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3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74

佛教文化

Buddhist Culture

佛教学术刊物。主要内容是交流佛学要研究成果。
主办单位:
中国佛教协会
ISSN:
1004-2881
CN:
11-2619/B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31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27号
出版文献量(篇)
23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7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林仁寅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46-51
    摘要: 慧可一直被中国禅宗尊奉为二祖,在北周武帝灭佛时,他曾艰难南遁,卓锡南陈太湖左县司空山(今属安徽省岳西县),传衣授法于三祖僧璨.然而这一史实,受到近现代一些学者质疑甚至否定.
  • 作者: 汪同元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52-62
    摘要: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佛学史家一般将禅宗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以五祖弘忍为分界点,此前为预备阶段,其后为发展阶段.如此划分,笔者认为过于笼统,也欠确切,客观上低估甚至抹煞了五祖弘忍之前...
  • 作者: 远尘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63-65
    摘要: 灵岩山位于苏州城西西南方十五公里木渎古镇,因为以前其山多石,犹如灵芝状,故山名灵岩.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在灵岩山建馆娃宫与越国美女西施在此寻欢作乐.
  • 作者: 牛延锋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66-69
    摘要: 皎然(720~798),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人,自称是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是唐代活动于大历至贞元年间的著名诗僧.早年即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
  • 作者: 永信法师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70-78
    摘要: 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6),地处中国中原腹地,交通发达,与都城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 作者: 马榕君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80-83
    摘要: 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论述艺术处较多,不能一一列举,本文在此选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会第十九卷<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觉林菩萨偈>为研究重点.
  • 作者: 立道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84-95
    摘要: 第九种腕饰亦即手镯 "我们是卖手镯的小贩,带着些金光铮亮的饰品,来到庙宇的集市;手镯的光芒如同彩虹,温暖的色泽有如生命;集市上的姑娘和妇人,眼睛里映射出羡艳的目光……"这是那位有名的泰米尔...
  • 作者: 元无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96-103
    摘要: 开元寺位于扬州江都市东郊大桥镇境内,南濒长江,西接淮水,东临泰州,北枕运河. 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年(714),时称广陵开元寺.寺名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本邑人士李邕题写,笔力道劲舒展.
  • 作者: 海澄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04
    摘要: 京西北有山名凤凰岭,斧劈刀削,雄奇险峻,如古人画意.山脚有座寺,名龙泉寺,寺中有一龙--当今中国佛教权高第二人学诚法师在此.寺名龙泉,果有一泉,甘冽异常.龙泉之下,有一凤泉,其味更佳.
  • 作者: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05
    摘要:
  • 作者: 李立祥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06-107
    摘要: 闷热的夏月,我时常到池塘观赏莲花,那花亭亭玉立,那叶翻着翠盖,一切都充溢着生机,充溢着宁静清婉的氛围.于是我时常画一些小幅的水墨莲花自赏.
  • 作者: 王迎新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08-109
    摘要: 夏末,结伴从昆明出发至安宁洛阳山法华寺一游. 古寺依山而建,庙宇在文革中破坏严重,现正在重修中.听说因地处偏僻,施主多为附近桃花村的村民.
  • 作者: 黄夏年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10-111
    摘要: 古代印度的乾陀罗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和与之相连的阿富汗东部地区.塔克西拉河谷地区在白沙瓦的西面,在宗教与文化形态上,属于乾陀罗佛教与文化的影响地区之一.
  • 作者: 周琼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12-118
    摘要: 建筑常被人誉为是凝固的音乐,它流淌着民族的心声,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罗丹说过:"我们整个法兰西就包含在(哥特式)大教堂里."可见,建筑与该民族的宗教观念、经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和生态环...
  • 作者: 觉嘎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19-127
    摘要: 藏族原始信仰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因此有了图腾崇拜、动物崇拜、山神崇拜等自然崇拜和"煨桑烟祭"等祭祀习俗.本教兴起之后,一方面把过去的信仰纳入到自己的观念系统,同时又提出了作为本教哲学思...
  • 作者: 王惕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4期
    页码:  128-封3
    摘要: 少壮出家研读诸经涉猎汉藏参善知 康定跑马菩提道次追随宗喀正当时 甘丹札噶深入因明弥勒弘著庄严论 取道拉萨亲近喇嘛安东格西善教施
  • 作者: 凌海成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1
    摘要: 今天,10月4日--世界爱护动物日,动物属众生,众生平等.那就说说放生吧. 放生是善事. 放生于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佛教慈悲精神的弘扬都有好处.
  • 作者: 桑吉扎西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4-12
    摘要: 2006月29日至7月3日,应香港佛教联合会的邀请,以一诚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出席香港佛教联合会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
  • 作者: 可潜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13-19
    摘要: 2007年8月26日至31日,应斯里兰卡佛牙寺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为团长、祜巴龙庄·勐副会长为副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中国佛学院传印副院长、北京灵光寺常藏方丈等为团员的中国佛...
  • 作者: 觉光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20-24
    摘要: 佛教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的开展,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 作者: 觉真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25-28
    摘要: 香港的6月,是灿烂;香港的7月,是精彩. 2007年6月、7月,香港佛教界四喜临门,五福俱臻.一喜:喜庆的佛诞节--佛诞公众假期施行9周年纪念,一连举行了四日的庆祝活动.
  • 作者: 净因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29-31
    摘要: 童年的我,在乡村长大,与玩具无缘,放风筝成了我那时唯一的乐趣,也为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新年刚过,田里的残雪尚未溶尽,杨柳却已发芽,桃树也开始吐蕾.
  • 作者: 星云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32-33
    摘要: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之,人生不是福,就是祸;不是祸,便是福.
  • 作者: 星云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34
    摘要: "回头是岸",这是一句警世的名言,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的前途去路,只是盲目的往前冲撞,其结果不是碰到墙壁而头破血流,便是坠入悬崖而丧身失命,所以懂得"回头是岸",这...
  • 作者: 星云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35
    摘要: 上古时代,蛮荒未开,人民茹毛饮血,穴居岩洞,以树叶蔽体,这就是野蛮而不文明.随着人民智识渐开,慢慢的从钻木取火,到使用瓦斯炉、电子炉等,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洋房别墅,这就是...
  • 作者: 星云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36
    摘要: 现代的观光事业发达,尤其我国的经济成长迅速,自从政府开放观光以来,每年出国旅游观光的人数,高达数百万人.就算我们只是出去走马看花,观光旅游回来,我们总能带一些什么好的东西回国吗?
  • 作者: 闻一凡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37-46
    摘要: 一诚禅师1949年出家,8年后手持虚云老和尚的手扎上云居山,从此跟随虚云老和尚直到他圆寂.禅师在亲近虚老的时间里,获得时任云居山真如寺方丈性福大和尚的青睐,传给他沩仰宗法脉.
  • 作者: 施乃瑜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47-52
    摘要: 佛教东传中国,逐渐表现为具有中国文化形态的宗教特点,其中尤以禅宗"中国化"的特色最为鲜明.
  • 作者: 谭世宝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53-57
    摘要: a最近,在网上拜读了同仁以"天下名山僧建多"为题发表的两篇佳作以及一些采其观点的另题文章,[1]一反流行的"天下名山僧占多"之俗说,既有先得吾心之点,同时亦留有很多余地可资继续探讨.
  • 作者: 王丹炜
    刊名: 佛教文化
    发表期刊: 2007年5期
    页码:  58-63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文革期间被破坏的大批佛教寺院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建设,随之古老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开始兴盛起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佛教文化基本信息

刊名 佛教文化 主编 王永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佛教协会  主管单位 国家宗教事务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4-2881 CN 11-2619/B
邮编 100031 电子邮箱 fjwhzz@163.com
电话 010-66038749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27号

佛教文化评价信息

佛教文化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