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茶座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法学家茶座

ISSN:
C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50001
地址: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出版文献量(篇)
3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杨立新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14-117
    摘要: 我很早很早就想到台湾去了,因为初学民法,就是从台湾的民法学者的著作中吸收营养的。因此,那里有我所仰慕的民法大师和我的启蒙者,也有同辈的学者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的吸引。
  • 作者: 孙笑侠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18-121
    摘要: 密西西比河西岸,630英尺高的拱门(Gateway Arch),像一道银色的彩虹贯穿入云层。
  • 作者: 季美君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22-124
    摘要: 提起“买一送一”的广告,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事。但我在澳洲也体验了一把“买一送一”的快感,却有点出人意料!
  • 作者: 孟勤国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25-128
    摘要: 每年的三四月份,总是教书匠最忙的时候,改卷、面试、看论文,一直静不下来读林建平先生的大作(下简称林文)。林文对我的《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不可行》一文的异议是以逻辑分析开道的,而逻辑的合理性不像...
  • 作者: 徐嘎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阅毕《法学家茶座》第七辑刘京华先生所著《“电脑量刑”别议》(以下简称《别议》)一文,作为该文所批驳的对象——“电脑量刑”(“电脑量刑”的实际称谓应该是“数学化量刑电脑辅助系统”。)的设计参与...
  • 作者: 庾向荣 张勤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32-135
    摘要: 在《中国正在进步——通过案例的观察、感悟和批驳》(《法学家茶座》第七辑)一文中,刘作翔研究员提到了“滥诉”的问题。他认为:所谓“滥诉”一说是不成立的,只要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且符合诉讼条件...
  • 作者: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35
    摘要:
  • 作者: 刘星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36-142
    摘要: 一日翻读林语堂之女林太乙撰写的《林语堂传》,看到这样的文字:
  • 作者: 朱伟一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43-145
    摘要: 2005年9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仙逝,享年80岁。伦老高寿,而且死在任上,很不容易。尽管一年前就诊断出伦老患了绝症,但他死活不肯...
  • 作者: 罗楚湘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46-151
    摘要: 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大家》栏目,一直是我比较喜爱的栏目之一。我对该栏目比较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该节目中的主人公都是我国某一领域中的著名专家,看这一节目,自己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 作者: 廖明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52-156
    摘要: 赵中孚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民法学家,新中国民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时值赵老执教55周年,承蒙赵老厚爱,嘱我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收到赵老亲笔的约稿函,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诧异之...
  • 作者: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57-160
    摘要: 何博士:阅读“信箱”中的信件,堪称一大享受:特别是那些优雅恳切的溢美之词,更是让我感到几许兴奋的惬意:用我夫人(她是中医)的话说,这些信件对我具有“舒肝润肺”的功能?于是,即使在我最为忙碌的...
  • 作者: 何家弘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1
    摘要: 一日,数友闲聊,谈及鄙人自封的“乌龙茶座法学家”,便有人提到“铁观音”。一君不知其为茶叶,问道:“你们说的‘铁观音’在什么地方?我特信观音菩萨。”众人见其憨态,皆大笑,并称其为“茶盲”。我解...
  • 作者: 傅达林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8
    摘要: 时下的中国,对于改革的争议骤然风起云涌。在过去的两年,以诸多利益分配与社会问题为策源点,爆发了关于改革发展以及中国应向何处去的大争论。在这种大背景下,物权法风波再起更显得意味深远。
  • 作者: 刘连泰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9-15
    摘要: 中道是一种境界:它是自信而不狂妄,谦虚而不怯懦。什么是物权法狂妄和宪法谦虚的中道?各守其本分应该是最重要的。物权属于财产权的范畴。就财产权而言,宪法与民法本可以各守边界:宪法规定公产,民法规...
  • 作者: 马小红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16-19
    摘要: 反思“讨个说法”的普及,在提高了我们主张权利意识的同时,也把我们陷入了永远无法摆脱的“法律空白”的困境之中。“法律空白”困境的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法治理解的肤浅和我们一直讳言的法治自身的缺陷...
  • 作者: 刘作翔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20-26
    摘要: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提出了50项改革任务和改革措施。其中在第13项中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
  • 作者: 刘桂明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27-32
    摘要: 中国不发达的现实距离废除死刑的那一天还相当遥远,但终究是要走向那一天的。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中国也确实还需要死刑,那么,是否应该减少社会对死刑的依赖程度,对死刑加以最大的限制呢?
  • 作者: 邓正来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3-34
    摘要: 我从1998年开始“学术闭关”,直至2003年。所谓“学术闭关”,实际上只是我个人实施的一种学术研究方式而已。这种研究方式的关键在于此种研究过程所须遵循的原则。就此而言,我确定了一个所谓的“...
  • 作者: 乔新生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5-38
    摘要: 有人说,经济学关注效率,而法学关注公平。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经济学和法学都关注人类价值的实现,只是由于角度不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区别罢了。
  • 作者: 关保英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9-41
    摘要: 对学人而言,其自身学术人格的塑造是最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学者型学人”进行重新审视,他们往往不再像以往那么超脱。细心思考之余,我们发现“学究”气并非不可取也,恰恰是学人...
  • 作者: 周惠博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2-45
    摘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我从一个青年学子成长为高等法学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师,捻指间已逾半个世纪。真想时光能够倒流,好在这块“园地”里再多耕耘几年!可惜这已不再可能,在此我想引...
  • 83. 天问
    作者: 江山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6
    摘要: 人问着山,何以绵延叠嶂。意欲去撑天,却使那天更加遥远。
  • 作者: 车丕照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7-50
    摘要: 文若虚是《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的人物。据书中描写,文先生乃国(明)朝成化年间苏州府长州县人氏,曾家有万贯,但终究坐吃山空,于是便思量做些生意,却又屡做...
  • 作者: 喻中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1-55
    摘要: 法官寻找判决结果的过程促使我们注意到: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法官可能面临着一个识别法律的难题。要解决这样的难题,实际上是要求法官为他的某种选择找到足够的依据,同时还要为拒绝其他的选择找到足够的...
  • 作者: 上官丕亮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6-59
    摘要: 大学校园民主是一种重要的基层民主形式,是现代大学的应有之义,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主启蒙,但在我们国家往往被人误解和忽视。
  • 作者: 朱伟一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60-62
    摘要: 美国军人出身的律师不少,但他们也得先拿法律文凭,再通过律师资格考试。那么先做律师、法官再培训如何?培训拿学位与全职学习拿学位完全不一样,打一个略有牵强的比方:父母定下的婚事与自由恋爱角逐情场...
  • 作者: 谢晖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63-65
    摘要: 大概在二十多天前吧,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姓谢的老伯,在京城大街上挂起牌子,专门为不熟悉京城的人们义务指路。央视在节目安排上把它放在社会公德之系列报道栏目中。看完...
  • 作者: 林来梵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66-69
    摘要: 为什么当今中国人要如此喝酒,是因为我们处在“熟人社会”之中,任何人都怕被排除在这“熟人社会”之外。而劝酒的理由论证,就是为了彼此确认进入“熟人社会”的个人身份;通过喝酒进入“熟人社会”的机制...
  • 作者: 汤啸天
    刊名: 法学家茶座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70-72
    摘要: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常见的自杀原因是遭受挫折而不能忍受,陷于痛苦而力求摆脱,出于愤懑用自杀表示抗议。一般而言,自杀者是决意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表明自己与整个社会联系的终结。由于自杀表明个体...

法学家茶座基本信息

刊名 法学家茶座 主编 张士宝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CN
邮编 250001 电子邮箱 vb2k@21cn.com
电话 0531-82098 网址
地址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法学家茶座评价信息

法学家茶座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