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曾用名: 现代语文:初中版;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现代语文》杂志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2006年,《现代语文》全面关注语言、文学及语文教学的最新发展,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特色,体现大语文观念,服务于母语教学及社会语言运用。
主办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ISSN:
1008-8024
CN:
37-1333/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273165
地址: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方涛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05-106
    摘要: 农民作家赵树理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不仅在他所创建的文学世界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展现了中国农村妇女自我解放的历程,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者: 余红艳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07-110
    摘要: 王安忆是一个写作风格多变的作家,一直以来对其进行整体把握存在一定难度。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王安忆小说是一个较为可取的研究方法。本文试图从对如眭主义写作概念的理解出发,以如眭主义批评的研究思路展...
  • 作者: 田星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10-112
    摘要: 传统父权文明对女性的角色塑造,往往通过一种主体认同的方式被内化为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强有力地制约着女性初生的独立意识,阻碍着她们走向真正的人格独立,而其生命热情也在这种传统——现代、精...
  • 作者: 彭应翊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13-114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海的女儿》通过对人类的高度赞美表达出明显的人文精神,但若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会发现这篇童话表现了西方女性复杂而微妙的失语处境:一方面对男性权威心存质疑,努力寻求自我表...
  • 作者: 李会转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15-116
    摘要: 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著,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
  • 作者: 林作主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17-118
    摘要: 悬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段,但绝非“凭空想象”那么简单。它对王国维的“造境”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运用悬拟手法可以更好地解读古诗。
  • 作者: 陈凯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19-120
    摘要: 对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其中审美意识形态论被认为是影响最大、认同程度最高的文学本质论。本文结合多方学者的正反两方面观点,肯定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性是文学不可摆脱的一个基...
  • 作者: 杨庭曦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1-122
    摘要: 互文性是20世纪后期重要的批评概念,在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批评家那里运用广泛。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从诗人和前辈强者诗人的关系上,在文学主体方面对文学创作进行了互文性角度的解析和阐述,但又不同...
  • 作者: 张玉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3-124
    摘要: 隋唐系列小说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实录到崇尚虚构创新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隋史遗文》在隋唐系列小说发展演变中的贡献。
  • 作者: 陈俊果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5-126
    摘要: 月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永恒的诗意形象,是跟它的物质特质密切相关的。从物质角度考察,月具备了朦胧美、闲静美、孤寂美、阴柔美、高远美、变化美等特性,这些特性使诗人的某一情感总能找到物质依托,从而能够...
  • 作者: 王小华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6
    摘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典诗歌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一般说来,诗歌的种类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弄清所鉴赏诗歌的种类,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诗歌的内容...
  • 作者: 马兰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7
    摘要: 作为当代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借助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是流行歌词的常用手法,本文结合具体歌词文本,探析流行歌词中“蝴蝶”意象的文化意蕴。
  • 作者: 王美春
    发表期刊: 2008年6期
    页码:  128
    摘要: 周建忠先生是南通大学副校长、中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与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他不仅是楚辞研究的专家,也是学校管理的行家、教书育人的名家。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名师讲课实录”第二辑推...
  • 作者: 付浩宇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4-5
    摘要: 在诸子横议的时代,诸子们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往往采用人们较易接受的寓言来进行阐述。《吕氏春秋》作为诸子的结篇,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寓言这种特殊的论证方法,对保存当时的史料、文献有着极为重大的作...
  • 作者: 李平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6
    摘要: 西周晚期,特别是厉王、幽王统治时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谮人之风日弥,可谓“谗口嚣嚣”。昏庸的君主不分黑白是非,宠信谗言之人。谗人得志,身居要职,而正人君子遭受陷害,身陷囹圄。一些贤良的贵族、...
  • 作者: 张孟真 郭丽霞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7
    摘要: 在男权占据中心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和出路,一旦夫妻问感情破裂,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被遭弃后的妇女生活更是异常悲惨,而妇女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是怎么...
  • 作者: 周桃红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8-9
    摘要: 笔者认为,《大人赋》是司马相如仕进与退隐,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流露。从司马迁以来,人们持有的“为讽反劝”之说,值得商榷。本文试从《大人赋》文本、司马相如的人生遭遇、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来...
  • 作者: 李晓红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10-11
    摘要: 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笔者试图通过对故事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
  • 作者: 李泽需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12-14
    摘要: 作家强烈的生命意识往往使其作品有一种形而上的意蕴。曹植政治抱负无从实现、骨肉相残、亲朋无辜受害等独特的经历,使他比一般丈人对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和体验,从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是曹植诗...
  • 作者: 韩波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14-15
    摘要: 《古诗十九首》以它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后世诗歌树立了典范,影响深远。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唐诗来说,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唐诗美学范式的形成与《古诗十九首》的诗歌语言、情感抒发的方式...
  • 作者: 张麟君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16-17
    摘要: 《古诗十九首》继承与发展了《诗经》、《楚辞》与《乐府民歌》的抒情艺术,并在其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本文分析了《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 作者: 王西平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18-19
    摘要: 南朝梁钟嵘的《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专就五言诗立论。《诗品序》是一篇重要的诗论,包含“吟咏性情”说、物感说、“即目直寻”与“自然英旨”说、“诗有三义”说、“滋味”说等诗学观点。
  • 作者: 袁慧兰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0-21
    摘要: 梁元帝萧绎现存诗歌123首,他在文学理论上对传统的“文笔说”作了新的阐释,丰富了“文”的内涵;审美上主张“中和之美”,继承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 作者: 李淑蓉 高敏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2-23
    摘要: 白居易形成了一种批判现实,暴露现实的诗歌创作理论,创建了新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将诗歌和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他强调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 作者: 苏喜庆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4-25
    摘要: 本文以著名晚唐传奇《虬髯客传》为个案,从古典美学角度,抓住“奇”的主要艺术特征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探索这种朴素艺术技法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 作者: 钱叶春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5-26
    摘要: 一首诗中的虚拟景象过多,一般易于浮滑滞塞。李白这首诗却真气充溢,气势飞动,自然天成。这得益于意境塑造时,诗人运用了和谐性和直觉性的诗学原则,使诗歌中的虚拟性景象产生审美转化,体现出盛唐气象的...
  • 作者: 卢晓玲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7-28
    摘要: 晚唐时期,由于社会颓弊、国家衰败以及自身想匡正时弊却无能为力等诸种复杂情况,使得晚唐诗人对历史、人生、事物以及客观规律产生了理性思索和省思,反映到诗歌中则产生许多哲理性话语,使晚唐诗歌呈现出...
  • 作者: 杨平和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29-30
    摘要: 苏轼以诗为词,其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其咏物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洞仙歌》、《贺新郎》等或寄托某种感情,或表明某种心态,或直抒人生感慨;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塑造...
  • 作者: 付春明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31-32
    摘要: 宋代杰出女诗人朱淑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咏梅诗词,其中异彩纷呈的梅花意象既蕴涵着朱淑真内心的丰富情感,又凸现了她高洁的人格力量,还体现了她高尚的审美追求,呈显出一种女性独特的审美意蕴。
  • 作者: 李军杰
    发表期刊: 2008年7期
    页码:  33
    摘要: 宋代杰出的女诗人朱淑真,一生写作了大量的咏梅诗词,在今人张璋、黄畲合编的《朱淑真集》(本文所引朱淑真诗词皆出自于此书)中,“花中君子”梅花是被她吟咏的最多的。朱淑真以她女性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主编 单承彬
曾用名 现代语文:初中版;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主办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ISSN 1008-8024 CN 37-1333/G4
邮编 273165 电子邮箱 xdyws@126.com
电话 0537-44582 网址
地址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评价信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