藩院,在处理清、俄两国的各方面关系时做了大量工作,并制订了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国际法律条约,划分了两段边界,...
  • 作者: 方铁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59-268
    摘要: 雍正朝改土归流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也是明代以来诸多改土归流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笔者根据新近披露的边疆大吏奏疏和其他史料,探讨了本次改流之目的、实现改流的手段、改流的不同类型、改流后的社会状况...
  • 作者: 吕文利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69-281
    摘要: 乾隆六年,准噶尔使臣拟入藏熬茶却无故而返,为本已和平的清廷和准噶尔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经过斡旋,乾隆八年,蒙古准噶尔部第一次成功地入藏熬茶,布施了大量的金银。在这个过程中,清廷、准噶尔、西...
  • 作者: 吴才茂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82-297
    摘要: 王朝国家对清水江流域投入较多的关注,始于晚近的明清时期,不管是明朝边疆治理的卫所模式,还是清代之改土归流,这种政治作为策略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层面对清水江流域实施'王化'统治所做出的努力。过去学...
  • 作者: 张宗鑫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98-304
    摘要: 明清之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以脉学、针灸和本草学为代表的中医药物,以及大黄、阿胶等重要制作技术,通过来华传教士开始传入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中西方医学思维方式和药物理论的...
  • 作者: 谢景芳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05-320
    摘要: 皇太极在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在十年间巩固了自己的权位,维持并稳定了满族社会的发展,同时迅速扩大了后金政权的控制范围。尽管他多次发起讨论和征询满汉臣僚对于明朝所应采取的攻守之策,他仍然只能尽量适...
  • 作者: 常建华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21-350
    摘要: 清入关后高度重视推行保甲制度,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顺治时期推行的保甲制针对垦荒、逃人、海防、民族等问题,带有权宜之计的性质。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状态下的顺治时期,保甲制度很难在全国有效实...
  • 作者: 张晶晶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51-359
    摘要: 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官制中一种非正式、非常任的官职,属于皇帝临时差遣。历史上,凡地方发生战事、叛乱、民变、灾荒、重大案件,或治理河工、巡视边防、督修水利等大事、要事时,皇帝往往派遣钦差大臣作为...
  • 作者: 成积春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60-365
    摘要: 康熙帝的救荒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灾必救,以防因灾生变,同时关注赈灾的方式、方法,以避免饥民因争食生乱。二是企求建立一种赈救灾荒的长效机制。就后者而言,康熙的主导思想前后判若两人,大体说来...
  • 作者: 吴伯娅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66-376
    摘要: 康熙帝是清代著名的皇帝,赵申乔是康熙朝中晚期的重臣。这两位历史人物,一个是'圣祖',一个是清官,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微妙曲折,恩怨交集。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召见申乔,委以重任,使其担任了近十年的...
  • 作者: 罗冬阳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77-386
    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朝鲜使臣回国后提供的见闻报告《别单》、西方传教士信件、汉译满文奏折、清代其他官方文献、私人史乘等资料,并考之以当时的文书制度、驿递里程,证明《清世宗实录》的相关记载做了巧妙的篡改...
  • 作者: 刘文鹏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87-399
    摘要: 乾隆时期的孙嘉淦伪稿案,一直被视为一起重要的文字狱。以往的研究多关注这个案件本身的政治意义,将其看作乾隆时期政治统治由宽变严的转折点。本文关注的重点是伪稿是如何传播的?谁在传播、传看?如何传...
  • 作者: 何孝荣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00-403
    摘要: 梁肯堂在乾隆后期至嘉庆前期,曾先后担任直隶总督、刑部尚书、漕运总督等要职,并在天津主持接待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事宜,是当时一名重要的高级官员。但是,有关他的传记资料却非常缺少,其出生年月及任...
  • 作者: 刘涛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04-412
    摘要: 清代,天津至通州一段漕粮剥运任务甚重,每当运送漕粮时,政府往往需要雇募民船。胥役在雇募民船时勒索卖放,以致在嘉庆时期发生了船户投充王府宗室以逃避差役的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可以窥见嘉庆...
  • 作者: 宋元强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13-420
    摘要: 清代选拔士子,除了常行进士科之外,尚有制科。召试即制科的一种。清康、乾、嘉三朝皆有召试。康熙朝实行2次,尚属雏形时期;乾隆、嘉庆朝分别实行了13次和2次,取中人数增加很多,在应试人员的限定、...
  • 作者: 房德邻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21-425
    摘要: '三次恩诏'或'三遇恩诏'这个词组在清代文献中常见,这是讲某人因为接连三次遇到顺治皇帝发布的恩诏而晋爵。但是它具体指哪三次恩诏,前人语焉不详,或记载混乱,使后人难知究竟。本文根据《清实录》和...
  • 作者: 刘盛
    刊名: 明清论丛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26-432
    摘要: 清初理学界虽仍然可以清楚地划分为两大阵营,即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从形式上看,两派各自通过官方学者获得了康熙帝的首肯,但程朱学派已明显占了上风。在这种背景下,清初对王学的批判形式上以援儒入释为...

明清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明清论丛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故宫博物院 北京大学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明清论丛评价信息

明清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