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天文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25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中国国家天文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基本宗旨,以天文与人文结合为办刊理念,以加大原创性、提高可读性、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为发展目标,通过天文学学科延伸和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集天文、人文于一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天文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和最新成就,努力办成一本富有时代精神,高品位、综合性、多角度、大视野、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现代科普杂志,同时兼具艺术欣赏性和珍藏实用价值。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SSN:
1673-6672
CN:
11-5468/P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10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国家天文台A座
出版文献量(篇)
325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元 陈丹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88-95
    摘要: 每年2月末至5月初,晚上8点前后,引人注目的双子座中两颗间隔4.5°的亮星并排闪耀在我们的头顶上。双子座的东面是巨蟹座,这是宣告春天来临的星座。此外,从猎户座西南的猎户“脚下”开始,有一组恒...
  • 作者: Jon Lomberg 狄文(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96-99
    摘要: 在夏威夷岛上有一所花园,那儿的植物是按照银河系的结构种植的。这也许不是世界上惟一的银河系模型,但这确是一处寓美丽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鲜花世界。
  • 作者: Anderson Espenak Fred Jay 吴之月(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00-104
    摘要: 有幸目睹一次日全食的人并不很多。尽管日、月、地三个天体像这样连成一线的情况,每隔一两年至少会发生一次,但每一次能够看见口全食的地域(全食带),却被限制在一条抉长地带之中,总面积还不到地球表面...
  • 作者: Johannes Schedler 蔡斯(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06-109
    摘要: 如今,业余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的装备真是令人惊叹。我们可以买到专业级的望远镜、赤道仪和CCD相机,许多人用它们拍出了非常漂亮的天文照片。但业余天文摄影并不仅仅局限于拍照片,还可以像许多大学和其...
  • 作者: E.Bortle John 木马(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10-115
    摘要: 2007年10月,一颗远在火星轨道以外的暗淡彗星突然爆发,令观天者们大饱眼福。
  • 作者: J.Kelly Beatty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15
    摘要: 如果不是1892年刚被发现后不久发生的那两次爆发,霍尔姆斯彗星会是一颗毫不起眼的彗星。事实上,尽管这颗彗星的轨道周期还不到7年,在1906年到1964年间,却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它。
  • 作者: B.Holberg Jay 林清(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16-120
    摘要: 我们现在又可以看见天狼星的伴星——那颗白矮星了。关于它的发现,其实还有更多的故事。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2
    摘要: 2006年1月升空的“新视野”号,在飞往冥王星的漫漫征途中,给途经的太阳系天体拍摄了许多新照片。这里展示的木星与木卫一的合影,并非真实的合影,而是由“新视野”号的两幅照片组合而成。在这幅照片...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2
    摘要: 位于南天剑鱼座的大麦哲伦星系中,有一个名字叫DEM L316的超新星遗迹。由于它具有与众不同的、令人惊异的双瓣外形,早就引起了天文学家的关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DEM L316的双瓣结构呢?以...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3
    摘要: 2007年9月14日升入太空的日本月球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号,于10月份到达绕月轨道,已经绕月飞行了数月之久。“月亮女神”号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它抵达月球轨道以后,随即开始向地...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4
    摘要: 吸积盘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应该不算太陌生。致密天体吸积盘模型是一种解释高能天体辐射的有效模型。有关吸积盘的研究对于X射线密近双星、激变变星、类星体、活动星系核,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6
    摘要: 在太空运行的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日出”号(Hinode),以前的名称为Solar-B,2006年9月发射升空。卫星携带了三架望远镜,可见光与磁场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极紫外分光望远镜。这三架望...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0-14
    摘要: 根据“嫦娥工程”科学探测目标的要求,搭载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将在一年内获取覆盖全月面南北纬70度之间的图像数据,用于制作该区域月表三维影像。
  • 作者: 宋爱军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6-37
    摘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陪你到天涯海角,爱你到海枯石烂”……,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曾唤起了多少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无限遐想,编织了多少渗透着民族...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38-39
    摘要: 2008年2月1日上午,三亚市天涯海角景区八角广场椰树摇曳,鲜花盛开,由国家天文台与三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天涯海角星”命名暨“天涯海角星”纪念雕塑落成揭幕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 作者: 蒋世仰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40-43
    摘要: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NASA)建造的在大气层这外的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主镜口径2.4米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波段覆盖了近红外、可见光、紫外等很宽范围的电磁波谱。1978年开始研制,1989年...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44-109
    摘要: 太阳系是浩瀚宇宙当中我们最熟悉的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观察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对太阳系天体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深空中的各种天体。虽然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并不在太阳系内,但是它对太...
  • 作者: Alan MacROBERT 赵君亮(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10-112
    摘要: 去年3月,北美洲东部发生了一次月全食,不过大部分时间段月球位于东方地平线附近的低空,且时值晨昏檬影。接下来一次是同年8月,这回轮到了北美洲的西部,然而这一次被食月球的位置处于拂晓时光的西方低...
  • 作者: Beers C. Timothy 木马(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16-122
    摘要: 深吸一口气,然后摒住呼吸。这个动作,已经给你的身体提供了一些氮气(占气体质量的78%)和氧气(21%),还有少量的惰性气体氩气(1%)和微量的二氧化碳(0.03%)。
  • 作者: C.Renee James 傅承启(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24-126
    摘要: 你的骨骼和牙齿里有钙,这应该感谢那些有恩于你的恒星。那么,对于人类甲状腺里有磺这件事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 作者: Andre Bordeleau G. 蔚蓝(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28-133
    摘要: 北半球的观星者们理所出然地将北极星认为是北极点!的确,北极星距离北天极(NCP)不过1°之距。而且,我们要非常感谢上天赐予我们明亮又极易辨认的北斗七星。对北半球的人们而言,这群造型独特的勺状...
  • 作者: Dambeck Thorsten 李晓菲(译)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34-138
    摘要: 测量恒星位置的“依巴谷”卫星干1989年由欧洲空间局发射,它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推进了研究太阳系外的现代天文学的每一个分支。“依巴谷”奠基性的深远影响来自十一项基础的、看似简单的任务:精确测量...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40-143
    摘要: 半人马座A的巨大喷流;火星上的美人鱼
  • 作者: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10-14
    摘要: 在月面上的不少地区都发现有一些大裂缝,它们弯弯曲曲延伸数百千米,宽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好像浩浩荡荡奔向海洋的河流,形状与地球上的东非大裂谷相似,被称为月谷。
  • 作者: 林元章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16-23
    摘要: “黑夜”突然降临在白天,天空中出现了星星,一些飞禽走兽因“黑夜”的提前到来而惊恐不宁,这就是天象奇观中最奇特、最令人敬畏的天象——日全食。2008年8月1日,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可以看到一次日全...
  • 作者: 陈洁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24
    摘要: 2008年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将会发生本世纪在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首次日全食。日食有18年11月8小时的周期,称为沙罗周。在不同沙罗周的顺序相同的日食,有相同的几何形状,也就是说,日食发...
  • 作者: 韩延本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26-33
    摘要: 历史上东西方各民族对观测日食都非常重视,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日食观测资料。学者们发现,通过研究有确切记载的古代日食记录,与现代的推算结果相比较,可以获取地球自转变化的重要信息。所以,古代天象记载...
  • 作者: 吴鑫基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34-40
    摘要: 1915年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奇迹年”,他在这一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不过直到这时候,爱因斯坦的名声还基本上是限于科学界。使他在公众中间名声鹊起的,是1919年一次日全食观测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关于...
  • 作者: 王家龙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42-47
    摘要: 壮观的日全食是观测研究太阳外层大气的难得时机,但这对想要解开太阳之谜的学者们来说远远不够。他们经过长期探索,发展出了多种观测太阳外层大气的手段,“人造日全食”便是其中一种。
  • 作者: 林元章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发表期刊: 2008年4期
    页码:  48-54
    摘要: 今年8月1日,在我国西部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见偏食。日月食是非常壮观的天象,过程也并不复杂,但这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了解了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科学地观测日月食。

中国国家天文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国家天文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ISSN 1673-6672 CN 11-5468/P
邮编 100101 电子邮箱 cnastronomy@nao.cas.cn
电话 010-648076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国家天文台A座

中国国家天文评价信息

中国国家天文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