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703

国际消化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曾用名: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CAJSTCSTPCD

影响因子 1.7340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ISSN:
1673-534X
CN:
31-1953/R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00031
地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70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江滨 王育珊 陈星海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81-83
    摘要: 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Cag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agA阳性的Hp感染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并通过抗原模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以及增强全身或动脉局部的炎症反应等途径促进动...
  • 作者: 李兆申 林寒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84-86
    摘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因其完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及复发率极低,目前在许多国家已被作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标准方法.然而,应用传统的EMR技术,很难将肿瘤组织整块切除.近年来在日本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的手...
  • 作者: 俞康 江松福 苏华芳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87-89
    摘要: 早期胃肠黏膜修复主要通过伤缘残留上皮快速迁移来完成黏膜重建过程.三叶肽家族在维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损伤后修复方面起重要作用.迄今,三叶肽在胃肠黏膜重建中所起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此文就胃肠黏...
  • 作者: 廖专 李兆申 高瑞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90-91,99
    摘要: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发病的最危险因素.超声内镜(EUS)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壁各层的结构.大量研究表明,EUS可显示BE食管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增厚,但目前不推荐用EUS诊断BE,...
  • 作者: 厉有名 胡洁琼 陈春晓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92-93,96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认为血小板功能异常在其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中选择素家族成员,介导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等...
  • 作者: 张国锋 袁敏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94-96
    摘要: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其中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一个"肿瘤蛋白质组学"的分支.肿瘤蛋白质组学可动态、整体、定量...
  • 作者: 吴叔明 赵树靓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97-99
    摘要: 粪弹性蛋白酶试验是通过检测粪便中弹性蛋白酶-1的含量来反映胰腺外分泌情况的一项检查,是间接胰腺外分泌试验中较为简便的一种.此文就其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作者: 沈云志 赵建妹 闰波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00-102
    摘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复杂.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深入的研究,SAP治疗模式不断变化.内科治疗的关键是抑制胰酶分泌,纠正内环境紊乱,减轻胰外器官的损害.目前,生长...
  • 作者: 孙燕 袁耀宗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03-104,107
    摘要: 血管生成是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实体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因素,抗血管生成治疗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复杂性,抗VEGF治...
  • 作者: 吴克利 田小兰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05-107
    摘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防止原发性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FVB)和预防再出血十分重要.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β-Ab)列为首选防止FVB的一...
  • 作者: 戴立里 李春霞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08-110
    摘要: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脏的一种非实质细胞,HSC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的增加是肝纤维化形成并最终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HSC激活与凋亡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
  • 作者: 奚志峰 范竹萍 邱德凯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11-114
    摘要: 脂肪性肝病是隐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经过肝硬化进展至原发性肝癌的过程已被认可,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肪性肝病本身存在有促肿瘤形成的机制,它可以不经过肝硬化而直接进展成原发性肝癌...
  • 作者: 秦波 蒋奕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15-117
    摘要: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发病机制都与细胞因子息息相关.此文综述了多种细胞因子在脂肪肝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了某些细胞因子对脂...
  • 作者: 杨湘怡 陈维雄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18-120
    摘要: 诱导HSC凋亡成为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的途径之一.生长因子、死亡受体配体(TRAIL、FAS)、细胞外基质(胶原、整合素)、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因子(NF-κB、IKKJNK)等多种因素参与调控H...
  • 作者: 张吉翔 邓欢 黄神安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21-122,139
    摘要: 肝病在国内是一种重要而难治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多年研究发现,cccDNA在肝病发展的每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有些具体机制不是很清楚,此文就cccDNA在肝...
  • 作者: 任剑珍 霍继荣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23-125
    摘要: 间隙连接蛋白(Cx)基因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及细胞间信号传递、物质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x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常存在Cx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肝癌是最常见...
  • 作者: 张吉翔 邓欢 郭宏兴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26-128
    摘要: 了解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在致癌中的机制,对于肝癌的病因学以及治疗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对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导致肝...
  • 作者: 陈旭艳 黄智铭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29-130,133
    摘要: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利用双链RNA诱导同源靶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近年来,RNA干扰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RNAi以其...
  • 作者: 李南方 邵亮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31-133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脂代谢异常(尤其是TG)与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其病因的关键环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炎性...
  • 作者: 刘旭华 段钟平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34-136
    摘要: 原代肝细胞因体外生存期短、培养困难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正常细胞永生化成为可能.肝细胞的永生化对于药物毒理、生物人工肝脏支持以及肝脏组织工程的研究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 作者: 刘庆彤 师水生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37-139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能量代谢的关键性转录因子.PPARγ是其中一个亚型,在人类表达于巨噬细胞、肝星状细胞等,其生物学功能复杂.近...
  • 作者: 张吉翔 罗忠金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40-141,147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是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它参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细胞因子共同调控星状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配体作为PPARγ活化剂,可通过减弱信号传导来抑制肝星状细胞...
  • 作者: 张顺财 蒋黎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42-144
    摘要: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提供了机会.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
  • 作者: 任莉 苌新明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45-147
    摘要: 近年来,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的非传统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依普利酮的研究.此文一方面阐述了醛固酮的经典作用和非经典作用以及该方面的最新研究,另一方面着重阐述了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在肾脏、脉管系统...
  • 作者: 吴恺 徐铭益 曾悦 王兴鹏 马晶晶 黄晓曦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48-151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高三酰甘油(TG)血症损伤大鼠胰腺腺泡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断奶1周雄性SD大鼠(约70 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4周.检测血清TG和胆...
  • 作者: 屠振兴 沈云志 满晓华 董春燕 马占军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52-154,156
    摘要: 目的:研究络沙坦(Losartan)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NP组、Losartan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精氨酸腹腔注射...
  • 作者: 崔宏 王茂林 瞿启芬 陈吉 高美丽
    发表期刊: 2007年2期
    页码:  155-156
    摘要:
  • 作者: 孙思予
    发表期刊: 2007年3期
    页码:  159-161
    摘要:
  • 作者: 张顺财 薛如意
    发表期刊: 2007年3期
    页码:  162-163,166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遗传因素相关,传统治疗包括抗炎和抑制免疫等治疗.新近的研究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IBD有效,此文就HSCT治疗IB...
  • 作者: 何影 欧阳钦
    发表期刊: 2007年3期
    页码:  164-166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种细胞因子,包括各种生长因子(GF)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GF在IBD发病中的作用是当前IBD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此文就GF治...

国际消化病杂志基本信息

刊名 国际消化病杂志 主编 邱德凯
曾用名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3-534X CN 31-1953/R
邮编 200031 电子邮箱 xiaohuafence@sina.com
电话 021-33262058 网址
地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消化病杂志评价信息

国际消化病杂志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