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9

南国红豆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南国红豆》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
ISSN:
C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510040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华永建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2-3
    摘要: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其变化之激烈,变革之深刻,是任何朝代所无法比拟的。清朝13个帝(后)的一生,多具传奇色彩,因而备受我国学术界的争论和文艺家们的抒写。清初的多尔衮虽不属13...
  • 作者: 易红霞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6
    摘要: 在苏轼《赤壁怀古》的大幅字幕前,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亲自登场,演唱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 作者: 王建光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7-10
    摘要: 一、粤剧之美我们考察粤剧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宜局限于粤剧本身,应该把粤剧观众也纳入考察的范畴。因为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剧(粤剧)。离开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任何艺术作品只是提...
  • 作者: 游弋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10-12
    摘要: 摘果盈车载誉回,红毡歌板上舞台;扬名四海展胸翅,粉墨登场济世来。这是加拿大华人诗书画名家梁石峰老先生在他手书的一部疑结着自己一生心血的诗稿——《顽石心印》中的一首诗,叫“致蔡润新师傅”。...
  • 作者: 斯洪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13-16
    摘要: 丑生演员,大都在舞台上扮演大奸大恶的坏人。往往因为演技高超,在剧场遭到观众的“咒骂”;甚至散场后,也会被那些异常投入的戏迷“斥责”。这是他们塑造角色的成功体现。粤剧名丑叶兆柏,就是一个经...
  • 作者: 邓宝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17-21
    摘要: 八新会休整1962年上半年,我们听到传达关于剧团改制的中央文件,主要是说:全国国营剧团太多,什么都由国家包起来,国家负担太重。由于国家什么都包起来,艺人可以不必着力去提高艺术,不必关心剧...
  • 作者: 何建青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22-24
    摘要: 我是1960年,随着广州粤剧团的成立,从广东粤剧院,奉调而来的。其时林奕团长,还未到任。他到任后,所抓的是行政、办公、党务以及基建方面的工作。成绩是卓著的。如今解放北路桂花岗粤剧大楼虽然...
  • 作者: 呢喃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25-27
    摘要: 星光熠熠的英国戏剧英国戏剧有着相当灿烂辉煌的历史。早在16世纪,莎士比亚就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推向了世界的高峰。而在他之前,更有一批受过大学教育、有着人文主义倾向的优秀剧作家(史称“大学...
  • 作者: 丁波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28-31
    摘要: 一天晚上演完戏,白云飞、丽珍和伙计们象往常一样从戏院走出来回住处,只见戏院门口有一堆人在等着什么。丽珍他们也不在意。因为观众想看他们崇拜的演员,每晚都有那么一些人在戏院门口等着看演员的。...
  • 作者: 梁建忠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32-33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经常邀请我省的粤剧团去该国演出,交流艺术经验。近几年间,他们频频举办“狮城地方戏曲展”、“狮城梅花戏剧节”、“狮城粤剧曲艺节”和“亚洲演艺节”等等。除邀请我们粤剧...
  • 作者: 钟康祺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34-36
    摘要: 下篇世界最大的都市——纽约坐上美国内陆客机横跨北美大陆,直飞世界最大的都市纽约。纽约既是世界闻名的全球金融贸易中心所在地,又是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她充满着传奇的色彩。经过长途的飞行,终于在...
  • 作者: 龚驰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36-37
    摘要: 粤曲各种腔调,虽然间中也使用一些“小曲”、“牌子”,“大调”、“小调”、“歌谣”、“念白”……等腔调,但主要的,仍然在于其基本腔调——“梆子”和“二黄”的使用上。那末,如何弄懂“梆子”和...
  • 作者: 黄少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38-39
    摘要: “星腔”是已故名艺人小明星的创新腔调,所以称为“星腔”。这个流派留传至今已60多年了(小明星逝世已50多年),星腔的旋律至今犹为群众所喜爱。她的腔调固然是委婉、抒情、流畅、优美,但最重要...
  • 作者: 秦田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0-41
    摘要: 在紧张的广东国际艺术节献演过后,广东粤剧院一团全团精神抖擞,在团长、著名青年文武生丁凡的带领下,于去年11月底拉队出发,奔赴粤北,先到韶关演出,再转到南雄山区献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此行...
  • 作者: 董军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1-42
    摘要: 粤海南山不老松,经霜傲雪仍从容,屹立巅峰迎旭日,根深枝茂叶更浓。久负盛誉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卢启光在戏曲舞台上已渡过六十个春秋,现已年届七十。卢启光乃东莞市茶山镇人,出生于广州。由于家境...
  • 作者: 秦田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3-43
    摘要: 1995年12月27日至30日,广东省文化厅艺委会、广东粤剧院、顺德市人民政府和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等单位分别在广州南方剧院和顺德市人民政府礼堂举办三场“梨园缤纷五十年——罗家宝粤剧艺术欣...
  • 17. 简讯
    作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4-44
    摘要: 1995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广州市文化局、广东音乐曲艺团和广东电台文艺台、广东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星光璀灿耀珠江——’95梁玉嵘粤曲巡回演唱会”,分别在广州、佛山、三水、番禺...
  • 作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1期
    页码:  45-56
    摘要: 【新腔扬州二流】广州好(上),古之名城越千年(合),相传昔日有五羊仙(工)。越秀山头登临可见(上),漫步林荫拾级上(上),石像挺立眼前(合)。【音乐奏二黄合字过序首句,起唱二黄慢板】看五...
  • 作者: 袁润澄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2-4
    摘要: 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九五计划看头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新春伊始也是“九五”计划开始的特殊时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情格外激动。已经过去的五年,我们广东粤剧院走过了一段艰难...
  • 作者: 罗家宝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5-6
    摘要: 我出生在一个粤剧世家,此后从事粤剧艺术达五十多年。我父亲罗家树是粤剧界有名的掌板;八叔父罗家权是粤剧著名演员,有“生纣王”之称;我的十二叔罗家会也是粤剧演员。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我自幼...
  • 作者: 郑达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6
    摘要: 原广东粤剧院副院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去澳大利亚侨居已有数年,但他却年年返回香港或广州演出粤剧,与同行们和广大戏迷丝毫没有生疏之感。这一次,在同行们、戏迷们和他的乡亲支持下,又将在...
  • 作者: 藩邦榛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8-10
    摘要: 提起罗家宝(粤剧行内叫“虾哥”)的名字,广大戏迷无不晓得,其名声早已响遍海内外。作为一位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几经艺海沉浮,却不断奋力进取,正如他自己在1987年写的一首诗那样:“...
  • 作者: 钟少辉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11-12
    摘要: 在粤剧界和粤语地区的观众,罗家宝的“虾腔”是有口皆碑的。他归国时正是青壮年,去国时年已花甲。几十年来给广大粤剧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如今罗家宝先生身虽在海外,心却始终系在粤剧舞台上,系...
  • 作者: 陈酉名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12
    摘要: 广东粤剧院自建院以来,罗家宝同志曾主演过不少剧目,其中较大部分由我执导,我们共同工作多年,关系密切。在他的“梨园缤纷五十年——罗家宝粤剧艺术欣赏会”演出成功之后,我想简略一谈他的剧艺。罗...
  • 作者: 何建青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14-16
    摘要: (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粤剧舞台上,扫平六合的秦王——也就是秦始皇。他的“历史的”与“今天的”虎威怎么样?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以开面戏驰誉的著名武生曾三多,在一套叫《火烧阿房宫》...
  • 作者: 潘福麟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17-20
    摘要: 洪三和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七个春秋。他是粤剧界受人敬重的布景艺术老前辈,待人和善,诚实谦虚,戏行人都亲切地叫他“三和叔”。三和同志德高望重,毕生对粤剧艺术的贡献,后人永远不会忘记。设计有方绘...
  • 作者: 陈启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21-21
    摘要: 今年12月12日晚,广州粤剧二团应邀赴澳门永乐戏院首演由石浪编剧、陈小莎导演的《玉女凡心》,受到热烈欢迎,取得了圆满成功。此剧由著名粤剧演员钟康祺、梁淑卿和陈永红、吕秀华、凌伊红、罗响凡...
  • 作者: 浮生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22-23
    摘要: 敦煌剧坊是新加坡最活跃的艺术表演团体之一。成立于1981年。活动内容主要以演出粤剧为主,包括华族舞蹈、音乐,以及有关舞台表演艺术的研究。剧坊之所以冠以“敦煌”之名,意即表示这个团体追求崇...
  • 作者: 邓宝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24-27
    摘要: 九、政治运动1963年下半年,市粤剧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可能因为这个运动不同于“四清”,与“四清”相比,其标准比较低,因此,当时大家都称之为“低标准社教”。这个运动,在粤剧团是分期分...
  • 作者: 徐远洲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1996年2期
    页码:  27
    摘要: 昌叔是前年三月二十八日清晨匆匆离去的。记得当初有朋友告知这个噩耗时,我竟无言以对。只觉得鼻子发酸,泪水悄然垂落。昌叔姓黎,名侠峰。“昌叔”是梧州乃至两广粤剧界对他老人家的尊称。提起昌叔的...

南国红豆基本信息

刊名 南国红豆 主编 李新华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10040 电子邮箱 nghd@21cn.com
电话 020-835650 网址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南国红豆评价信息

南国红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