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CA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0.7555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 地质构造学、岩石矿物学、水文与工程地质、沉积学、数学地质、同位素地质、地热等方面的论文经验介绍等。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除SCI外被国外的主要期刊检索机构检索 
ISSN:
0563-5020
CN:
11-1937/P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9825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新社 王涛 郑亚东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9
    摘要: 塑性力学的滑移线理论、Watterson零伸长度理论和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均获得共轭变形带的夹角为109.4°.该值与黄金规则相容,然而,滑移线理论的预测值面对伸长方向,与实际不符.零伸长度理论...
  • 作者: 张国伟 郭安林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0-15
    摘要: 流变学构造研究已成为21世纪固体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构造地质学作为固体地球科学各个分支领域的带动学科,需要以流变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武装自身,以便从根本上和真正意义上开展大陆地质和大陆动力学的...
  • 作者: 张波 张进江 郭磊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6-30
    摘要: 雅拉香波穹隆构造位于北喜马拉雅穹隆带,由上、下两个拆离断层分割成3个构造层.下拆离断层以韧性变形为主,其下的糜棱状片麻岩和花岗岩体形成穹隆核部即下构造层;上拆离断层以脆性变形为主,其上为低级...
  • 作者: 张元元 朱艾斓 李一泉 罗良 胡潜伟 贾东 贾秋鹏 陈竹新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31-44
    摘要: 龙门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现今地貌和构造活动表现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晚新生代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认识多数是从"山"的角度得出的,我们尝试从"盆"这一...
  • 作者: 童亨茂 郑磊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5-57
    摘要: 针对古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中建立"古构造模型"和"约束条件"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富台潜山为例,阐述了如何用三维地震资料来解决古构造应...
  • 作者: 张宝红 邱泽华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58-69
    摘要: 地壳中存在大规模的虚空区.几乎所有破坏性的大地震都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下沉,正是因为虚空区的存在才使这种下沉成为可能;震碛岩的C单元则是这种地面沉陷现象的地质记录.虚空区的基本特点是其内部的实...
  • 作者: 刘国生 宋传中 朱光 王勇生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70-83
    摘要: 构造差应力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附加静水压力在地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大别山东端郯庐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的构造差应力测量和同构造新生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断...
  • 作者: 何光玉 刘永昌 岳焕忠 李建立 陈建军 韩永科 马国富 魏军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4-90
    摘要: 在地表地质调查并结合钻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对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阿尔金断裂经阿克塞至肃北向北东东方向延伸,既没有止于玉门市西北的宽...
  • 作者: 洪大卫 王新社 王晓霞 王涛 郑亚东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91-113
    摘要: 花岗岩可以视为一种很好的构造标志体,犹如褶皱、断裂一样.从花岗岩浆的形成、融体分离、岩浆上升到岩体定位以及变形改造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构造动力学信息.研究花岗岩浆上升、迁移和定位可以探讨构...
  • 作者: 侯泉林 刘庆 张宏远 李俊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14-123
    摘要: 大别山的主要剪切带晚中生代时发生伸展拆离,整个构造体系以北大别变质杂岩为核心分为北部伸展构造体系和南部伸展构造体系.北部伸展体系中的晓天-磨子潭剪切带向北北东拆离;南部伸展体系中,水吼-五河...
  • 作者: 刘金英 夏斌 徐秀梅 王喜臣 王琳 王训练 邓军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24-133
    摘要: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加里东期的火山岛弧密切相关,并因海西期的岩浆活动进一步富集成超大型铜矿,在燕山运动时遭受改造.燕山期变形可分为两期,早期为陆内造山带发育及坍塌,构造线方向北东东,...
  • 作者: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刘永江 巩庆林 李伟民 葛肖虹 袁四化 陈元忠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34-146
    摘要: 对阿尔金山断裂带内变形的中生代剪切带中眼球状片麻岩、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和新生代剪切带中强变形绿片岩系列样品中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法定年,获得了164.3~178.4 Ma和...
  • 作者: 于德顺 吴河勇 朱德丰 林春华 陈均亮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47-159
    摘要: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为3大构造层:兴安岭群上段、铜钵...
  • 作者: 吴根耀 梁兴 陈焕疆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60-175
    摘要: 郯(城-)庐(江)断裂带由前白垩纪的3条重要的边界断裂连接而成:古郯庐断裂曾是连接秦岭-大别洋与苏鲁洋的转换断层,辽渤断裂是华北克拉通与胶辽克拉通之间的分界,敦化-密山断裂则是西伯利亚次大陆...
  • 作者: 徐受民 李尚林 莫宣学 赵海滨 马伯永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76-188
    摘要: 新开岭变质核杂岩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由断层下盘的变质核、拆离断层和上盘滑脱-冲断系所构成,地貌上呈长垣型的隆起带,变质核内面理外倾,盖层中褶皱轴向呈环形展布.本文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讨论...
  • 作者: 卢庆治 胡圣标 郭彤楼 马永生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89-198
    摘要: 根据鄂西-渝东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可达68~78 mW/m2,地表热流),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侏罗纪末期古热流平均为...
  • 作者: 刘德良 吴小奇 李振生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99-208
    摘要: 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速率法、扩散速率法和应变速率法3种.最近的研究表明,对同一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法和有限应变测量法所得构造形成...
  • 作者: 付广 付晓飞 吕延防 孟庆芬 杨勉 王朋岩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209-222
    摘要: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倾缓的单斜,自东而西可划分为两个带:泰康-富裕缓坡构造带和泰来-甘南超覆带,自下而上的沉积分为断陷构造层、坳陷构造层和反转构造层,3个构造层的原地烃源岩均不能大量生烃.坳陷...
  • 作者: 刘如琦 崔武军 戴立军 杨秀峰 王铁军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223-233
    摘要: 丹东韧性剪切带的实例表明:韧性剪切带的持续变形包含了共轴与非共轴两种应变线路或状态,由于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变形分域现象,形成平面的变形岩石分区.持续变形过程中,又存在应变线路的转换和叠加....
  • 作者: 傅国友 宋岩 柳少波 洪峰 秦胜飞 赵孟军 达江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234-252
    摘要: 新生代挤压盆地是我国中-西部的重要油气勘探领域.根据挤压盆地的发育部位、盆地基底、充填层序、构造叠加和盆山耦合形式等条件,本文在我国中-西部识别出准(噶尔)西北缘型、四川盆地西缘型、柴(达木...
  • 作者: 何芬贤 卢玉红 张秋茶 汪海 胡文革 钱玲 黄龙藏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253-266
    摘要: 塔里木西南喀什凹陷的克拉托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原油的溶解气或者湿气,甲烷含量为74.59%~85.58%,克4井和克30井天然气则为较干的湿气.克拉托天然气的δ13C1值为-41.2‰~-40....
  • 作者: 张家声 李燕 黄雄南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267-302
    摘要: 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和分辨率大于120 km的长波航磁异常特征表明:塔南-华北-朝鲜北部(狼林地块)具有类似的太古宙结晶基底,它们可能曾经是太古宙统一克拉通的组成部分.20~120 km分辨率...
  • 作者: 张金亮 张鑫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03-318
    摘要: 基于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四段砂岩的某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地区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部分砂岩为...
  • 作者: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18,387
    摘要:
  • 作者: 刘震 张以明 杨德相 赵贤正 郝琦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19-334
    摘要: 二连盆地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主要包括构造带类型、同沉积断层、沉积体系域、坡折带类型和沉积相类型.不同构造带类型发育不同沉积体系的砂体,同一构造带不同类型构造上发育的砂体类型也不同....
  • 作者: 张进江 李理 王先美 钟大赉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35-352
    摘要: 郯庐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地区,寒武系/太古宇不整合面改造成为构造滑脱面,滑脱面上发育碎裂岩和动力变质岩.滑脱面上盘的寒武系底部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褶皱和破碎带发育;滑脱面之下的太古宇构造变形以劈...
  • 作者: 孙希勇 李宏涛 罗晓容 蔡春芳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53-361
    摘要: 基于显微薄片观察、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的物源和铀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砂岩样品含有多种的变质岩岩屑应来自盆地北部的变质岩,那里的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
  • 作者: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ély 侯明金 朱光 王永敏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62-381
    摘要: 依据区域构造层次划分,采用构造筛分法,层层深入,层层筛分,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地层/岩层内的断裂活动的同期及叠加的应力场特征.综合所有的同期应力场特征及辅以叠加的应力场特征来验证,从而确定...
  • 作者: 向必伟 宋传中 牛漫兰 王道轩 谢成龙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82-387
    摘要: 安徽肥东龙山和山东沂水道托火山岩的K-Ar全岩年龄分别为119.2±2.3 Ma和114.8±1.0 Ma,明显晚于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时间(143.3±1.3 Ma),与断裂带内张八岭隆起北...
  • 作者: 夏斌 张玉泉 林清茶
    刊名: 地质科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388-394
    摘要: 本文对中国西部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通天桥火山岩、阿鲁克库勒的9号和10号次火山岩获得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69.2 Ma、1.00 Ma和O.37 Ma,邦达错橄榄玄武岩的K-Ar年...

地质科学基本信息

刊名 地质科学 主编 钟大赉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0563-5020 CN 11-1937/P
邮编 100029 电子邮箱 dzkx@mail.igcas.ac.cn
电话 010-82998115 网址
地址 北京9825信箱

地质科学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2. 除SCI外被国外的主要期刊检索机构检索

地质科学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