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本刊系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协办的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方面的学术刊物。1970年创刊,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2021年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双月刊。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本刊涉及地球物理和行星...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P. Shearer R.Burgmann 吕春来(校) 赵雯佳(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1-23
    摘要: 发生于2004年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地震,因其规模巨大,并且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而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者通过分析大量高质量的地震、大地测量和地质数据,提出很多构造模型,以进一步了解这次地震的破...
  • 作者: R.A.Kerr 何钧(校) 吕春来(复校) 康瑞清(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4-28
    摘要: 由于地震预测失败,地震学家试图进行更加模糊的预报,日本的巨大地震不过是再一次提醒这种方法存在缺陷。
  • 作者: K.Heki 吕春来(校) 李晶(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29-31
    摘要: 2011年3月11日东部近海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大海啸警报”的发布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类似的警报在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部(马乌莱)地震发生后也发布过。更好地了解此类地震是如何发展...
  • 作者: CHEN Jianping DONG Qingji LI Jianfeng QIN Xuwen 孙岩(译) 李剑峰(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32-42
    摘要: 采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汶川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主要构造带的分布性状,以及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大型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在上...
  • 作者: C.Kyriakopoulos E.Trasatti M.Chini 吕春来(校) 李守勇(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43-49
    摘要: 断层滑动分布通常是通过假设当地地壳是弹性、均匀、各向同性的半空间由大地测量数据恢复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空间密集的大地测量数据(如,DInSAR图像)同震形变突出的复杂图案,需要新的模拟工具...
  • 作者: Alejandro Quintela-del-Rio Mario Francisco-Fernandez Ruben Fernandez Casal 吕春来(复校) 朱大庆(校) 马铭志(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50-65
    摘要: 描述了应用非参数局部线性回归对震级平均趋势空间结构的研究。如果推测特定区域的地震数据集有空间相关,则需要使用修正版本的广义交叉验证方法计算光滑参数,以获得平均震级估计量。这种方法允许我们将空...
  • 作者: B.R.Julian J.R.Evans 吕春来(校) 袁志祥(译)
    发表期刊: 2012年1期
    页码:  66-84
    摘要: 假想的地幔热地幔柱预期地震波速低,因而可支持类似于断层带地震导波、光纤波和海洋声音固定和测距通道声波的弹性导波传播。地幔柱导波在波导中对几何复杂性并不敏感,其频散会使其在地震记录中与众不同并...
  • 作者: 吕春来(校) 李乐 苏金蓉 钮凤林 陈棋福(译)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1-17
    摘要: 使用断层附近两个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重复地震数据研究了发生2008年汶川M7.9灾难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滑动速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识别出波形高度相似的231组相似地震对和224组多重...
  • 作者: D.K. Keefer E. L. Harp H. Yagi H.P. Sato 吕春来(校) 许冲(译)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18-32
    摘要: 详细精确的滑坡编日是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理想的编目要满足如下条件:覆盖整个地震影响区;应包含所有可调查到的滑坡,滑坡的最小长度应小至1~5m左右;编目中的滑坡位置也必须...
  • 作者: E. Kozlovskaya G. Karatayev J. Yliniemi M. Grad T. Janik 吕春来(复校) 薛彬(译) 阮爱国(校)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33-48
    摘要: 传统的折射与广角反射地震和重力数据的联合解译是基于大量地壳岩石弹性性质实验室研究证实的地震P波速度和密度之间众所周知的相关性。与这一方法相矛盾的一个问题是富含钙长石的岩石具较高的P波速度,而...
  • 作者: J. J. Bommer M. Papaspiliou W. Price 崔秋文(校) 梁铁锚(译)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49-61
    摘要: 英国核电站的抗震设计所针对的地震活动通常是以一个预测方程估算出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值的谱形状为依据。频谱与峰值地面加速度预测方程都是1980年代推导出的。然而与该领域的科学发展水平相比...
  • 作者: H. Kawakami H. Mogi S. Okamura S. S. Man 侯春林(校) 吕春来(复校) 胡勐乾(译)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2-76
    摘要: 2007年新漏县中越近海地震期间柏崎刈羽核电站遭受到极强的震动。该核电站周围密集的地震检波器阵观测到的加速度记录目前已对公众开放,将会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基于在主震及前震、余震中观测到的垂直阵...
  • 作者: D. K. Smith E. M. Klein H. Schouten L. G. J. Montesi Wenlu Zhu 吕春来(复校) 陈升(译) 陶春辉(校)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7-83
    摘要: 加拉帕戈斯三联点是由科科斯板块、纳斯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加拉帕戈斯微板块处汇聚形成的脊-脊-脊型三向连接构造。在科科斯-纳斯卡裂谷的大部分内斜坡以北区域,长约250km、宽约50km的西北-...
  • 作者: D. Hurtmans L. Clarisse P.-F. Coheur Y. R'Honi 孙玉涛(译) 崔月菊(校) 杜建国(校)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4-88
    摘要: 热红外天底探测仪是观测诸如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大气组分总柱含量或垂直剖面的理想仪器。低于5cm^-1光谱分辨率的高分辨率探测仪能够分辨痕量气体细微的光谱特征。在第一台高光谱探测仪IRIS出...
  • 作者: E.Kiser M.Ishii 何钧(校) 吕春来(复校) 康瑞清(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1-7
    摘要: 2010年2月27日智利Mw8.8地震的多频率反投影结果揭示出此次地震是由具有不同滑动特征的子事件组成的。震中以南的子事件以低频(0.05~0.1Hz)释放能量,意味着滑动缓慢,且破裂速度约...
  • 作者: A.R.Hutko C.J.Ammon H.Kanamori K.F.Cheung T.Lay Y.Yamazaki 吕春来(校) 王蕤(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8-21
    摘要: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中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
  • 作者: D.Higaki G.Satoh H.Yagi J.Umemura N.Chiba S.Doshida T.Miyagi 吕春来(校) 许冲(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2-28
    摘要: 2011年3月11日,一次Mw9.0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的太平洋沿岸,随后沿着500kin长的海岸线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海啸。此后,在2011年4月11日发生了一次M7.0内陆余震,这次余震造...
  • 作者: C.G.Lai E.Zuccolo F.Bozzoni J.Latchman L.Lynch L.Scandella M.Corigliano R.Robertson W.Salazar 杨国栋(译) 袁道阳(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9-58
    摘要: 完成了北边包括背凤群岛(从安圭拉到多米尼加)和南边包括向风群岛(从马提尼克到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东加勒比地区(10°N~19°N,59°w~64°w)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 作者: C.Rommevaux-Jestin D.Sauter F.Lefebvre L.M.Parson P.Patriat V.Mendel 张骥潇(译) 赵明辉(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59-80
    摘要: 综合利用洋脊轴部的深拖侧扫声纳资料和轴外的水深数据,研究了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洋脊处洋壳增生过程的瞬时变化。在洋脊各段的侧扫声纳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轴部火山洋脊的长度与高度的差异,及这些火山建...
  • 作者: D. Wang J. Mori 吕春来(校) 张岩(译) 许忠淮(复校)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1-9
    摘要: 通过对近场以及远震数据的分析,估算了2010年中国青海地震(MW6.9)的破裂速度。破裂起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YUS台站实测近场地震图的比较显示出约为5.0km/s的快速超剪切破裂传播。根据使...
  • 作者: F. Benjamin Zhan Jiangcun Zhou Weifeng Liang Yiqing Zhu Yunma Xu 刘芳(译) 祝意青(校)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10-20
    摘要: 大地震会产生地面重力变化在50年前已被公认,中国开展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已有30多年。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重力研究人员2006年发现,在中国的南北地震带存在明显的重力变化,认为20...
  • 作者: C.L.Peterson D.H.Christensen S.R.McNutt 吕春来(校) 宋军(译) 王大宏(译) 薛娜(译)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21-29
    摘要: 在阿留申岛弧观测到了一些非火山颤动。在数座火山上的大跨区的地震台网也监测到颤动状的事件,因此不可能与任何一座火山体有关。虽然目前还不能给这些颤动定位,但我们根据多个台网的反射时差和振幅给出了...
  • 作者: Changjiang Wu H.Nakamura M.Kachi P.A.Rydelek S.Horiuchi S.Yamamoto Y.Horiuchi 吕春来(校) 王蕤(译)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30-36
    摘要: 日本气象厅(JMA)已开始推出一项地震早期预警(EEW)的实际服务,预计在不久的未来,将非常密集地布设安装信号接收装置。地震早期预警的接收/预警装置配有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 作者: C.B.Park Gang Tian Jianghai Xia R.D.Miller 吕春来(校) 尹晓菲(译)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37-46
    摘要: 反演高频率(≥2Hz)的瑞雷波的相速度可得到分层地球模型从地表到地下30m以内的剪切(S)波速度。如果已知S波速度VS、压缩(P)波速度VP和瑞雷波速度,通过反演瑞雷波衰减系数就可以获得分层...
  • 作者: C.Thomas P.M.Shearer P.S.Earle S.Rost 吕春来(复校) 曲保安(校) 林秀娜(译)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47-61
    摘要: 在震后2300~2450s的时间内,于震中距30°~50°之间发现了以前从未报道过的1Hz散射波。这些散射波可能是在上地幔和地壳发生的PKPbc到PKPbc的反方位角散射而产生的,为绘制地幔...
  • 作者: U.Kamp B.J.Growley G.A.Khattak L.A.Owen 许冲(译) 吕春来(校)
    发表期刊: 2012年4期
    页码:  62-76,F0003
    摘要: 2005年10月8日发生的MW7.6克什米尔地震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北部触发了数千个滑坡。这些滑坡密集分布于6个地貌—地质—人类活动环境区内。基于ASTER卫星影像和GIS技术,...
  • 作者: K.Goda 吕春来(校) 姚菲菲(译) 赵大千(译) 陈尚尉(译)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1-11
    摘要: 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的空间相关模型是将目前概率地震灾害分析和危险性分析从单一地点扩展到多个地点的关键分量,并便于在包括空间分布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地震损失评估及震动图插值等工作中广泛应用。尚未...
  • 作者: A.Singh C.Singh M.Shekar R.K.Chadha 吕春来(复校) 张尧(译) 徐沁(校)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12-19
    摘要: 利用可靠的双台站法研究了喜马拉雅一青藏大陆岩石层造山(Hi—CLIMB)项目西藏剖面的地壳Lg波的Q值。使用沿800km长的密间距的地震剖面记录的4次M≥5.5地震提取Lg波波谱。从2369...
  • 作者: A.M.Dziewonski G.Ekstrom M.Nettles 吕春来(校) 赵仲和(译)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20-30
    摘要: 给出了反映7年(2004-2010)间全球地震活动性的地震矩张量。这些结果是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计划的产品。该计划维护并扩展了自1976年地震开始的全球地震矩张量目录。自2004年的地...
  • 作者: J.Chung J.D.Rogers 吕春来(校) 杨国栋(译) 袁道阳(译)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1-43
    摘要: 区域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土类图已成为地震场地表征和危险性研究的重要输入参数。圣路易斯地区广大范围的浅层剪切波速(VS30,土壤上部30m的平均剪切波速)测量产生了实际场点值和用于确...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基本信息

刊名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主编 陈运泰
曾用名 世界地震译丛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2096-8957 CN 10-1702/P
邮编 100081 电子邮箱 dqyxx@cea-igp.ac.cn
电话 010-687293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评价信息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