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on-科学世界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64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

Newton-科学世界

Newton-Science World

科普期刊。旨在向广大读者普及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介绍新技术、新知识、新学科。
主办单位:
科学出版社
ISSN:
1003-1162
CN:
11-2836/N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020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3号白家庄商务中心C座3层
出版文献量(篇)
64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4-5,124
    摘要: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6-11
    摘要: 健康状态下,人体温度会保持在36~37℃左右.那么,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在山里遇险、体温下降过多时,维持生命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呢? 体温低于35℃的状态称为"低体温症",身体会出现剧烈颤抖等异常...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6-17
    摘要: 死亡三征兆之一的"瞳孔对光反应消失",为什么被用作判定死亡的标准呢? 抵达眼睛的光,从瞳孔进入眼内.众所周知,光线亮时,瞳孔会缩小;光线暗时,瞳孔会放大.这是瞳孔为了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而发...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8-19
    摘要: 因癌症等疾病在医院或家里发生的死亡被视为"自然死亡",社会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在路上发现有人死亡,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也许是心脏病等疾病引发的"自然死亡",但也有可能是意外事故或...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20-21
    摘要: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前面介绍过的死亡三征兆来判定生死.但在现代社会,却有必要考虑另一个死亡定义,这就是"脑死亡". 脑死亡是指没有自主呼吸和意识、脑功能丧失且无恢复可能的状态.在头部因交...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24-27
    摘要: 心脏停止跳动会直接导致死亡.那么,如果是其他器官停止工作,会怎样呢?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肺的功能下降,甚至呼吸停止,血液就会缺氧,最终导致心肌无法继续活动.此外,就像第1部分介绍的那样,...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28-29
    摘要: 据统计,日本每年因心脏病死亡的人高达20万,居死因的第二位.其中,因心脏病猝死的人每年超过7万.即使日常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心脏有时也会突然停止跳动,其代表性的原因是"心肌梗死". 动脉堵塞...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30-31
    摘要: 心脏停止跳动后,脑活动却仍然活跃——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竟有如此令人震惊的结论※1.研究宣称,利用9只小鼠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心跳停止跳动后,小鼠脑部出现了明显的...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32-33
    摘要: 心脏停止跳动、血流中断后,脑部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将最先受到影响.神经元从血液中吸收并消耗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尽管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氧和能量却占全身的20...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34-35
    摘要: 人死后,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死后僵硬".死后僵硬是指死亡后全身的肌肉变硬,其他人即使想活动死者的关节也不能动的状态. 死后僵硬是从头到脚逐渐形成的.首先,在死后2~3...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36-37
    摘要: 人在临死前会有怎样的体验?"被光包围着,感觉好像来迎接我""过去的事情犹如走马灯似地在脑海中一一闪现"等,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严格地讲,谁也不知道答案.这是因为,即使人在临死前体验到...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38-41
    摘要: 就算没有患什么严重的疾病,人也总有一天会死亡.从考虑临终关怀的角度来看,预测患者在什么时候死亡非常重要.在高龄老人或患者即将迎来的人生最后阶段,如果能够预测死期,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包括生...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42-43
    摘要: 当我们思考死亡时,很多人都会对死亡感到恐惧.众所周知,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与相对来说更接近死亡的老年人相比,死亡概率较低的年轻人反而更容易对死亡产...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48-51
    摘要: 时光倒流,如果两百年前的古人能够穿越到现代,知道"人类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0岁",将会多么惊讶!在1800年左右,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大约30岁,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40岁. 人类的寿命在...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52-53
    摘要: 人类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生物学家发现,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中隐藏着决定寿命的要素——端粒. 人类细胞分裂时,会形成由DNA折叠而成的46条染色体.端粒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54-55
    摘要: 儿童和年轻人死于癌症的比例较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癌症以及因癌症而死亡的比例会逐渐提高.在日本,7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半数患有癌症,这其中又有大约半数因此死亡. 癌症是因DNA受损而引起...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58-59
    摘要: 长寿的人拥有特殊的基因吗?研究人员认为,可能真的存在这种应该称为"长寿基因"的基因. 众所周知,长寿者的家族中,再出现长寿者的概率比较高.研究还发现,是否容易患癌也受遗传的影响.超过110...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62-65
    摘要: 地学是针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内部、地球表面的大地、大气、海洋以及地球外侧的广袤宇宙,探索它们的成分及动态变化的学科.地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地震、火山、气象等自然现象,会给地球环境和我们的生活带来巨...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68-69
    摘要: 地上的天气每天都在变化.为什么天气会变化呢?这是因为大气也在动态运动. 气压差形成了风,水蒸气带来了雨 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接收的太阳光.太阳光可以加热地表,地表又会加热空气.被加热的...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70-71
    摘要: 太阳系中除了太阳和行星、卫星之外,也有小行星、彗星及外海王星天体等.研究认为,这些天体大约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时,由被称为"原行星盘"的气体和尘埃聚集而成的. 距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72-73
    摘要: 火山活动与岩石 ⊙岩浆、火山喷出物、火成岩 在地表深处,有些区域的岩石因地球内部的热量而熔化成黏稠的岩浆.在地表附近由岩浆房中岩浆喷发所形成的地形就是火山. 地下的岩浆中含有水和二氧化...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74-75
    摘要: 太阳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风 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与月亮大小差不多.但实际上,太阳的直径大约为139万千米,是月球的400倍,地球的109倍,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太阳表面到处都会...
  • 作者: 小松研吾 铃木彰容 竹原谅贵 板仓龙 魏俊霞 高建荣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76-77
    摘要: 多国建造的大型望远镜"TMT" 上图是"30米望远镜"(TMT:Thirty Meter Telescope)的完成示意. 顾名思义,主镜的口径大约为30米,远远超过了目前正在夏威夷运行...
  • 作者: 尾崎太一 杨西寒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78-85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网络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其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伴随着社交网络的诞生,诽谤中伤等网络暴力现象也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时,社交网络还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造成社交网络疲劳.那么,...
  • 作者: 中野太郎 陈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86-93
    摘要: 通过发射4.2万颗人造卫星来中继无线通信,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使用到高速互联网连接服务——由埃隆·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公司正在推进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同时,也有人质疑这些卫星会给天文学...
  • 作者: 约翰·斯彼克曼 张丽娜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16-117
    摘要: 那是2008年隆冬,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上一个乡村派出所,我正坐在异常寒冷的等候室里.地面上铺着瓷砖,没有暖气,塑料座椅似乎是为了带走体内的热量而专门设计的.在等候室内,我猜测气温勉强能在冰点以...
  • 作者: 史军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18-121
    摘要: 美洲来的"量天尺" 同众多仙人掌科植物一样,火龙果也是地道的美洲土著,它们的老家在中美洲.在野外,火龙果可以借助气根沿着树干、岩石或墙壁攀爬而上,它的中文名字——量天尺也由此而来. 不过...
  • 28. Q&A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22-123
    摘要:
  • 作者: 徐烁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128
    摘要: 中国的读者或许对徐一鸿这个名字稍感陌生,但若提起"阿·热",他们的记忆可能瞬间就会被唤醒.20世纪90年代,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了"第一推动"丛书,首批译著中的《可怕的对称》 (Fearful...
  • 作者: 季天海
    发表期刊: 2021年8期
    页码:  前插1
    摘要: 死亡并非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每个生命在走到终点前必经的一段过程. 在法医学教材中,死亡被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死亡表现为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自然生命功能如呼吸...

Newton-科学世界基本信息

刊名 Newton-科学世界 主编 唐云江
曾用名
主办单位 科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3-1162 CN 11-2836/N
邮编 100020 电子邮箱 editor@newtonpress.com
电话 010-65923373 网址 www.newtonpress.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3号白家庄商务中心C座3层

Newton-科学世界评价信息

Newton-科学世界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