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技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攀钢技术

主办单位: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ISSN:
C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617000
地址: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钢研院
出版文献量(篇)
1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刘学志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4期
    页码:  69-72
    摘要: 分析攀钢二期投产的6m大容积焦炉保护板断裂情况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对断裂保护板的处理和防止再断裂的措施。
  • 作者: 段辉彬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4期
    页码:  73-75
    摘要: 通过对脱酸A塔的操作过程及应力状态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脱酸A塔顶段筒节丧失稳定性及产生穿透裂纹的机理,并根据装置的具体使用环境,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杜绝类似设备事故的再次发生。
  • 作者: 李辉武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4期
    页码:  76-80
    摘要: 以SE-30和新茂二醇丁二酸聚酯为固定液,运用103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测定物质组成与恒温测定进行对比;并用程序升温方法测定了二回收粗苯的组成。
  • 作者: 刁日升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1-6
    摘要: 根据对高炉各带炉料行为的模拟研究,分析了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配加普通块矿后,在高炉块状带、软熔带的炉料熔化速度、初渣生成及炉缸中还原与脱硫反应结果的变化,说明了高炉配加普通块矿后高炉冶炼行程的...
  • 作者: 陈铭铨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7-12
    摘要: 攀钢1^#高炉在第二代炉役期间,进行了由强化高炉冷却到逐步实行高炉中部调剂的实践和探索。在生产中利用水温差监测炉腹和炉腰热流强度的变化,用上、下部调剂控制煤气流合理分布,同时对炉体冷却强度进...
  • 作者: 王戈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13-17
    摘要: 根据攀钢1^#高炉氧煤混喷工业试验结果,采用氧煤混喷技术,有进一步提高高炉煤比和煤焦转换比的作用,取得了改善炉渣性能、活跃炉缸及优化高炉技术的效果;在煤比不同时,对高炉冶炼中的煤气流分布的影...
  • 作者: 陈铭铨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18-26
    摘要: 攀钢高炉近年来发生的炉墙结厚,除原燃料质量差、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缺陷等原因之外,还有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特有的“钛结厚”。其结厚部位主要发生在炉体中下部的炉腹、炉缸部位。消除中下部炉墙结厚的...
  • 作者: 张善坤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27-30
    摘要: 通过对1^#高炉炉腹、炉腰部位结厚时,高炉4~6段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指数变化的调查,探讨了利用热流指数IR对高炉炉墙结厚初期作出判断及对结厚消除的判定。
  • 作者: 魏毅军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31-34
    摘要: 介绍了冶炼钒钛矿钟式炉顶高炉料制的演变、鼓风动能变化和上下部调剂的配合。在钟式炉顶布料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只有下部吹透中心,下部气流分布合理,上部的料制才能直到作用,才能保证高炉的顺利。
  • 作者: 向运久 李健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35-37
    摘要: 介绍了攀钢2^#高炉在大修前高炉利用系数的操作措施,与同期3^#高炉进行了简单的效果对比,阐述了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定风温操作以及综合鼓风是钒钛矿冶炼高炉大修前取得良好经济指标的基础。
  • 作者: 刘树芳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38-42
    摘要: 简述了攀钢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炉体破损的特点和投产25年来的大中修情况,并针对影响高炉寿命的主要因素,采取了适应攀钢的高炉长寿化的技术措施。
  • 作者: 王华 谢龙淮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43-46
    摘要: 通过对攀钢4^#高炉风口进风面积进行调剂的冶炼实践,认为在攀钢目前原材料条件下,4^#高炉在冶炼强度1.05~1.15t(m^3·d)时,适宜的鼓风动能力70~90kJ/s。
  • 作者: 范云东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47-50
    摘要: 攀钢4^#高炉是8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无钟炉顶高炉。本文回顾了4^#高炉投产以来的达产历程,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 作者: 谢俊勇 金克和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51-54
    摘要: 针对3^#高炉在设备、原料及操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进行了攻关,并采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
  • 作者: 刁日升 庞其生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55-59
    摘要: 介绍了攀钢3^#高炉沟下筛分设备改进情况,并就烧结矿入炉粉末降低后,在改善高炉料柱透气性、稳定煤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和冶炼强度、增铁节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在现有原燃料条件下,...
  • 作者: 官勇 陈兴发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60-63
    摘要: 总结和分析了攀钢高炉内燃式热风炉结构形式对热风炉风温和寿命的影响,并对内燃式热风炉的结构改造进行了初步探讨。
  • 作者: 周光敏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64-66
    摘要: 介绍了攀钢4^#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设计、技术改进及使用情况。
  • 作者: 官勇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5期
    页码:  67-70
    摘要: 介绍了攀钢4^#高炉热风炉的性能、结构特点、主要材质、工作方式及控制手段、炉体运行及热能利用情况,对热风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 作者: 刘龙全 黎建明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1-5
    摘要: 通过实验室试验,找出了适宜的燃料分加比例和燃料种类对烧结过程和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燃料二次分加能提高烧结生产率;改善烧结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为燃料二次分加工业性试验提供了依据。
  • 作者: 李真才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6-9
    摘要: 介绍了利用攀钢高炉水渣代替蛭石作高炉砂窝、砂口的保温剂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说明,水渣完全可以代替蛭石作保温剂使用。如何用水渣代替蛭石作保温剂,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资金70余万元。
  • 作者: 周宗权 穆宏波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10-13
    摘要: 针对炉外法冶炼硼铁的特点,研究了单位炉料热量、配铝系数以及沉降剂使用与否对硼铁合金的收率及质量的影响,试验得到的优化参数经稳定实验表明,合金质量符合GB5682-87中FeB22C0.1牌号...
  • 作者: 文永才 王涛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14-19
    摘要: 概述了国内外炼钢转炉内锰矿直接合金化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和实际操作工艺。该工艺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锰矿条件、加入方式、渣量、(FeO)、终点〖C〗、炉渣碱度和吹炼模式.该文还针对攀钢的实际情况提出...
  • 作者: 李在妙 杨保祥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20-22
    摘要: 对钛硅铁合金扩大试验中单电极直流电弧炉冶炼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了单电极直流电板炉冶炼具有高金属含量、低电耗、高产率、低投资和低电极消耗的优越性。
  • 作者: 刘金武 王增明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23-26
    摘要: 介绍了新研制的圆筒式烘砂机的组成、结构、原理及生产应用效果。使用证明,结构设计合理,干燥效果好,对减少原底板烤砂因砂潮引起烧穿中注管及漏钢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作者: 伍长君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27-31
    摘要: 热电厂厂用低压变压器的二次侧保护,由于设计配置、施工及设备本身带来的不匹配,导致变压器的零序保护、低压侧开关过渡脱扣器及欠压保护等常出现误动作,引起0.4kV母线停电事故。通过对跳闸情况进行...
  • 作者: 吴伯清 张有俊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32-34
    摘要: 结合实际制定出铸钢整体车轮轮毂孔焊修工艺。
  • 作者: 曹桔洲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34-37
    摘要: 利用新的计算公式对攀钢发电厂蓄电池组容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该厂的蓄电池组容量选择C10=800Ab,蓄电池数量选取n=106个。原设计的蓄电池且容量选择过大,技术经济不合理。
  • 作者: 李纪仁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38-40
    摘要: 在理论分析及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修改粗轧孔型系统,使攀钢线材盘重由350kg提高到500kg级的可能性,从而使攀钢线材达到ZBH44001-88标准规定的盘重要求。
  • 作者: 余文华 郭玉盛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41-44
    摘要: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钢铁厂回收利用含铁粉尘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攀钢特殊条件下利用含铁粉尘的方案。
  • 作者: 黄元梅
    刊名: 攀钢技术
    发表期刊: 1996年6期
    页码:  45-48
    摘要: 分析了V2O5车间配混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配混料系统进行了改造,实施后效果较好,有效地解决了配料精度不高、粉法大、物料散失及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降低了钒渣单耗,提高了焙烧炉的转化率。

攀钢技术基本信息

刊名 攀钢技术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CN
邮编 617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812-33329 网址
地址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钢研院

攀钢技术评价信息

攀钢技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