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9

南国红豆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南国红豆》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
ISSN:
C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510040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出版文献量(篇)
55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方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在南国的广州,至今仍罕有地保存着一处梨园义冢—八和墓园,它从另外一个侧面见证了粤剧发展历程;每年春秋二祭,海内外粤剧爱好者和八和先人的家属亲友,都会前来致祭,寄托哀思!八和墓园在广州北面三元...
  • 作者: 梁小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向新圆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0月8日晚,深圳粤剧团在深圳大剧院上演了新版现代粤剧《风雪夜归人》,时值共和国迎来60华诞,而粤剧又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版《风雪夜归人》的公演,可以说是为...
  • 作者: 张力田 潘颖蕾 郭英伟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班政"一词是粤剧行内术语,在其产生之初,义如其名,就是指戏班的行政事务管理。但在历代班政人员长期的实践中,"班政"的内涵不断延伸发展,时至今天,其词义已包含行政管理、艺术管理、演出管理、经...
  • 作者: 潘邦榛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诸位,此题目引自一首新诗,是不久前辞世的著名粤剧编剧家莫汝城的遗作。他在病榻上挥笔成诗《庆祝鉴哥百岁上寿》,后由其女儿转交给我。诗曰:"艺坛一代展雄姿,银幕舞台树大旗,救弟写书存典范,名高北...
  • 作者: 冯德根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毛小雨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最近,粤剧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却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之一,就是保护遗产的唯一性与独特性。这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 作者: 纪阳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本刊今年第4期报道了有关梁俨然先生所著的《粤剧梨园旧典》首发座谈会上,有与会者就"薛觉先和马师曾从未合作过"的话题进行了讨论。近日,梁俨然先生来函附上《粤剧梨园旧典》所述:"抗战胜利后,新人...
  • 作者: 祝平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翻开整齐有序的"八和会馆墓地一览表",可以清楚地看到长眠在三元里松岗(现名走马岗)八和公墓内粤剧先人的名字,薛觉先、丁公醒、叶弗弱、梁荫棠、庞顺尧、吕玉郎、罗家树、黄君武等近200人。多年来...
  • 作者: 吴炯坚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章耀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生生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继昆曲之后,被称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300余种戏曲中,粤剧突围而出,在这场"非遗"保卫战中赢...
  • 作者: 冼世棠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认识阳江市金声曲艺团的团长刘再全已近三年,那是他担任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楹联学会两会名誉会长的时候,早前在《阳江日报》、《阳江文艺》等报刊中也拜读过介绍他的文章,知道他是个民营企业家、慈善家...
  • 作者: 司徒沛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在《山乡风云》赴京献演前,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见《羊城晚报》2009年8月10日)。听了他的心声,我这个喜爱粤剧、关注粤剧、业余研究粤剧的圈外人...
  • 作者: 陈启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熟知中国民间音乐的人都知道有一首中国名曲叫《江河水》。此曲奏起来十分哀怨、悲凉、委婉、动听,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是用二胡(粤人称之为"南胡")演奏,效果更佳,真是催人泪下。
  • 作者: 金龙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0月8日,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粤艺撷英’系列丛书首发式"。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润华、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周帼英、原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瑞驹、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
  • 作者: 梁凤莲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话剧的实验与完善:离理念远了,离生活近了在一个面临全面流变的年代里,变化似乎成了不可遏止的趋势,故当今的话剧与传
  • 作者: 小小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9月30日,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是传承岭南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岭南地区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对...
  • 作者: 练笔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戏剧界代表云集北京,济济一堂,隆重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戏剧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 作者: 岭南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0月30日,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门在香港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庆祝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月30、31日一连两晚,"粤港澳红伶齐唱贺国庆"粤曲演唱...
  • 作者: 小方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0月26日重阳节,为纪念广东八和会馆建馆120周年,同时庆祝粤剧"申遗"成功,广东粤剧界、八和会馆大老倌以及粤剧爱好者自发前往位于广州三元里走马岗的"梨园墓葬群"—八和墓园,祭拜包括薛觉先...
  • 作者: 生生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10月12日,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十五周年庆典座谈会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与会者畅所欲言,回顾了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座谈会由广州粤艺发展中心书记何成昌主持。该中心副主任叶...
  • 作者: 华永建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深圳市粤剧团的新版现代粤剧《风雪夜归人》在深圳市隆重公演了,此举在粤剧界及广大粤剧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认为这是深圳市粤剧团向共和国60华...
  • 24. 思乡曲
    作者: 苏些雩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金龙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正>~~
  • 作者: 陈超平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粤剧研讨会的链接2007年12月下旬和2008年6月中旬,广州举行了两次粤剧研讨会:一次是以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为主举办的"粤剧的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一次是以广州粤剧粤...
  • 作者: 岭南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吕玉郎曾受薛觉先多年熏陶,是薛派传人中的佼佼者。吕玉郎嗓音圆润,行腔委婉,擅长担任温文尔雅的小生角色,行内人称薛觉先为"五哥",称吕玉郎则为"四哥半",独创"镜腔"。
  • 作者: 庞秀明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我的"开山"师父是薛影鸾、杨镜波,恩师仙逝了。树光是同门师弟,也是学友,只因岁月蹉跎,相隔千里,甚少往来。去年我从外地回来,听说肇庆市粤剧团演出由杨树光执导的《钟馗》获了大奖,广受观众赞
  • 作者: 陈勇新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近百多年来,人们把南音《客途秋恨》与招子庸作的粤讴《吊秋喜》誉为粤调双绝,加上何惠群作的南音《叹五更》,合称三大名曲。然而,两首南音名曲都遭遇尴尬:前者的真正作者至今鲜为人知,后者的作者性别...
  • 作者: 廖施聪
    刊名: 南国红豆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摘要: 粤语地区常举办曲艺晚会,但节目多数是粤曲,而且有不少粤剧唱段,如《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帝女花》之"香夭"、《万恶淫为首》之"乞食",等等,从而使人产生疑问:这种演出,算不算曲艺晚会?

南国红豆基本信息

刊名 南国红豆 主编 李新华
曾用名 粤剧研究戏剧研究资料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10040 电子邮箱 nghd@21cn.com
电话 020-835650 网址
地址 广州市应元路15号2楼

南国红豆评价信息

南国红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