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科技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江汉石油科技

Jianghan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江汉石油科技》是江汉油田分公司主办的综合性石油科技内部刊物,每季度1期。内容包括 石油地质、石油物探、石油钻井、油田开发、油田建设、油盐化工、石油机械等方面的技术论文、 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经验总结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及其推广应用的文章;同时还介绍国 外有关理论研究、技术进展和科技动态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及时传播信息、交流技术,为科研生 产和决束服务。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430223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戴少武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1-7
    摘要: 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基础资料积累和静态分析已经历过数十载。然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之对于油气成藏是必要条件,其充分要件还须有合理的成藏组合及这些组合的有机配置。基于这种基本思路,在...
  • 作者: 严金泉 林娟华 郑天发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8-10
    摘要: 油气藏的形成是与油气源和圈闭两个条件紧密相关的,这二大条件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类型和方式。作者认为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局部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个形成时期,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演...
  • 作者: 刘小玲 张斌 王韶华 程翠 陈绵琨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11-13
    摘要: 针对多旋回海相沉积盆地内油气演化程度高,纵向混源等特点,提出以成盆旋回的生、储、盖组合与该组合生烃凹陷中心以及关键时刻古构造相结合的含油气系统的命名及划分方案.将本区震旦系一三叠系划分为6个...
  • 作者: 陈仁学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14-15
    摘要: 文章以区带评价为线,论述了区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即以有效保存单元和储集条件为基础,综合考虑圈闭条件、烃源岩条件、成藏配套史及其它一些外在因素,进行区带综合评价和区带选择。并对三大勘探区...
  • 作者: 何文斌 胡晓凤 郭永强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16-18
    摘要: 动态地分析湘鄂西地区盖层演变与油气演化的配置关系,表明侏罗纪末期以前盖层演变与油气演化关系匹配,对油气的早期封闭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由于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以来的构造活动影响,盖层演变成残缺...
  • 作者: 万红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19-22
    摘要: 湘鄂西地区至今未突破油气流关的原因之一在于油气保存条件。区内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盖层、水文地质和断裂作用。这三个因素的有机配置有利于油气保存。综合评价认为花果坪复向斜宣恩以北为油气保...
  • 作者: 林娟华 白毅 龙幼康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23-25
    摘要: 讨论了风化作用对野外露头有机质性质的影响及校正。风化作用可使有机质丰度降低.类型变差。风化因子以氯仿沥青A为最大,有机碳的风化因子分布较为集中,各层差异并不显著。
  • 作者: 倪华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26-29
    摘要: 根据多项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建立了利1井下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对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本井有机质丰度较低,母质类型好,志留系一上震旦统有机质均已进入过成熟阶段,应以...
  • 作者: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29
    摘要:
  • 作者: 刘岭山 刘麟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30-32
    摘要: 建南构造北高点石炭系黄龙组气藏充满度应为100%或接近100%,而不是31.6%,理由是:邻区渝东多个相似石炭系黄龙组气藏充满度均在95%~100%,建南构造新编构造图(1999年12月)与...
  • 作者: 张柏桥 梁西文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33-36
    摘要: 分析了早二叠世台地成因类型,认为中扬子区属缓坡型台地之内缓坡和浅缓坡区。将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对鄂湘赣区整个缓坡形台地层序充填格架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扬子区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对比。...
  • 作者: 刘学涛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37-40
    摘要: 以地面实测剖面和钻井剖面为基础,阐明了上石炭统岩性、电性和古生物特征及其纵横向变化。认为船山组岩性、电性、古生物特征明显,顶底界清楚,可作区域对比标志层。前人曾将黄龙组下段称为大浦组,本文暂...
  • 作者: 张涛 郭战峰 陆亚秋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41-42
    摘要: 鄂西庙岭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底部含煤碎屑岩段夹多层火山凝灰岩。是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
  • 作者: 童小兰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43-46
    摘要: 主要以彭水太原、利川利1井两剖面为基础,对石龙洞组地层沉积旋回、沉积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石龙洞组具有高水位体系域中多旋回沉积特征,...
  • 作者: 王海鹏 纪凡 陈学辉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47-51
    摘要: 通过对马(鞍)1井三叠系飞仙关组三段(T1f^3广)、二叠系长兴组二段(P2ch^2)和石炭系黄龙组(C2h)三个勘探目的储集空间、储层物性等特征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评价,指出本井区...
  • 作者: 刘小玲 张斌 王韶华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52-54
    摘要: 通过对中扬子区六套海相烃源岩研究,探索地提出了海相有效烃源岩的划分标准,同时结合江汉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系建立了有效烃源岩体的识别方法,描述了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各烃源层产烃能力进行了预测。...
  • 作者: 周雁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55-58
    摘要: 江汉盆地前印支期沉积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可分为加里东旋回及海西—印支旋回,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构造演化过程。运用地层厚度与古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加里东旋回总体上表现为“北隆南拗中部斜坡”的构...
  • 作者: 刘锐 胡纯心 高林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59-62
    摘要: 鄂西渝东区区域构造呈“S”型展布,构造变形北强南弱。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早燕山期的构造变形,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减弱,晚燕山期至喜山早期的伸展改造对该区影响微弱,喜山中期挤压变形自北西向...
  • 作者: 付宜兴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63-66
    摘要: 鄂西渝东区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过多种应力场作用,因应力条件、介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差异,形成了现今比较复杂的构造面貌。纵向上,因构造上、下地层抗应变能力的不同,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差...
  • 作者: 丁莉 刘麟 陈红 高林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67-68
    摘要: 通过对龙驹坝构造的构造演化的分析和构造形态的描述,利用已钻井资料和测试资料,运用波阻抗、振幅等多项储层预测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预测了该构造石炭系黄龙组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确定了龙驹坝岩性-构...
  • 作者: 成先海 骆吉春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69-72
    摘要: 庙岭低缓构造带断层系统具有五种成因类型,其发生发育主要分为早燕山和晚燕山两期。断层与局部构造的关系主要有三种:①断层控制局部构造的发育及形态特征;②断层为脱顶构造的表现形式之一;③断层对局部...
  • 作者: 杨振武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73-76
    摘要: 介绍了地震、重力、电法三种勘探技术方法,并通过几个勘探实例,分析其在鄂渝湘边区应用效果。多种地球物理资料的有机结合,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地腹结构和构造特征,提高地质解释的可信程度。
  • 作者: 付定涛 张汉荣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77-79
    摘要: 将测试技术在鄂西渝东区的应用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总结了80年代前常规试气在建南气田等地的应用及存在问题,重点描述80年代地层测试在鄂西渝东区的实际应用、新的测试工具的优势及提供的地层温压、液...
  • 作者: 付宜兴 陈红 高林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80-82
    摘要: 通过对鄂西渝东区构造样式的解析,运用模型正演,建立了该区地震解释模式,通过对主测线和联络测线使用的论述和实例的分析,提出一套本区地震解释工作方法和流程。
  • 作者: 曹苏文 王智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83-86
    摘要: 总结了建南气田目前的开发形势,分析了存在的潜力及挖掘潜力的措施,提高了气藏的认识程度,指导了气田下一步的开发生产。
  • 作者: 李平权 李茂昭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87-88
    摘要: 扼要叙述了石炭系气藏生产情况,并从十几年开发生产实践中,总结了石炭系气藏开采动态特征,对该类气藏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作者: 刘义斌 肖军民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89-90
    摘要: 气藏在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地层水的不断侵入,造成气井严重减产,甚至被水淹,因此排水采气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从建南气田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论述了建南气田排水采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今后的...
  • 作者: 朱晓荣 赵金生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发表期刊: 2000年2期
    页码:  91-93
    摘要: 信息技术是从油区生产管理入手,贯穿整个油藏管理流程,在提高油田采收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上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智能完井技术,实现对油井流量的自动控制,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自动化。不仅可大大节省人力物...

江汉石油科技基本信息

刊名 江汉石油科技 主编 梁西文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430223 电子邮箱 Jhsykj.jhyt@sinoper.com
电话 027-523073 网址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江汉石油科技评价信息

江汉石油科技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