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本刊系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协办的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方面的学术刊物。1970年创刊,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2021年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双月刊。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本刊涉及地球物理和行星...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Hainzl.,S Zschau.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4
    摘要: 地震活动的断层系统有可能处于自组织临界(SOC)状态。以简单的自组织临界模型的研究说明,地震从本质上讲也许是不可预测的。本文中,我们使用更复杂、更切合实际的自组织临界模型分析了地震的可预测性...
  • 作者: Nyffen.,P Frohli.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9
    摘要: 对发生在阿留申群岛、日本、帕米尔-兴都库会(PHK)、汤加和玻利维亚的7次中源及深源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每个序列中我们均测量了修订的大森定律(MOL)的p值和拟合优度。所有序列...
  • 作者: Sarlis.,N Varot.,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0-16
    摘要: 具有合理的传导通道的地球模型的麦克期韦议程组数值解表明,电场值仅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即在通道端部的上方)内增加,因而解释了观测到的选择性效应。在这个范围内,虽然电场值可能达到仪器能够探测到的值...
  • 作者: Tsai.,CCP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7-23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考虑非线性场地效应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文中应用实例展示了考虑吉尔罗伊2号场地土层非线性效应的危险性曲线。在卡拉韦拉斯断层上指定了震源参数和地震发生模型,假设该断层为影响...
  • 作者: Gombe.,J Beeler.,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4-41
    摘要: 考察了库仑破裂应力模型和速率-状态磨擦模型的预测效果。我们研究由于阶跃应力扰动(即地震引起的静态应力增加)以恒定速率在时刻t0时叠加到“背景”应力(如构造加载)上而引起的破裂时间的变化△t(...
  • 作者: Flan.,MP Shea.,PM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2-64
    摘要: 通过叠加长周期水平分量地震图绘制了大尺度的410和660km地震波速度间断面的形貌图,数据由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1976-1996)、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国际部署加速度仪(IRIS...
  • 作者: Bear.,LK Pavl.,GL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65-77
    摘要: 介绍了一种用于估计地震台阵数据到时残差的多信道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了3种传统台阵处理方法的特点:频率域波束形成、时间域波束形成和主成分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多子波变换,从而产生一组窄频带地...
  • 作者: Poupi.,G Couta.,O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78-88
    摘要: 地球内核相对于地幔差动旋转的第一个证据,来自地核震相异走时异常30年变化的观测(Song and Richards,1996.地球内核差异旋转的地震学证据。Nature,382:221-22...
  • 作者: 吕春来 陈英方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6
    摘要: 综述近年来世界各国地震危险性与地震预测试验研究的状况和动态,以及编绘的各种预测和防灾图;简述了地震预测试验的部分新观点及前兆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结果;介绍了地震灾害风险保险研究的新结果。
  • 作者: 赵大鹏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7-20
    摘要: 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模型参数化的改进,三维射线追踪,反演算法,地方震、近震和远震资料的联合使用及层析成像反演中反射波和转换波的加入。然后介绍了新一代层析成像方法在消减带及地...
  • 作者: V.G.Kossobokov L.L.Romashkova 等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1-29
    摘要: 利用MB和MSc算法(即:the Mendocino Scenario),对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最大地震进行了实时中期预测的研究。首先用M8算法进行预测,而后在第二次逼近预测中,以漏报部分地震为...
  • 作者: C.Mendoza 万登堡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0-34
    摘要: 将两步有限断层波形反演法用于1997年7月9日委内瑞拉卡里亚科走滑地震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以期确定主震滑动的分布。首先用一个最大上升时间为20s的狭长断层来分析这次地震。这种线源分析表明...
  • 作者: S.Y.Schwartz 付建华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5-52
    摘要: 最近几年,一些消减带内的俯冲大地震再次破裂了以前巨大地震曾破裂过的板块边界地段引人注目。有关破裂了板块边界同一部位的相继发生的两次大地震的已有地震资料,提供了比较这两次地震的地震矩释放空间分...
  • 作者: J.Battaglia 郭贵安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3-57
    摘要: 报道了距富尔奈斯火山顶8km处的GEOSCOPE台网甚宽频带地震台观测的甚长周期的瞬变过程。我们将地震台观测到的地面速度转换成地倾斜并通过与同一拱顶观测室内Blum型传统摆式倾斜仪记录的数据...
  • 作者: 白玲 竹田顺子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8-67
    摘要: 【正】 引言地震的发生与应力、强度、温度以及断层带物质等的多种状态和条件有关。虽然可以认为剪切型地震是加到断层上的剪应力超过断层摩擦强度时发生的,但是,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发生地震的地下深处的
  • 作者: P.Wu 万登堡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68-72
    摘要: 用球形自引力的粘弹性地球模型计算了北美洲由冰川运动引起的岩石层应力和断层稳定性的空间和时间演变过程。对3个距前冰川边缘不同距离的地点进行了地震活动性突然增强的起始时间、断层失稳模式和不稳定性...
  • 作者: J-H.Wang 姚雪绒待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73-83
    摘要: 主要使用Wells和Coppersmith(1994)汇编的震源参数数据库,研究了地震断层的地震矩M_0、平均位移δ、破裂宽度W和破裂长度L之间的标度关系。结果表明:地震矩M_0与破裂长度L...
  • 作者: W.Peck 郑重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84-86
    摘要: <正> 引言图1给出了由澳大利亚地震研究中心开发的地震准备、报警和响应系统的全部组成部分。该系统包括由地震学家提供的灾害信息(地震的位置、震级和衰减),也包括由用户提供的易损性信息(财产位置...
  • 作者: D.P.Schwartz 李娟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87-88
    摘要: <正> 在过去25年中,地震地质学家和古地震学家们在确定单个古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都短于地震轮回长度(发生一次会释放出某个地区长期累积的平均地震
  • 作者: 吕春来 陈英方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概述了国际减灾十年所取得的地震及其灾害防御的部分知识,重点介绍了地震灾害防御的一些思路和抗震减损方法应用于基础设施的效果,分析了城市社区防震准备的效能,并简述了地震风险投资等问题。
  • 作者: H-C.Nataf 王梅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生物学家已经发展了一种奇妙的方法对人体内的血液流动进行成像。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技术来描绘地球最深部的运动呢?Vidale等(2000)已经多少做到了这点。作者通过测量被地球内核中小的非均匀体反...
  • 作者: Furuya K. Kodama R. Sakai Sato T. 杨国栋 王建荣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1995年神户地震以后,很多泉的流量迅速增加,这可能是由渗透率增加引起的。淡路岛距离神户不远,从1995年到1998年,岛上9个泉的流量变化显示出,增加的流量在两年之内逐渐呈指数衰减。我们用...
  • 作者: D. Shanker M. L. Sharma 康瑞清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根据利用包含最近震例的完整数据文件的方法,对喜马拉雅山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危险性参数进行了最大似然估计。采用的完整地震目录是1900~1990年这个时段的。对喜马拉雅山及其附近6个不同地震带确定...
  • 作者: E. J. Styeit 付建华 贺兰萍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当断层破裂期间剪应力超过通常为流体静压力状态的地壳表层屈服强度时,沿断层深部成核的地震破裂才能传播到地表。例如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对于错位断层的地震活化来说,深部需要超流体静压力。根据围岩和断...
  • 作者: M.D.Zoback 万登堡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在过去25年里,对沿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系的运动速率和长期地震记录的认识已显著提高了。这些认识使得对地震发生概率,尤其是30年周期概率的长期估计成为可能(Working Group ...
  • 作者: J. L. N. Ruff W. Winslow 付建华 贺兰萍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以波辐射发出的能量是了解地震破裂物理学所必需的一个参数,然而计算这种能量是困难的、不确定的。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计算辐射波能量和其他重要地震参数的混合方法。该方法以一种内部一致且客观的方式计算...
  • 作者: J. J. McGuire T. H. Jordan 万登堡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1997年4月28日爱德华王子岛转换断层地震(M_u6.8)的地震图清楚地显示了两类破裂的重叠,一种是正常地震,一种是在低频辐射能量的慢成分。我们将低频谱数据和P波波形数据结合起来,反演满足...
  • 作者: А.К.Сараев В.Е.Прокофьев М.И.Пертель М.М.Харламов П.А.Парфентьев 梁金仓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研究了利用强功率源超低频无线电装置监测地震活动性的前提。这种装置能产生谐波可变超低频电磁场。给出了所利用的АКФ-2型测量仪器的简单特性。分析了在北高加索进行实验的一些结果。证明了在接近装置...
  • 作者: T. Kunugi Y. Fukao M. Ohno 万登堡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1995年,日本中部静冈县伊东市近海震群活动期间,我们观测了距震中约5km远的弱阻尼井蓄水层系的同震和非同震水位变化情况。每次水位变化都由随后为阻尼谐振的有线性趋势成分的静位移构成。这些振荡...
  • 作者: A. Hubert-Ferrari A. Barka E. Jacques S. S. Nalbant B. Meyer R. Armijo P. Tapponnier G. C. P. King 万永革
    发表期刊: 2001年3期
    页码: 
    摘要: 1999年8月17日,在北安纳托利亚断层上伊斯坦布尔以东100 km的伊兹米特市附近发生了7.4级的破坏性大地震。这个1600 km长的板块边界(Barka,1992,1999)以平均为2~...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基本信息

刊名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主编 陈运泰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邮编 100081 电子邮箱 dqyxx@cea-igp.ac.cn
电话 010-687293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评价信息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