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444
总下载数(次)
15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

Inert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曾用名: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CSTPCD

影响因子 0.4853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ISSN:
2096-5540
CN:
32-1880/R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52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出版文献量(篇)
4444
总下载数(次)
1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发表期刊: 1998年1期
    页码:  63
    摘要: 研究旨在判断采用1993年美国CDC推荐的苄星青霉素G240万U一次注射治疗妊娠期早期梅毒是否足量。212例HIV血清阴性黑人妇女妊娠期梅毒患者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Kalafong医院,首次未...
  • 作者:
    发表期刊: 1998年1期
    页码:  63
    摘要: 研究旨在判断采用1993年美国CDC推荐的苄星青霉素G240万U一次注射治疗妊娠期早期梅毒是否足量。212例HIV血清阴性黑人妇女妊娠期梅毒患者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Kalafong医院,首次未...
  • 作者:
    发表期刊: 1998年1期
    页码:  63-64
    摘要: 作者采用氟脲嘧啶(5-FU)/肾上腺素注射凝胶皮损内注射治疗401例尖锐湿疣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病例来源于34个治疗中心,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根据每人疣的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每...
  • 作者:
    发表期刊: 1998年1期
    页码:  63-64
    摘要: 作者采用氟脲嘧啶(5-FU)/肾上腺素注射凝胶皮损内注射治疗401例尖锐湿疣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病例来源于34个治疗中心,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根据每人疣的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每...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靳培英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65-68
    摘要: 维A酸类药是一类天然或合成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视黄醇衍生物,异维A酸是继全反式维A酸之后合成的第一代异维A酸,它对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等一些角化性疾病以及痤疮等有较高的疗效,因此它...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靳培英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65-68
    摘要: 维A酸类药是一类天然或合成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视黄醇衍生物,异维A酸是继全反式维A酸之后合成的第一代异维A酸,它对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等一些角化性疾病以及痤疮等有较高的疗效,因此它...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陈志强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68-71
    摘要: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异常及细胞因子的异常;Th1/Th2细胞比例的改变及T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异常。上述异常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联。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陈志强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68-71
    摘要: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异常及细胞因子的异常;Th1/Th2细胞比例的改变及T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异常。上述异常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联。
  • 作者: 庞晓文综述 李世荫审校 杨雪琴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2-75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生和真皮炎症为特征的皮肤病。其发病是表、真皮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遗传、神经和免疫等各个环节。其中真皮血管系统改变出现在表皮病变之前,并贯穿于银屑病发病的整个过程。尽管银...
  • 作者: 庞晓文综述 李世荫审校 杨雪琴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2-75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生和真皮炎症为特征的皮肤病。其发病是表、真皮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遗传、神经和免疫等各个环节。其中真皮血管系统改变出现在表皮病变之前,并贯穿于银屑病发病的整个过程。尽管银...
  • 作者: 周淑华综述 林麟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5-78
    摘要: 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及cDNA克隆与分子测序等技术已测定出寻常型天疱疮抗原、落叶性天疱疮抗原分别为桥粒芯蛋白。已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了天疱疮抗原的细菌融合蛋白与具备天然立体构象的由真核细胞产...
  • 作者: 周淑华综述 林麟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5-78
    摘要: 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及cDNA克隆与分子测序等技术已测定出寻常型天疱疮抗原、落叶性天疱疮抗原分别为桥粒芯蛋白。已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了天疱疮抗原的细菌融合蛋白与具备天然立体构象的由真核细胞产...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郑家润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8-81
    摘要: 为规范体内经皮吸收实验程序,统一了有关实验术语,介绍了有关方法和模型、样品的收集和测定,以及实验实施过程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供研究时作参考。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郑家润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78-81
    摘要: 为规范体内经皮吸收实验程序,统一了有关实验术语,介绍了有关方法和模型、样品的收集和测定,以及实验实施过程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供研究时作参考。
  • 作者: 朱文元审校 雷铁池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1-85
    摘要: 4个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albino、brown、slaty和Pmel-17都定位于黑素小体膜上同一多酶复合体中,彼此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黑素细胞生成黑素的质和量。对它们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色素障碍...
  • 作者: 朱文元审校 雷铁池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1-85
    摘要: 4个酪氨酸酶基因家族成员albino、brown、slaty和Pmel-17都定位于黑素小体膜上同一多酶复合体中,彼此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黑素细胞生成黑素的质和量。对它们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色素障碍...
  • 作者: 严道金综述 赵辨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6-89
    摘要: 从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病理改变的比较和区别,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反应病理改变与刺激物的关系,吸入性变应原斑贴试验诱发皮肤反应及其病理改变等方面,扼要地综述了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反应病理...
  • 作者: 严道金综述 赵辨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6-89
    摘要: 从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病理改变的比较和区别,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反应病理改变与刺激物的关系,吸入性变应原斑贴试验诱发皮肤反应及其病理改变等方面,扼要地综述了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反应病理...
  • 作者: 夏隆庆审校 沈丹蓓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9-92
    摘要: 角质层脂质在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含水量、防止水分流失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年龄,角质层脂质可发生一些生物学变化,这些变化可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根据近十余年来有关的研...
  • 作者: 夏隆庆审校 沈丹蓓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89-92
    摘要: 角质层脂质在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含水量、防止水分流失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年龄,角质层脂质可发生一些生物学变化,这些变化可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根据近十余年来有关的研...
  • 作者: 廖万清审校 柴建华审校 王珏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92-95
    摘要: 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其多糖荚膜是第一个被明确的毒力因子。本文从多糖荚膜的生化组成及分型,可能的致病机理(抑制吞噬、激活补体、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等),抗新生隐球菌抗体的作用...
  • 作者: 廖万清审校 柴建华审校 王珏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92-95
    摘要: 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其多糖荚膜是第一个被明确的毒力因子。本文从多糖荚膜的生化组成及分型,可能的致病机理(抑制吞噬、激活补体、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等),抗新生隐球菌抗体的作用...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骆丹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96-100
    摘要: 学者们自1986年开始在患者体内发现有支原体感染的存在,经10年的研究已初步证明有三种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辅助因子或促进因子的作用,它们是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
  • 作者: 徐文严审校 骆丹综述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96-100
    摘要: 学者们自1986年开始在患者体内发现有支原体感染的存在,经10年的研究已初步证明有三种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辅助因子或促进因子的作用,它们是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
  • 作者: 任翊综述 刘德恭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0-102
    摘要: 诊断并处理以尿道症状为主诉而来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检查尿道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有助于筛查淋球菌和生殖支原体感染,但对于衣原体和解...
  • 作者: 任翊综述 刘德恭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0-102
    摘要: 诊断并处理以尿道症状为主诉而来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检查尿道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有助于筛查淋球菌和生殖支原体感染,但对于衣原体和解...
  • 作者: 刘训荃审校 彭世瑜审校 陈小红编译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一直是皮肤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妊娠期用药分类,讨论了妊娠和哺乳期皮肤科慎用和禁忌使用的药物。介绍了皮质类固醇和维A酸类药物,旨在给皮肤科医师在对...
  • 作者: 刘训荃审校 彭世瑜审校 陈小红编译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一直是皮肤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妊娠期用药分类,讨论了妊娠和哺乳期皮肤科慎用和禁忌使用的药物。介绍了皮质类固醇和维A酸类药物,旨在给皮肤科医师在对...
  • 作者: 弓娟琴编译 胡兹嘉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5-108
    摘要: 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一系列非何杰金淋巴瘤。为了揭示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谱,回顾分析了文献报告的173例成人皮肤、间变性大细胞CD30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学改...
  • 作者: 弓娟琴编译 胡兹嘉审校
    发表期刊: 1998年2期
    页码:  105-108
    摘要: 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一系列非何杰金淋巴瘤。为了揭示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谱,回顾分析了文献报告的173例成人皮肤、间变性大细胞CD30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学改...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基本信息

刊名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 主编 王宝玺
曾用名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2096-5540 CN 32-1880/R
邮编 100052 电子邮箱 ijdv@cmaph.org
电话 86-25-85478144 网址 http://ijdv.yiigle.com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