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070
总下载数(次)
3

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CSCDCSSCIJSTCSTPCD

影响因子 0.9138
本刊是我国惟一报道人类学研究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在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理论、在中国旧石器文化方面多有建树,支撑着我国人类学研究在世界论坛中的地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0-3193
CN:
11-1963/Q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44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70
总下载数(次)
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15
    摘要:
  • 作者: 袁俊杰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6
    摘要:
  • 作者: 吴新智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7-25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形态特征的分析说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应该注意的一些思维方法的问题,并且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的证据:1)中国更新世头骨共同具有的眼眶及其外侧下缘形状等特征在近代头骨中已有所改变...
  • 作者: 何嘉宁 刘武 吕锦燕 吴秀杰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6-41
    摘要: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
  • 作者: 陈胜前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2-55
    摘要: 狩猎采集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了上百万年,尤其在晚更新世之末全新世之初他们的适应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单一.本文提出一个简约的模型来模拟狩猎采集者可能的适应行为...
  • 作者: 吴伟鸿 张镇洪 王宏 谭惠忠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6-67
    摘要: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
  • 作者: 刘金毅 同号文 吴小红 尚虹 张双权 李青 陈福友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8-81
    摘要: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
  • 作者: 卫奇 吴小红 尚虹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2-86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与人类化石相关的萨拉乌苏河晚更新世地层及文化层的年代学研究,经过14C测年和相关证据认为,采集的萨拉乌苏PA.62号股骨不属于萨拉乌苏遗址的原生地层.
  • 作者: 朱泓 李法军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87-101
    摘要: 本文应用牙齿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出自河北阳原姜家梁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进行牙齿形态观察,应用"平均差异度"(MMD)距离公式计...
  • 作者: 张全超 朱泓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本文对新疆鄯善洋海出土的61例(成年个体45例,未成年个体16例)遗骸进行了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观察.在被调查的成年个体中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患病率为44.4%,未成年个体的患病率为75%,且成...
  • 作者: 王翠斌 赵凌霞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05
    摘要:
  • 作者: 方启 王春雪 赵海龙 陈全家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06-114
    摘要: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工具...
  • 作者: 于汇历 张晓凌 高星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15-128
    摘要: 黑龙江省十八站遗址经过再次调查发掘,地层中出土石制品38件,地表采集20件.石核具有修理台面和对向剥片的技术,石片中石叶技术特征明显,石叶技术与水洞沟遗址相近,石器以轻型为主,主要类型为刮削...
  • 作者: 朱之勇 高星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29-142
    摘要: 本文以动态类型学和操作链思想为指导,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虎头梁遗址中的444件楔型细石核进行了研究.根据台面生成方式的不同将这批楔型细石核分成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Ⅰ型的台面为刃状,Ⅱ型的...
  • 作者: 侯亚梅 尹申平 鲁娜 黄慰文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43-152
    摘要: 位于秦岭南麓的梁山遗址是汉水流域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又进行过3次野外考察,共发现有十几处旧石器地点,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本文从技术、类型学角...
  • 作者: 李建军 范雪春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53-160
    摘要: 本文根据最近发掘所获资料,对万寿岩山船帆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洞穴的形成过程、洞内地层划分以及与洞外沉积物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船帆洞洞穴的发育明显与区域性断裂及岩体的剪切节理有关;洞...
  • 作者: 吕锦燕 孙承凯 徐钦琦 董为 郑龙亭 金昌柱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61-171
    摘要: 经对2002年与2004年出土于安徽芜湖金盆洞遗址的偶蹄类所做的深入研究,金盆洞遗址的偶蹄类有6个种: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梅花鹿(Cervus(Sika)nippon)、...
  • 作者: 韩立刚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72
    摘要: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73-175
    摘要: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77-194
    摘要: 为深入探讨柳江人化石形态特征的表现特点、进化程度及其与其年代数据的吻合性,本文对柳江、山顶洞、资阳、丽江等主要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化石及1114例全新世以来不同地区现代中国人头骨进行了对比...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95-207
    摘要: 晚更新世之末到全新世之初是史前人类适应行为发生急剧改变的重要时期,其代表性的变化就是食物生产的起源.考古发现的证据与生态模拟的预测、推导相对比,显示出良好的耦合性.考古证据还显示这个时期的狩...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08-219
    摘要: 吉林和龙柳洞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5月发现,2004年5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地点位于图们江流域第2级阶地上,在地表和灰黄色土层中发现石制品142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和工具(石砧、使用石片...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20-226
    摘要: 本文对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文化层形成、遗物与动物骨骼埋藏、风化、破坏等现象进行观察,认为灵峰洞旧石器早期文化遗物和化石,由于暴露于洞内表面时间较长而经受强烈风化、侵蚀与钙质胶结;船帆洞旧石器晚...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27-241
    摘要: 安徽芜湖金盆洞为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遗址,2002-2004年间两度发掘,除了人工制品外,另发掘出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食肉类,经鉴定共计9属11种,即Nyctereute...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42-250
    摘要: 本文调查了仫佬族成年人465例(男为232例,女为233例)的体质特征,计算出58项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1项指数值和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并与国内的29群体的体质进行了比较,得出仫佬族...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51-257
    摘要: 利用1985年、1995年和200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按照中国汉族儿童少年身高的P97和P3百分位数,筛检高身材和矮身材儿童少年.分析了15年来高身材和矮身材儿童少年检出率的变...
  • 作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58-262
    摘要: 目的研究世居贵州的侗族、仡佬族、土家族和彝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Ⅴ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PAGE和克隆测序法对4个群体108份样本的mtDNA Region Ⅴ进行序列分...
  • 作者: 刘武 张银运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67-275
    摘要: 南京2号人类头骨化石仅保留部分的额骨、顶骨、枕骨和颞骨,为一不完整的颅盖骨.其顶骨和枕骨有数条断裂缝,各断块之间有程度不一的错动,致使该颅盖骨显得外形异常.本项研究是对该颅盖骨的错动部分进行...
  •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76-284
    摘要: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
  • 作者: 冯兴无 李超荣 郁金城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85-298
    摘要: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1098件,主要来自下文化层.除石锤、石砧和人工石块外,其他石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为黑色燧石.石制品普遍较小,主要为小型和微型.石核数量很少,但石片占石制品总数...

人类学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人类学学报 主编 吴新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1000-3193 CN 11-1963/Q
邮编 100044 电子邮箱 acta@ivpp.ac.cn
电话 010-88369241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人类学学报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核心期刊

人类学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