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论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9

首都博物馆论丛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bout Capital Museum of China
曾用名: 首都博物馆丛刊

主办单位:
首都博物馆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梁丹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6-6
    摘要: 首都博物馆即将迎来建馆三十周年馆庆,馆里负责出版纪念文集的同志嘱我为纪念文集写一点东西。我作为首博的第一任馆长,本当义不容辞,无奈近来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心有千言万语,却又感力不从心,但我还...
  • 作者: 张宁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4-17
    摘要: 赵其昌馆长逝世快一周年了,我一直很想写篇悼文以纪念我的领导与师长,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动笔。说起来也怪,在先生在世时,我并没多想什么,在他逝世后,我突然想到先生应该有个文集出版吧。我询问首都...
  • 作者: 秦东升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3-35
    摘要: 首都博物馆于1981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81年5月19日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81)京文物组字第17号文件正式批准首都博物馆机构设置方案,同意我馆下设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绘制部...
  • 作者: 唐国尧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6-41
    摘要: 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第一年,首都博物馆迎来了馆庆30周年,值此欢乐喜庆的时刻,回首30年的展陈与科研历程,创业者们筚路蓝缕、无私奉献的万丈豪情,展陈专业技术人员探索求实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敬...
  • 作者: 孙五一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52-55
    摘要: 首博即将走过三十年,伴随着她的成长,作为首博的一个重要业务部门,资料信息研究中心也将迎来自己三十岁的生日。孔子说:'三十而立'。三十岁在人的一生中,当属最美好的年龄段,依旧飘洒着青春的活力,...
  • 作者: 朱春燕 韩军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97-100
    摘要: 十月的北京,是收获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首都博物馆迎来了建馆三十周年的庆典。三十年来首博人艰苦创业、求实创新、抓住机遇、不断进取,将首都博物馆从仅有四十人、业内鲜为人知的小馆,建设成今天拥...
  • 作者: 何林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20-126
    摘要: 一、古代铜镜的缘起铜镜是古人理容照面的生活用具,也称作'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仅限于吃饱穿暖、日出而作、...
  • 作者: 鲁晓帆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48-155
    摘要: 《唐仵钦墓志铭》~①,咸亨元年(670年)上石,志石于1929年在中国大学(即今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街的中国教育部所在地)操场出土。志高、宽均为55厘米。首题'唐故朝散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右...
  • 作者: 张燕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64-172
    摘要: 门头沟煤业开采历史据考古发掘报告记载,始于辽、金时期。明清时期,这个地区发展成为京城百姓取得生活用煤的主要矿区,'都城百万家烟火之煤尽取足于此,则此山之煤值与金等'。①煤矿开采分为官窑和民窑...
  • 作者: 李文琪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73-181
    摘要: 清代外藩蒙古王公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无论从历史纵向还是横向焦度来看都对北京城的社会、政治各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从外藩蒙古王公在旅京期间的经费问题及居住情况这两个方面人手做史料分...
  • 作者: 穆红丽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01-205
    摘要: 在笔者看来,任何物品进入博物馆,也许预示着文化有机体的终结和历史记忆的开启。对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崇高礼遇,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也许是对一段鲜活生活的忘却。尽管,近些年来社会公众越来...
  • 作者: 张彩娟 闫娟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06-214
    摘要: 在首都博物馆馆藏玉器中,大约有20%为北京地区商代至清代的墓葬、遗址、塔基、窖藏等古代遗迹中出土的,其中大多数是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人藏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批文物中有一部分来源记录模糊...
  • 作者: 倪葭 张晓杰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43-247
    摘要: 朝鲜半岛美术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它的文化和艺术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朝统治下的乐浪郡时期,到三国时期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以及后来的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和朝鲜李氏王朝,政治、经济、...
  • 作者: 谢博洋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55-262
    摘要: 前言明代服饰剪裁优美,着身后仪态非凡,端庄大方,是历代服饰艺术典范,成就极高,在中国历史上明代服饰充分体现了'汉官威仪',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蒙古人人主中原建立元朝后,以差异化政策来统...
  • 作者: 赵伶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75-280
    摘要: 在首都博物馆佛像展厅和精品展厅展出了一堂三世佛像(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①,三尊造像不仅造型完美,风格典雅,工艺精湛,体量高大,而且还带有明确的铸造时间及施资铸造人刻款,在我国现存...
  • 作者: 张燕 陈仲英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81-290
    摘要: 北京民族工业开始于18世纪,最早的工业起源于京西煤矿开掘,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朝勘察北京郊区的煤矿共有273座~①。1879年(光绪五年)由华商段益三在门头沟创办通兴煤窑,置办有现...
  • 作者: 魏宇澄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99-306
    摘要: 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是依附于传统的建筑而存在,传统建筑是先民生存的场所,生活的空间,而传统的装饰艺术是在满足人们生存生活的同时,使审美和精神得到满足。装饰本身没有生命,但这些材料——砖头、木头...
  • 作者: 黄小钰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07-310
    摘要: 道教八仙的传说故事在我国由米已久,妇孺皆知。'八仙'即民间流传已久的八位道教神仙: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八仙的故事,其中以'八仙...
  • 作者: 陈潇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11-315
    摘要: 清代玉器是封建社会玉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它集历代之大成,在总结发扬数千年玉雕技艺的基础上,生产出各种品类的玉器,其用途之广、雕塑之精、设计之妙、数量之巨,是历朝玉器所无法比拟的。但由于清代...
  • 作者: 唐国尧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26-334
    摘要: 应平谷区文委委托,首都博物馆设立专门工作小组,于2007年6月~7月间,为平谷区建设区博物馆的文化文物资源状况,进行了初步调研,做出粗略评估.
  • 作者: 杜莹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68-373
    摘要: 高占祥说:'世上没有永动机,却有永恒力。这种永恒力来自文化,来自人类的文明创造与文明的延续。'~①人类具有永恒的生命一文化,这种永恒的生命所拥有的力量无法用数字量化计算,甚至很难用什么东西来...
  • 作者: 邢鹏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74-382
    摘要: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博物馆被看做是社会的一个信息资源库。这里存储的藏品承载着关于民族、国家、人类的各阶段的、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且将随考古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日俱增。
  • 作者: 谷中秀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95-398
    摘要: 一提到文物摄影人们马上会想到静物摄影,的确文物摄影属于静物摄影的范畴,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文物摄影在拍摄时与静物摄影所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文物摄影是把科学性放在首位的...
  • 作者: 孙海燕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06-409
    摘要: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窖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彩瓷系列等等,都可称之世界文化史上一颗颗耀眼明珠,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但由于年代久...
  • 作者: 高德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14-417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对于文物及艺术品的潜在经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国家允许传世文物市场流通后,传统的无偿向国家单位献宝的现象日益消弭,而以公立博物馆为代表的专业文物保...
  • 作者: 彭昕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22-427
    摘要: 本文从首都博物馆视频影像资料采集的意义说起,通过首都博物馆影像资料的采集、加工、存储方式、应用途径、今后注意的问题这五大方面,归纳及总结首都博物馆目前视频技术的基本情况,为博物馆在动态影像资...
  • 作者: 朴识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28-431
    摘要: 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博物馆的概念我们也不再陌生,就是以数字形式对实体藏品的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实现藏品的永久保存,并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多...
  • 作者: 罗征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41-444
    摘要: 北京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古都,各个时期的古建筑遗迹众多。将这些珍贵的古建筑通过影像采集手段以影像档案方式保存下来,是见证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遗存永久保留的重要手段。在古建筑影像的采集过程中,为建筑...
  • 作者: 张全礼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45-448
    摘要: 博物馆的学术资源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文物藏品;其二是文献、资料、档案等。这两部分是支撑博物馆学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博物馆的图书资料室是收藏文献、资料和档案比较集中的部门,~①在充分发挥图书资料...
  • 作者: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68-474
    摘要: 1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字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张氏帅府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讲解大赛',首都博物馆讲解员刘萍荣获中文组一等奖;刘...

首都博物馆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首都博物馆论丛 主编
曾用名 首都博物馆丛刊
主办单位 首都博物馆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10-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首都博物馆论丛评价信息

首都博物馆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