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地质力学学报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0.8711
本刊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主要报导地质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包括壳、幔结构演化与构造带的成生发展、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特别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石油能源地质和第四纪地质新构造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ISSN:
1006-6616
CN:
11-3672/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1
地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姜景捷 彭华 彭立国 马秀敏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14
    摘要: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9.0...
  • 作者: 姜景捷 彭华 李振 马秀敏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5-26
    摘要: 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1钻孔高精度相对温度梯度测量确定汶川地震断层为例,探讨了地震断裂带断层摩擦残余热温度测量方法.利用WFSD-1钻孔相对温度梯度温度测量取得的科学数据进行...
  • 作者: 姜景捷 彭华 彭立国 马秀敏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7-40
    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监测地震的发展趋势,探讨大范围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时布设临时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台网由11个数字地震台组成,遍布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缘和南西端.为了分...
  • 作者: 李述靖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1-54,78
    摘要: 每次地震都是一次岩石圈表层的构造变形与位移,一组时空相近而有成生联系的地震,代表着某种方式与方向的地壳运动,即每次地震均可视为一次“地震-构造事件”.应用遥感构造解析方法,将地震视为“地震-...
  • 作者: 王敏沛 葛肖虹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55-63
    摘要: 对青海省玉树结古镇Ms 7.1级强震的成因及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灾后重建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大地构造背景看,玉树和汶川地震均由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嵌入、引起高原壳-幔物质向东蠕散诱发.正是巴颜...
  • 作者: 孙文鹏 徐道一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64-73
    摘要: 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
  • 作者: 李方全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74-78
    摘要: 李四光教授关于地震地质工作中地震预报方面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主要包括:地应力变化与地震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带中也存在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岛”理论);地震地质调查是地震预报的基础;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 作者: 杨欣德 鄢犀利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79-90
    摘要: 建立了测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地层格架,恢复了盆地充填序列和大地构造背景,系统总结了盆地基本层序类型,分析了盆地沉积旋回和海平面变化规律;新发现深水风暴岩沉积;取得了较老的锆石年龄数据,认为巴...
  • 作者: 曹殿华 李以科 王安建 王志军 黄玉凤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91-102
    摘要: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和显微镜下观察,对云南兰坪盆地东北部维西-乔后断裂带上三叠统石钟山组(T3s)中产出的铅锌矿床成因进行厘定.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内存在大量典型的同生沉积矿床标志,如:纹层...
  • 作者: 关友义 姚培毅 王永 赵志丽 迟振卿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03-110
    摘要: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辉腾锡勒湖泊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5390 a以来气候总体上由温湿转变为冷干,具体可以分为5个阶...
  • 作者: 刘和甫 周新桂 张林炎 李会军 王宗秀 鄢犀利 马立成 黄臣军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11-120
    摘要: 20世纪我国油气勘探在中、新生代陆相裂谷及前陆盆地中获得油气主要储量,21世纪我国远景储量增长将向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海相碳酸盐岩转移,塔河大油田、苏里格大气田、普光大气田等大型油气田的发现,预...
  • 作者: 周新桂 张林炎 李会军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21-131
    摘要: 2001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勘探事业发展迅速,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大气田发现速度加快.大气田主要分布在六大气区:鄂尔多斯气区、四川气区、塔里木气区、柴达木气区、松辽气区、珠江口气区.总结了大气田烃...
  • 作者: 乔子江 孙东生 孙宝珊 王红才 王薇 王连捷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32-143
    摘要: 论述了地应力驱动油气运移的机理,给出了地应力作用下孔隙地层中流体移动的本构方程和渗流方程.作为实例,模拟计算了胜利油田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的地应力场和运移势场.结果表明,该背斜带已有的油藏分布...
  • 作者: 刘和甫 孟庆伟 张林炎 范昆 黄臣军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44-157
    摘要: 现有资料表明,构造演化、原型盆地叠合改造过程是冀中坳陷深层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和主控因素;有效烃源岩和油气保存条件是评价和预测不同类型油气成藏区带的两个关键因素;“古生界自生自储型”与“新生古...
  • 作者: 康志宏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58-174
    摘要: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面积13×104km2.目前已发现30多个油气田,经多年研究认为该盆地具有前南华系结晶变质基底,在纬向、西域系和NE向构造体系控制下,发育广泛的古生代沉积.其特征:南...
  • 作者: 周鑫 杨石岭 肖国桥 葛俊逸 许晨曦 赵淑君 郝青振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75-184
    摘要: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东亚季风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而东亚季风演化规律的研究能够为未来的预测提供重要基础.黄土-古土壤序列几乎连续地记录了古东亚季风变化的信息,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东南部的荥阳、偃...
  • 作者: 杨达源 胥勤勉 葛兆帅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85-199
    摘要: 通过对金沙江雅砻江河口-金坪子段的地貌、沉积和年代学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貌和新生代沉积,初步认为该区域河流发育经历了4个阶段:高原面解体河流发育期(7 ~4.2Ma)、高原湖泊和盆地形成期(4...
  • 作者: 潘一山 王学滨 王玮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200-210
    摘要: 利用基于运动方程求解的FLAC程序模拟了不同弹性模量时圆形巷道的应变局部化过程.在计算中,采用了“先加载,后挖洞“方式.模拟结果表明,在弹性模量中等或较小的条件下,由于开挖卸荷而产生的围岩向...
  • 作者: 商岳男 岳来群 康永尚 马素敏 魏彦志 齐雪峰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11-222
    摘要: 东亚大陆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巨型前寒武纪克拉通为主体而形成的单一大陆,而是由一些小板块和众多微陆块及其间的褶皱带或造山带组合、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大陆.在前人分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东亚地区作...
  • 作者: 刘源 施炜 杜建军 田蜜 马寅生 龚明权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23-231
    摘要: 综合罗布泊盆地新构造研究相关成果,运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采用两种模型,对罗布泊盆地新构造活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直观展示盆地的应力状态与位移特征,再现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序列,查明运动学特征....
  • 作者: 徐胜利 王洁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32-242
    摘要: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一带的原星星峡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在该区进行的1∶50000区调工作中,通过详细的地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并参考了相关变质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后认...
  • 作者: 刘礼洁 姜勇彪 朱志军 郭福生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43-248,261
    摘要: 兰坪盆地为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带,其中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系发育,很好地记录了该区的区域构造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资料整理,在兰坪金顶地区选择一条北西—南东向地质...
  • 作者: 姜景捷 彭华 马秀敏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49-261
    摘要: 岩心差应变分析法是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WFSD)项目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高压容器对取之于钻孔不同深度的实验样品施加围压,观察先前由于失去地层应力而膨胀产生的裂纹重新闭合,并...
  • 作者: 侯贵廷 张庆莲 李乐 潘文庆 琚岩 肖芳锋 舒武林 鞠玮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62-273
    摘要: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3期:晚古生代二叠纪末、中生代三叠纪—古近纪和新生代新近纪以来.通过对巴楚地区岩墙、节理、擦痕、褶皱...
  • 作者: 张明洋 杨欣德 谢乘飞 郝彬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74-285
    摘要: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隆起上,熔岩主要有流纹岩、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SiO2含量50.74% ~ 58.82%,Al2O3含...
  • 作者: 刘昊 刘贵权 李勇锋 杨欣德 郝彬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86-294
    摘要: 通过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与国内外各类型花岗岩资料的对比和判别,认为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以I型为主,少数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高钾和富碱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Ba、...
  • 作者: 张娟 杨欣德 郝彬 郭伟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3期
    页码:  295-302
    摘要: 内蒙古赤峰北部下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碎屑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隆起.碎屑沉积岩主要以杂砂岩为主,源区岩石没有经过充分的搬运、分选,成熟度比较低.常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轻重稀...
  • 作者: 冯建伟 刘美利 戴俊生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4期
    页码:  303-311
    摘要: 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普遍发育裂缝,裂缝不仅是重要的流体渗流通道,而且在油井周围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油井的生产能力.目前裂缝定量化预测方面存在的焦点问题是:缺乏一个有效而合理的力学模型,裂缝渗透性...
  • 作者: 王明阳 童亨茂 赵丹 郝化武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4期
    页码:  312-321
    摘要: 在分析“导致变形带内先存面理或层理发生转动的最大有效力矩与先存面理或层理方向有关”的基础上,对最大有效力矩准则(Meff=0.5(σ1-σ3)Lsin2αsinα)进行理论上的拓展,提出了可...
  • 作者: 林宗满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11年4期
    页码:  322-337
    摘要: 郯城—庐江断裂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构造带,贯穿中国东部大陆,向南延伸入南海,向北抵达俄罗斯境内.郯城—庐江断裂成生于早白垩世晚期,是一条巨型压扭性断裂带.研究认为,郯城—庐江断裂不存...

地质力学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地质力学学报 主编 龙长兴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6-6616 CN 11-3672/P
邮编 100081 电子邮箱 dzlxdzlx@163.com
电话 010-68422368 网址 http://journal.geomech.ac.cn
地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地质力学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