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考古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91
总下载数(次)
1

三代考古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291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颖娟 郭妍利 何周德 冯霜 陈翔 毕经纬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1,625-632
    摘要: 南沙遗址位于华县县城西南5公里的石堤河西岸台地上,处于瓜坡镇南沙村与安家河村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4°49′,东经109°71′,海拔368米(图一;彩版一,1、2)。遗址向南2公里为华县南...
  • 作者: 孔德铭 申明清 李贵昌 孔维鹏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2-62,633-636
    摘要: 2016年5~7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辛店村西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清理了一批商代晚期房基、道路、灰坑、窖穴、烘范窑、铸铜遗迹及一大批商代晚期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商代铸铜...
  • 作者: 陈国梁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5-83
    摘要: 嵌绿松石铜牌饰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随二里头文化的发展而出现。它不仅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加工水平的体现,也是该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体现,还是当时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自1981年...
  • 作者: 谷飞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84-90
    摘要: 偃师商城遗址自1983年发现以来,发掘和研究工作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成绩斐然。然而,由于没有发现王室以及大型贵族墓葬,所以出土的青铜制品数量并不是很多,尤其是青铜容器发现的数量较少,主要...
  • 作者: 韩鼎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91-99
    摘要: 1985、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小双桥'周勃墓'附近分别发现了一件青铜建筑饰件[1],两器大小相同,纹饰基本一致。以1989年采集的建筑饰件(89ZX采:01)为例,该器'整体形状呈方形...
  • 作者: 岳洪彬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00-123
    摘要: 一、引言礼是检验国家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名位与礼数的关系,以夏商周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更是如此。'通观有商一代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以青...
  • 作者: (日)铃木舞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24-147
    摘要: 本文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简称'花东')54号墓所出的114件'亚长'铭铜器群为研究对象,从铭文形态特征的分类入手,对器物本身以及其纹饰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复原制作'亚长'铭铜器群时的分工情况。研...
  • 作者: 齐韶花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48-164
    摘要: 一、第一组铜器:铜器铭文中出现'割'铭与'胡'铭的商代铜器今天我们在文献中熟见的'商奄'之'奄',原是以'■''害'两字为本字的,而殷墟卜辞所见的多奄(多■)族,即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商奄集团。...
  • 作者: 王祁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65-182
    摘要: 鲁北地区指泰沂山脉以北地区,分布着大量商文化遗存。该区域出土的商代青铜容器,除了两篇博士学位论文有过系统梳理[1],尚不见有专文讨论这些铜器的年代、文化内涵及其反映的政治动态。本文希望在材料...
  • 10. 瓒爵辨
    作者: 严志斌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83-193
    摘要: 典籍习见'圭瓒''章瓒',如《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毛传:'玉瓒,圭瓒也。'又如《礼记·祭统》:'君执圭瑰裸尸,大夫持璋瓒亚裸。'《周礼·鬰人》:'鬰人掌裸器。凡祭祀、宾...
  • 作者: 李宏飞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94-204
    摘要: 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1]是近年来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出土了一批商末至周初阶段的重要铜器。自石鼓山M3的材料发表以来,学术界对该墓的年代、性质等问题[2]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于石鼓山M...
  • 作者: 黄锦前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05-219
    摘要: 此前,我曾撰小文《'宫伯''西宫'考——兼谈召公诸子铜器》,通过对叔■诸器及相关铭文的系联,以铭文内容相互参证,确定叔■或繁为召公奭子,'或'族氏之人;成王时,他任师职,随召公南巡,参与分封...
  • 作者: 侯卫东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20-229
    摘要: 西周早期出现铜甬钟,流行至战国中期[1],陈梦家[2]、朱凤瀚[3]、向桃初[4]等先生讨论过其发展演变。春秋中期新郑郑国祭祀遗址K16出土编钟包括钮钟和镈钟[5],不见甬钟,说明当时甬钟并...
  • 作者: 董睿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30-244
    摘要: 壶作为容器,中原地区的贾湖文化即已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不同阶段造型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工艺特征,而作为礼器的功能则是在铜壶出现之后。二里头文化陶壶是商代铜壶的直接渊源,铜壶的出现是由于祭祀活...
  • 作者: (日)山本尧 范佳楠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45-273
    摘要: 一、引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李官桥盆地,自1977年发现下寺遗址以来,关于楚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应接不暇。该遗址群吸引注目的原因还有铸造在青铜礼器上的铭文。由于发现了与楚王族有关的铭文,墓主人是...
  • 作者: 印群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74-280
    摘要: 山东新泰周家庄遗址发掘了一批包括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在内的东周墓[1],这些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具体数量是20座。发掘者认为属于齐墓的该墓地东周墓在埋葬方式上也体现出了其他文化因素,如鲁文化、...
  • 作者: (日)丹羽崇史 陈洪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81-296
    摘要: 一、引言明确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铸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对理解朝鲜、日本列岛等周边地区的金属器文化之特质尤为重要。笔者拟关注铸造技术中的失蜡法,探讨它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出现及其发展过程。...
  • 作者: (日)内田纯子 岳占伟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97-304
    摘要: 一、序论20002001、20032004年度于殷墟西郊的孝民屯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范[1]。笔者近几年来所进行的陶范与青铜器的对照工作,是由青铜器的断代来判断接近...
  • 作者: 刘煜 孔德铭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05-310
    摘要: 宜家苑墓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刘家庄北地宜家苑小区,其中M33出土了一件带倒钩的铜矛(图一)。这件铜矛出土于M33的木椁盖板上,长27.1厘米,矛叶较窄,最宽处4.7厘米,中间无脊,骹管从口端起...
  • 作者: (韩)李清圭 (韩)金正烈(译) 申红梅(校)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1-327
    摘要: 一、引言青铜时代通常以青铜器为标识,但实际上,像栉文陶器之于新石器时代,韩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无纹陶器文化即反映了青铜文化的时空变迁和文化分布。韩国的青铜时代空间上跨越中国东北地区到韩半岛,以青...
  • 作者: 杨焜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8-332
    摘要: 海昏侯刘贺墓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从葬物品。其中一件父乙卣,属于西周古物,颇为特殊,但尚未引起学界进一步关注。此卣器盖与器身饰有一种特殊的凤鸟纹[1]。陈公柔、张长寿先生曾描述其形象:'头上...
  • 作者: 曹峻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3-334
    摘要: 爵是商周时期的常见青铜器,以长流、尖尾、立柱、深腹、三足为其形制上的典型特征。关于这类青铜器的功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爵'字为'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此后历代学者均认其...
  • 作者: 许宏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7-344
    摘要: 整理先秦城邑材料,笔者注意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城邑类遗址的命名颇不规范。经分类梳理,可总结出其中的经验,但也发现在命名原则上存在的若干问题,特予检点讨论,以期有裨于深入研究,或可资今后文...
  • 作者: 高江涛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5-354
    摘要: 陶寺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尤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与实施以来,陶寺遗址作为重要中心性城邑给予了重点的聚落布局考察,确定了中期大城址、宫殿区及宫城、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
  • 作者: 何驽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5-366
    摘要: 一、陶寺遗址石器工业研究已有成果与引出的问题近年来,陶寺遗址的石器工业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006年严志斌先生发表了《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是对陶寺遗址石器工业探索的首篇专文,从陶寺...
  • 作者: 张立东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7-386
    摘要: 古代文献明确记载,夏朝和商朝是前后相继的两个朝代。商汤伐桀灭夏之举,标志着夏朝的结束和商朝的开始。考古学文化中的夏商年代分界问题,在二里头文化发现之初即被提出。当时,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商...
  • 作者: 谷飞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87-396
    摘要: 一、引言偃师商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其宫城遗址同时被发现。发现者认为'Ⅰ号建筑遗址位于塔庄村正北,是一处四面设有夯土围墙的大型建筑群,是该城的重心所在,可能是当时的宫殿区'[1]。中国社会...
  • 作者: 宋江宁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97-402
    摘要: 关中地区商代考古学研究已经开展了80多年[1],几代学人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此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总结和述评[2]。对于关中地区商代考古学研究的现状,笔者的整体认识是:表层以文化史,里层以政...
  • 作者: 孟宪武 李贵昌 李阳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03-418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从商代、西周至秦汉时期的墓地中,用车马坑陪葬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有关西周以后墓地中车马坑陪葬的研究文章已多有发表。殷墟遗址经过近90年的考古发掘,范围及都城布局已基本清晰。城内发...
  • 作者: 何毓灵
    刊名: 三代考古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19-428
    摘要: 据不完全统计,殷墟出土玉器约2600件[1],以妇好墓、花园庄东地M54、郭家庄M160等出土玉器最多,其中仅妇好墓就出土玉器755件。有学者对殷墟玉器的发现与研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提出今...

三代考古基本信息

刊名 三代考古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三代考古评价信息

三代考古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