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南国红豆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南国红豆》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
ISSN:
C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510040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方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在粤剧界有"顶天立地常青树、不老松"之美誉的罗品超,在省港文化艺术界朋友和热心人士的积极支持下,兴高采烈地欢度百岁诞辰。6月15日,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郭英伟、秘书长陈象雄前往罗府,
  • 作者: 邹映雪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它利用特定音响的变化与特定情感起伏的对应关系,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情感变化的复杂关系,通过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
  • 作者: 朱闵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大型本土历史话剧《南越王》从2006年初创作至今已在广州及北京、上海等地演出90余场,该剧参加了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了二等奖,获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
  • 作者: 杏文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本刊讯广东省粤剧大剧院著名粤剧编剧家莫汝城同志,因病不幸于2009年7月6日上午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莫汝城同志是粤剧界第一位戏曲专业研究生,一生钟情于粤剧创作与研究工作。他知识渊博,治
  • 作者: 欧飞云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粤剧和木偶粤剧是一同扎根在粤语地区的两大娱乐方式,共同承继了珠三角的区域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一同绘写了珠三角地区的大众娱乐图景。粤剧和木偶粤剧两者纳入一个共生的文化空间内,使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 作者: 徐志光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我比较满意自己演出的古装剧目有折子戏《花园对枪》、《狄青闯三关》,长剧《义旗威震太湖山》、《马福龙卖箭》、《赵子龙拦江截斗》、《梁山伯与祝英台》、《多情孟丽君》、《柳毅...
  • 作者: 莫卫彬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打击乐作为粤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表演的方法、形式有着密切关系,正因为打击乐与粤剧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所以它与粤剧演员的舞台艺术人物创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因为打击乐常常从演员...
  • 作者: 李活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作为一个演员,不管唱功多好,身手如何了得,扮相怎么英俊潇洒,他在舞台上演戏时,不应是在表现自己,而是在演绎角色—戏剧中的人物。我从艺校毕业以后,先后在湛江粤剧团和深圳粤剧团工作,应工武丑,在...
  • 作者: 梁钰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中国戏曲剧种丰富多彩,剧目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一个戏曲剧种繁荣兴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演出剧目的丰富。我国幅员广大,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难以走遍全国,许多剧种深深打上各自地域文化的烙印,带有很...
  • 作者: 姚基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薛觉先被誉为粤剧"万能老倌",有"南薛北梅"之美誉,戏演得好,人品又好,戏行内外一致公认,有口皆碑。他之所以成为粤剧一代宗师,对粤剧发展、改革作出划时代的、全面的巨大贡献,固然有各种各样原因...
  • 作者: 白马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深受广大粤剧戏迷欢迎的粤剧流派唱腔"凡腔"一直广为流行,近年各地也曾有过缅怀其创始人、名伶何非凡的演出晚会。5月24日晚在东莞市道滘影剧院隆重推出的"省港澳凡腔凡曲欣赏会",又是一个"凡腔"...
  • 作者: 司徒沛 潘邦榛 苏惠良 邓伟坚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鲁荷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早期成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廖侠怀,由于造诣高超,在20世纪30年代已被列为四大丑生之一(廖侠怀、半日安、李海泉、叶弗弱),更因他的唱腔独树一帜,同时誉为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桂(...
  • 作者: 赵高源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珠海名人、粤剧大师唐涤生的传奇一生将首次搬上舞台。6月7日下午,来自广州、香港及珠海等地的著名粤剧艺术专家齐聚珠海报业大厦,参加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联召开的粤剧剧本《唐涤生》研讨会,...
  • 作者: 何瑛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情感线索是创作人物内心情感活动的过程,它作为一条线索通过演员唱、念、打等粤剧舞台表现手段,始终贯穿在整部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线索受矛盾冲突,情境设置,剧情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人物的情感线索...
  • 作者: 纪红洋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2002年,香港文化馆和香港电影资料馆就"妇道"专题,选择了以芳艳芬的伶影艺术为内容,着意表述芳艳芬如何成为女性典范:她以过人的演艺才华,在舞台和电影上表现了中国传统女性贤良、忠烈的美德……...
  • 作者: 洪本建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最近有幸参与根据大型豫剧《程婴救孤》改编的同名粤剧舞美设计任务,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薛殿杰老师的近作—大型豫剧《赵氏孤儿》。遂找来视频资料观摩。帷幕徐徐拉开,根据元代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一名...
  • 作者: 水源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著名戏曲音乐家卜灿荣终于实现了他的金色之梦,走进维也纳的"金色大厅"。4月7日,卜灿荣随广东音乐曲艺团"东方天籁——广东音乐精品音乐会"的队伍开进了奥地利的维也纳。车甫停,卜灿荣一直紧跟着音...
  • 作者: 潘晓虹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我从事粤剧事业已有数十年,在舞台上表演,已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面对台下观众,我发挥自如,面不改色心不跳,即便临时顶角,也肯定出色完成任务。2002年我受聘于广州市艺术学校,为97级粤剧班任教...
  • 作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侯穗光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笛子是粤剧音乐伴奏的传统乐器五架头之一,它的音色清亮,透明而圆润,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在戏曲伴奏中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专门乐器的统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可分为梆笛、曲笛和洞...
  • 作者: 黄燕山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据现存史料考证,有"中国木偶始于俑,源于汉,兴于唐宋"的说法。我国木偶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集结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世界木偶艺术...
  • 作者: 柯永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我国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至今,三千余年来历久不衰,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木偶艺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得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亿万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改革开放的...
  • 作者: 吴俏红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粤剧早年的行当分类有25种之多,后来演变为12种,再后来归纳为十大行当。在20世纪20—30年代初期,粤剧的戏班开始形成"六柱制",并以此来代替原来的十大行当。"六柱制"就是由戏班的六位主要...
  • 作者: 何梓焜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粤剧姓什么?在粤剧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粤剧姓粤。笔者是粤剧界外人士,也曾在1993年第2期《南国红豆》上发表过一篇题为《粤剧要改革就不要姓粤了吗?》的文章,维护粤剧姓粤的说法。但要进一步问:...
  • 作者: 姚叔钦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粤剧锣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京剧的鼓点加以变化使用,烘托出剧情的起、承、转、合,从而达到了戏曲艺术的完美,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敲击乐是在掌板(司...
  • 作者: 纪阳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广东顺德文化人、著名粤剧艺人薛觉先,采用粤剧艺人的特有形式,与全国人民一...
  • 作者: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7月11日晚,由广东粤剧院主办的"情系乡梓、林家宝三十年粤剧艺术专场"在广东新会影剧院上演。林家宝14岁进入新会粤剧团,并在该团工作了15年;他后来被调进广东粤剧院,在粤剧院一团担
  • 作者: 罗铭恩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中,我们欣喜地观看了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喜剧《兄弟姐妹》,深感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军人的价值观念、
  • 作者: 陈启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4期
    页码: 
    摘要: 日前,笔者与友人去开局,途中欣赏他播放的粤曲CD,一问,原来是他新近购得的四大名旦和罗毅全新演绎的粤曲《四大美人》,细听之下,觉得十分悦耳动听。这《四大美人》分别是《拜月盟心》(由曹秀琴和

南国红豆基本信息

刊名 南国红豆 主编 李新华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10040 电子邮箱 nghd@21cn.com
电话 020-835650 网址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南国红豆评价信息

南国红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