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

中国美学研究

《中国美学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7年,是以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本刊学术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 更多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泽厚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9
    摘要: '情本体'探讨情感本体论问题,它首先是指一种区别于动物恋生本能的生命力量,更主要的是指关于人的信仰—宗教的情感问题。不同于心、性、理,情感作为本体世界是多元的。作为文化积淀的历史成果,它多样...
  • 作者: 张玉能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0-19
    摘要: 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主要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自己的本体论基础,使...
  • 作者: 阎国忠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0-29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都从美学角度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阐释和演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与扬弃异化问题,强调审美与艺术在反异化方面的政治功...
  • 作者: 杨春时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30-36
    摘要: 主体间性理论首先是在宗教哲学中确立的,然后才转移到美学领域。可以说,主体间性理论经历了从信仰主义到审美主义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行程。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与根据西方哲学、美学经历了从古代的客体性...
  • 作者: 张海涛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37-44
    摘要: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明了这一差异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性质...
  • 作者: 林朝霞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5-51
    摘要: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范式,而每一种美学范式都有一定的阐释限度。面对实践美学的明显缺陷,有人主张破旧迎新,有人则主张这一范式自身的调适。其中,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
  • 作者: 刘阳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52-59
    摘要: 实践存在论美学反思了实践美学的缺陷,迈出了彻底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重要一步,认为审美超越性仍然立足于人生实践之中,主张审美是一种基本人生实践和高级人生境界,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新...
  • 作者: 陈全黎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60-66
    摘要: 实践美学的发展并不存在所谓的'断裂'和'泛化',而是一脉相承的,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和核心(李泽厚、刘纲纪),以包含个体存在实践(朱立元)、话语交往实践(张玉能)以及其它类型和层面的实践概...
  • 作者: 季芳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67-75
    摘要: 在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是主客二分的、人类单向征服自然的美学。而从实践美学已有的学理基础来看,实践美学以实践为本原沟通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奠定了主客关系辨证交流的基础。在自然...
  • 作者: 胡经之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76-81
    摘要: 《中国古典文艺学》在付梓之前,我想对这部书稿的写作意图、整体构思略作说明,便于大家了解此书。这部书稿最初构想始于新世纪初。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陆续接触了不少我国古人谈说艺文的资料,很想在...
  • 作者: 王明居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2-91
    摘要: 庄子描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游,创造了以无为之道为依归的自由美。逍遥游乃挥发物的自然性的过程和达到逍遥的必由之路,逍遥则是逍遥游追逐的目标,也是自由的象征。庄子还创造了不齐之齐、和谐统一的...
  • 作者: 徐碧辉 郭丽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92-100
    摘要: 中国古代对人物的形体审美在《世说新语》中开始真正独立。以《容止》一门的设立为标志,形体美在中国古代美学中获得了集中表现并具有了独立意义。由此出发,《世说新语》的人物审美标准还具有多元化和颠覆...
  • 作者: 祁志祥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01-108
    摘要: 当代学者理解南宋胡寅的《题酒边词》,往往着眼于它对苏词豪放风格的评价,而忽略了它的诗教意义。其实,《题酒边词》追寻的词的源头的'诗'不是通行注本所说的诗歌的'诗',而是《诗经》的'《诗》'。...
  • 作者: 刘成纪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09-117
    摘要: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道家的本无之论和佛禅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这种空无之论的'向内转'则是意境生成的直接原因。就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言...
  • 作者: 莫先武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18-126
    摘要: 学术界囿于'意境'一词本身,认为意境理论由王昌龄开导、司空图完成,在我看来,这仅是'狭义意境'。如果从情与景、虚与实的品质入手,则意境理论奠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经历了意境...
  • 作者: 杜瑞华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27-135
    摘要: 文学意象的生成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本文从看似对立又看似亲密的情物关系入手,首先重申文学作品起源的情感支配特征,进而阐明由'物'到'象'经过了'情'的筛选,'意'是'象'成的前提;又从应物动...
  • 作者: 李天道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36-143
    摘要: 中国美学一直把'清静'看作为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就美学意义而言,'清静',或谓'清静'之境既是一种原初构成域又是一种最高审美境域。这种视'清静'为原发生构成态,经过升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又复归...
  • 作者: 王柯平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44-152
    摘要: 禅宗作为人生体验中的诗性智慧,重行尚悟。禅悟方法一般分为渐悟与顿悟。究其本质,两者都是为了悟得本心清净的佛性,成就涅槃妙心的正果,最终在空灵为美的境界中使个体人生艺术化、审美化。在禅悟过程中...
  • 作者: 亓元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53-159
    摘要: 先秦是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时间概念从之前蒙昧的时空观念中独立出来,随着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士'这一阶层的觉醒与独立,人们对时间的意识不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客观对象化的农业时令,而是...
  • 作者: 朱志荣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60-170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对于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无疑具有活力和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史前和夏商周以降的石器、玉器、陶器和青铜器等器物的创造,其造型和纹饰及其构图章法等方面的探索,世代...
  • 作者: 吴家荣 张泽鸿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71-179
    摘要: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特别是老庄、《周易》、佛禅思想的关系最密切。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在'道'和'虚'两个方面,庄学是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主要理论基石。《周易》'生生之德'、...
  • 作者: 王宗峰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80-193
    摘要: 本文就皮朝纲先生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治情况进行了述介,主涉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和禅宗美学等领域的耕耘与成果。皮氏务实尚真,坚持实证治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
  • 作者: 周礼 朱志荣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94-201
    摘要: 汪裕雄先生从事意象研究多年,先后出版了《审美意象学》和《意象探源》等书,对中国的意象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将意象问题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从文化视角来对意象进行考察,并且采用中西参...
  • 作者: 姚鹤鸣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02-207
    摘要: 当'日常生活审美化'经西方理论的影响而被中国学者横移过来时,能够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语境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需要有事实的判断,又需要有价值的判断。把消费主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
  • 作者: 邓晓芒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08-215
    摘要: 本文从胡发云小说《如焉》的讨论会引出作家的根的问题,提出作家创作的根不在外在的社会环境,而在作家个人对人类情感、首先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敏感性精神',即天才的创造力和对自我感觉的体验能力。因...
  • 作者: 夏之放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16-224
    摘要: 学术界有关灵感的解释歧义颇多,但都是把灵感视为思维方式纳入信息加工的逻辑思维模式。这恰恰是灵感研究的一个误区。灵感包含着超出信息加工的情意内涵和价值意识。灵感作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创造力高度发...
  • 作者: 宋生贵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25-234
    摘要: 艺术活动是为了使精神回到人本身,恢复人本来的美而存在的。艺术是人性的结晶,艺术精神展现出的是有别于动物与奴性的人的特立品格,而伟大的艺术品保留下来的是人的尊严。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精神绿洲,其...
  • 作者: 缘一荷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35-241
    摘要: 本文从中国舞蹈动律形态切入,阐发了以《周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意识对中国舞蹈的深刻影响以及舞蹈动律与太极意象的关系。论述了中国舞蹈'划圆'动律的实质归根结蒂是一种'气象'——气之循环往复无始无...
  • 作者: 毛万宝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42-249
    摘要: 在20世纪5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朱光潜先生一直关注着书法美学,留下的文字虽不多,但其中蕴涵的思想却深刻而新颖。他为我们揭示了书法模仿的目的与机制,指明了书法境界的循序渐进之路,发掘了书法欣赏...
  • 作者: 管骍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50-256
    摘要: 昆剧舞美风格的形成是传统美学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昆剧艺术的创造者们在摸索昆剧最佳表演方式的过程中,显然深刻体悟了中国文化所蕴籍的独特的审美意识。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几对美学观念——'...

中国美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主编 朱志荣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mxyj@163.com
电话 网址
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美学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美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