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利科技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07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87

江淮水利科技

Jianghuai Water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曾用名: 安徽水利科技

影响因子 0.1964
本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人与水的关系,探索化解洪涝、干旱、水生态失衡等风险的理论经、方法和技术,促进人水和谐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主办单位:
安徽省水利志编辑室 安徽省水利学会
ISSN:
1673-4688
CN:
34-1293/TV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30022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48号省水利大厦1107室
出版文献量(篇)
207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8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光宇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6
    摘要:
  • 作者: 纪冰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7-8,14
    摘要: 文章概述了安徽水利60年来的建设历程、巨大成就,总结了不同时期安徽人民在围绕除水害、兴水利大搞水利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电、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强化水环境保护,依法治水管水、勇于改革创新...
  • 作者: 胡廷洪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9
    摘要:
  • 作者: 徐昭国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10-11
    摘要:
  • 作者: 金问荣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12-14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在防洪方面,建国之初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4年大水之后,掀起大规模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淮河防洪工程体系;1991年大水后,国务院确...
  • 作者: 倪晋 杨兴菊 虞邦义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15-17,24
    摘要: 淮河中游历来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基本特性和河床冲淤特性.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建设,分析了当前中游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
  • 作者: 徐迎春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18-20
    摘要: 淮河中游地区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洪涝灾害面积1270万亩.中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大,行蓄洪区运用频繁,涝灾比重大.黄河夺淮导致的淮河中游地理环境变化和特殊的气象条件是中游地区洪涝...
  • 作者: 朱昌熊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21,29
    摘要:
  • 作者: 欧阳林哲 陈路路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茨淮新河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以及灌区的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发展经验,展示茨淮新河在防洪减灾体系及其工程效益,以期为未来茨淮新河乃至安徽水...
  • 作者: 徐建平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25-26,52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水文事业60年发展成就的回顾,总结了安徽水文从单一的为防汛抗旱服务,到为包括防汛抗旱在内的多领域服务的历程,阐述了"大水文观"的发展方向.
  • 作者: 丁先 周光明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27-29
    摘要: 建国60年水利职工队伍发展,为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回顾了安徽水利职工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针对安徽水利职工队伍现状,提出队伍建设建议.
  • 作者: 朱健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0-31,52
    摘要: 文章概述了安徽泵站建设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60年来安徽泵站在技术更新改造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显著威就和为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提出了安徽泵站建设、管理、改革的目...
  • 作者: 朱金祥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回顾了安徽省水利引用外资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水利引用外资的成就和经验,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 作者: 许浒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4-35,52
    摘要: 文章重点回顾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所50多年来发展历程及试验研究成果与推广转化工作,以期为水利事业发展凝聚智慧,取得更加显硕成绩,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促进安徽节水型高效、可持续农业发展发挥...
  • 作者: 袁晓蕾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6-37,49
    摘要: 水能资源是国家有限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有序地开发水能资源,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安徽实际,探索加强农村水电...
  • 作者: 司国良 黄翔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38-39,42
    摘要: 长江下游地区每年梅雨季节,强降雨常引发沿江城市严重洪涝灾害,给城市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分析了沿江城市内涝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人与自然问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人水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采取综合...
  • 作者: 周建春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40-42
    摘要: 曾经无序滥采、事故频发、多部门管理、政出多门的长江采砂,自水利部门负责以来,安徽在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做法,本文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资借鉴.
  • 作者: 周拥军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43-44,46
    摘要: 新中国建立60年以来,马鞍山市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从水利科学发展的角度,对该市60年来,特别是近10余年来水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客观分析加快推进水利科学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 作者: 李金昌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45-46
    摘要: 当家塘历来是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生产的重要水源.挖塘蓄水是丘陵山区广大农民最理性的选择.本文回顾了泾县当家塘建设历史,对泾县当家塘在不同期的建设规模、管理措施和效益进行了分析.
  • 作者: 吕列民 崔德密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47-49
    摘要: 本文从检测机构的建立、检测技术能力、工程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实绩等方面入手,全面回顾和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加强水利工程检测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 作者: 潘强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50-52
    摘要: 为适应新时期对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的要求,本文结合本省实际,从政策制定、机构建立、资金筹措、技术优选、宣传和交流等方面提出水利科技推广工作对策.
  • 作者: 李兵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53-54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安徽省枞阳县水管体制改革,提出水管体制改革后,基层水管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和水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要依法行政,切实管好用好水利工程.
  • 作者: 时兆中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发表期刊: 2009年6期
    页码:  55-56
    摘要: 淠史杭灌区建设50年来,在综合管理上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灌区性问题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问题.笔者偿试从灌区综合管理的角度思考灌区水资源安全的问题.

江淮水利科技基本信息

刊名 江淮水利科技 主编 主       编:|刘海声
曾用名 安徽水利科技
主办单位 安徽省水利志编辑室 安徽省水利学会  主管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3-4688 CN 34-1293/TV
邮编 230022 电子邮箱 jhslkj@126.com
电话 0551-2128069 网址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48号省水利大厦1107室

江淮水利科技评价信息

江淮水利科技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
  • 期刊分类
  • 最新期刊
  • 期刊推荐
  •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