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本刊系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协办的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方面的学术刊物。1970年创刊,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2021年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双月刊。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本刊涉及地球物理和行星...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D.Simpson J.Park K.Anderson R.Aster R.Butler T.Lay 吕春来 孙旭丽 杨智娴 邹本良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1-5
    摘要: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北端附近的印度尼西亚消减带于格林尼治时午夜过后的零时58分47秒开始破裂。破裂沿巽他海沟向西北方向扩展了约1200km,到达安达曼群岛,持续了约7分钟。海底...
  • 作者: C.Chapman 杨智娴 陈运泰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6-9
    摘要: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资深会员恰普曼(Chris Chapman)在斯里兰卡亲身经历了这次破坏性的海啸。以下是他刚刚离开这次灾难返回时的报道;脚注是后来加上的。恰普曼是Schlumbe...
  • 作者: O.Gudmundsson S.A.Khan 左玉玲 郑需要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9-12
    摘要: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的震级Mw=9.3(根据Stein和Okal以简正模式振幅修订,http://www.earth.north...
  • 作者: M.Purucker T.Ishihara 左玉玲 郑需要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13-15
    摘要: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地震和海啸地区周边的地磁影象揭示了该地区现时及历史的俯冲概况。准静态远场影象(图1a)清晰地显示出欧亚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挤压边界。沿断层破裂带,磁化地...
  • 作者: A.Piersanti E.Boschi F.Florindo P.D.Michelis 左玉玲 郑需要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15-16
    摘要: 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磁场并不具备稳态特征,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毫秒(微脉动)一直到数百万年(地磁场倒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变化与地球的外核起源有关,...
  • 作者: C.Lomnitz S.Nilsen-Hofseth 左玉玲 郑需要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17-20
    摘要: 了解海啸物理学可以挽救生命,尤其是在大地震的震中附近,因为此处危险性最高而且早期预警也极难奏效。
  • 作者: M.Heame N.R.Gridlay P.Mann 左玉玲 郑需要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21-24
    摘要: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Mw=9.3)夺走了印度洋沿岸7个不同国家沿海地区30万人的生命。此次事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类似的板块边界断层作用引起的传播极远的海啸是否会影响美国约...
  • 作者: E.Hauksson J.Vidale P.Shearer 乔迎春 尹志军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25-27
    摘要: 联邦和州政府机构及大学的科研小组都在加州运行着地震台网。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南加州的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和北加州的加州大学(UC)伯克利分校合作,运行着加州的地震台网。加利...
  • 作者: J.A.Power J.J.Sánchez M.Wyss S.R.McNutt 尹志军 邢秀芬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28-36
    摘要: 对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区直到山顶以下14km深度通过b值测定的地震震级频度分布绘制成二维和三维图。我们采用最大似然法,分析了1991年6月下旬至8月记录的1406次MD≥0.73的定位较好的地...
  • 作者: G.Ekstroem M.Nettles 邢秀芬 陈学忠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37-45
    摘要: 1975年夏威夷卡拉帕纳地震发生在变化无常的基拉韦厄火山南翼之下。对此次地震有不同的解释,如正断层地震、冲断层地震以及山崩。最初的崩塌模式的证据是先前的断层模式不能解释由卡拉帕纳事件产生的勒...
  • 作者: Kalpna S.K.Singh V.K.Gahalaut 张志中 陈学忠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46-50
    摘要: 印度半岛上科依纳—瓦尔纳地区的地震被认为是由水库引发的。但是,通过对可用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持续高发的地震活动还有可能受到断层带的几何形态及其通过应力传递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从地震分布及...
  • 作者: A.Hanyga F.Cavallini F.Mainardi J.M.Carcione 丁志峰 安镇文 张志中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51-58
    摘要: 根据分数阶微分,在时间域应用新的模拟算法求解了Kjartansson的稳恒Q值模型。在应力扩容公式中,代替2阶时间微分,Kjartansson的模型要求2γ阶的微分,这里γ为0<γ<1/2。...
  • 作者: A.Cavaillou A.Chwala C.Emblanch D.Boyer G.Waysand J.Virieux M.Auguste R.Stolz S.Gaffet Y.Guglielmi 王亶文 郑文俊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59-69
    摘要: 自法国核导弹系统基地的地下发射控制室退役后,整个装置已转为跨学科的地下实验室。LSBB是唯一的低噪声地下实验室,最初用于军事目的,位于远离大城市、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的吕贝龙公园。该实验室最深...
  • 作者: D.H.Boteler 尹志军 陈英方 陈长林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70-76
    摘要: 地磁扰动可以破坏传导网络的运行,如电力系统、管线和通讯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地磁感应电流(GIC)通过电力变压器传到地面,干扰变压器的运行,使变压器变热,增加无功功率需求,并产生导致继电器误操...
  • 作者: C.Lithgow-Bertelloni J.H.Guynn 张永庆 陈连旺 谢富仁 许忠淮
    发表期刊: 2005年1期
    页码:  77-88,F003
    摘要: 构造应力场是地质学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因为它是记录岩石层动力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阐述现今岩石层应力状态的起因时,我们利用有关地球岩石层的有限元模型来计算地幔流动、地壳非均匀性、地形等诱发...
  • 作者: J.Gower 吕春来 陈运泰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1-2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报告,卫星测高仪在过去只检测到一次波辐相当小的海洋中的海啸波(Okal et al,1999)。2004年12月海啸显著地改变了这种图象。这次事件是自1970年代开始进行卫星测高...
  • 作者: E.A.Okal S.Stein 万永革 左玉玲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3-4
    摘要: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200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产生的长...
  • 作者: D.Helmberger H.Kanamori S.Ni 万永革 左玉玲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5-6
    摘要: 确定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的高频能量辐射的持续时间约为500s。该持续时间转换的破裂长度约为1200km,是地震之后不久根据体波推测结果的2倍。我们的...
  • 作者: N.C.Hsiao T.C.Shin T.L.Teng W.H.K.Lee Y.B.Tsai Y.M.Wu 尹志军 陈英方译;尹志军校陈英方 陈长林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7-23
    摘要: 报告了台湾省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中央气象局(CWB)开发的地震速报(RRS)和地震早期警报系统(EWS)的最新进展。该系统利用的是自由场强地面运动仪遥测传输的信号。为地震速报之目的...
  • 作者: H.Dragert J.Gomberg K.Larson P.Bodin 王文旭 胡凤英 赵爱华 郭德科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24-27
    摘要: 推断导致地震触发的永久和动态(瞬时)应力变化常比地震本身释放的应力数量级小,这意味着触发发生在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断层上(Hill et al,1993;Gomberg et al,2000;...
  • 作者: 乎松良浩 佐藤隆司 古本宗充 魏东平 龙海云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28-35
    摘要: 通过重复爆破方法,得到了关于日本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观测信号,进而给出了其P波速度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地壳岩石对地壳中应力变化的三个基本过程:潮汐变化、构造应力积累及与大震相联系的应力变...
  • 作者: Huai-ZhongYu KeyinPeng MinLi QiLi S.Elizarov V.Kukshenko Xiang-ChuYin Zhao-YongXu ZhishenWU 尹祥础 张晖辉 颜玉定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36-43
    摘要: 为了验证大地震发生前或者非均匀脆性介质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等前兆现象,本文进行了三轴应力(压缩)条件下大尺度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实验采用4组岩石试件,并且分为单调加载和循环加...
  • 作者: F.A.Dahlen G.Nolet Y.Zhou 赵爱华 郑文俊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44-51
    摘要: 由于地球的衰减作用,远震P波以频率较低(<1Hz)的信号为主;因此,通常假定接收点的场地效应与频率无关。我们对由地表沉积层引起的场地振幅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震与频率相关的场地效应可能是...
  • 作者: T.Iidaka 丁志峰 张弘 高武平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52-58
    摘要: 尝试用剪切波分裂分析的方法探测地壳内部的线性构造。从地震图上可以看出日本西南部地区存在一些线性构造。在该地区没有发现明显的活断层能证明这些线性构造的存在。我们用两种后续震相,即PpPms和P...
  • 作者: A.M.Freed R.Bürgmann 万永革 吴建平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59-63
    摘要: 地球对大地震的响应研究可以看作大的岩石变形试验,其中突然的应力变化在下地壳和上地幔产生粘性流动使得地表产生可观测到的震后变形(Nur and Mavko,1974).实验室中的试验表明,热的...
  • 作者: D.H.Boteler 尹志军 陈英方 陈长林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64-73
    摘要: 地磁对地面电力系统影响的观测已有150年的历史了(见图1;也见.Boteler,2001a)。图1表示的事件只是那些能够与特定地磁扰动有关的事件,而由累积效应造成的某些电力中断或许从来就没有...
  • 作者: C.Lithgow-BertelloniJ J.H.Guynn 张永庆 许忠淮 谢富仁 陈连旺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74-83
    摘要: SLB模型在应力状态和方向上以很长波长(约2°)尺度的变化为特征(见图10:SLBH;图11:SLBDT;图12:SLB=SLBH+SLBDT)。例如,几乎北美的所有地区都显示出走滑类型的应...
  • 作者: C.Marone 乔迎春 尹志军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84-85
    摘要: 发震构造断层的动力学现今仍旧令人琢磨不透。但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作出以下推理:当高速滑动时,断层接触面的摩擦力有可能突然降低。
  • 作者: M.Tuttle P.A.Rydelek 乔迎春 尹志军
    发表期刊: 2005年2期
    页码:  86-88
    摘要: 2001年1月在布季发生的矩震级7.7的地震是印度有历史记载的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尽管其断层面没有使地表破裂,但此次地震在约15000km^2范围内造成了地面破坏,包括形成喷沙坑、沙层裂缝...
  • 作者: J.Pujol P.Rydelek 周公威 黄佩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1-6
    摘要: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速度作为确定系统成功水平关键因素的实时地震预警系统中,快速对具有潜在毁坏性大地震的定位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的、仅采用台阵中两个最先到...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基本信息

刊名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主编 陈运泰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邮编 100081 电子邮箱 dqyxx@cea-igp.ac.cn
电话 010-687293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评价信息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