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070
总下载数(次)
3

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CSCDCSSCIJSTCSTPCD

影响因子 0.9138
本刊是我国惟一报道人类学研究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在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理论、在中国旧石器文化方面多有建树,支撑着我国人类学研究在世界论坛中的地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0-3193
CN:
11-1963/Q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44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70
总下载数(次)
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英华 李锋 高星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11
    摘要: 近期,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对贵州观音洞遗址1964-1973年出土石制品的再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石制品中存在系统的勒瓦娄哇技术;新的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主文化层距今17-8万...
  • 作者: 岳健平 杨石霞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2-20
    摘要: 石器原料研究一直是史前考古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探明石器原料质量和来源的基础上,将原料的选择和利用方式与石器技术、环境背景等相结合,可以进一步解读当时人类的认知和活动能力.本文立足于原...
  • 作者: 曲彤丽 陈宥成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1-29
    摘要: 我国北方地区在旧石器晚期偏晚阶段新出现了一类加工复杂且修理精美的石器类型,可称为“小型两面器”.本文对旧大陆东西方晚更新世考古材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类“小两面器”在旧大陆西侧拥有更为悠久的...
  • 作者: Nicolas ZWYNS Sam LIN 张佩琪 张晓凌 彭菲 王惠民 郭家龙 高星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30-41
    摘要: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2014-2015年的发掘集中于2003-2007发掘区北侧的T3区域,面积约80m2.对应2003-2007发掘的层位划分,本次发掘共揭露6个文化层(Culture La...
  • 作者: 何嘉宁 刘拓 李文成 李昱龙 汪松枝 顾万发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42-51
    摘要: 老奶奶庙第3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年代距今约4.5万年或稍早.2016年度的发掘,发现动物化石575件,石制品66件.从遗物的密度和分布情况来看,本遗址应为第1地点或其它中心营地外围的临时性...
  • 作者: 任海云 张光辉 王小娟 王晓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52-63
    摘要: 我国新石器考古研究者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磨制石器上,如近年兴起的对磨制石器的制作过程实验性研究及功能探讨,但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很少给予足够地重视.本文通过对地处晋西黄土高原龙山时期的...
  • 作者: 何嘉宁 刘拓 刘锁强 巫幼波 李文成 王幼平 邓婉文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64-73
    摘要: 英德青塘遗址系岭南地区一组含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堆积的洞穴遗址.2016年夏对其中的黄门岩2号洞地点进行首次正式发掘,该地点发现有连续多层的文化堆积,探方出土以及地表采集了大量砾石制品、...
  • 作者: 战世佳 董哲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74-85
    摘要: 水阳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以上世纪80-90年代发现“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为学术界所关注.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 作者: 别婧婧 夏文婷 张改课 李钊 王小庆 王社江 赵汗青 邸楠 鹿化煜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86-105
    摘要: 2018年6月,我们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延安段新发现5处旷野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556件,部分石制品暴露于黄土地层的剖面上.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河床和阶地的砾石层,岩性以石...
  • 作者: 余明辉 林强 胡章华 谢光茂 陈晓颖 鹿化煜 黄秋艳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06-117
    摘要: 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工业因含有众多的手斧且年代早到803 kaBP而闻名于世.盆地内发育有7级河流阶地,其中第Ⅳ级阶地发现有手斧和玻璃陨石.自从1973年第一个石器地点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遗址或...
  • 作者: 梁琪瑶 王春雪 陈全家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18-126
    摘要: 本文对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到辽金时期出土的鸟类遗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出土的鸟类骨骼进行个体及种群的统计和分析,探讨该遗址先民对鸟类资源的利用方式、狩猎模式、遗址的使用时间和所在地区的生态...
  • 作者: 丁利娜 周亚威 朱思媚 朱泓 胡耀武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27-134
    摘要: 探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对揭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极具重要意义.目前,历史文献与人群体质特征的研究,为了解华北地区东周以后人群的混合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线索,但在民族交...
  • 作者: 王英 萨仁高娃 隋哲峰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35-142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为巴尔虎蒙古族人种族研究、民族识别、遗传疾病等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依据《人体测量方法》和Martin测量工具说明观测265人(男性135人、女性1...
  • 作者: 任佳易 宇克莉 张兴华 杨亚军 董文静 郑连斌 金丹 魏榆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43-151
    摘要: 白马人是我国的未识别族群之一.我们在四川省平武县调查了白马人233例(男为93例,女为140例)的69项体质测量指标与228例(男为93例,女为135例)的观察指标15项.初步分析了白马人的...
  • 作者: 包金萍 郑连斌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52-158
    摘要: 2009~2013年在中国22个省、自治区测量了26695例(乡村男性8174例,城市男性4791例,乡村女性8327例,城市女性5403例)的头围、颈围、平静胸围、吸气时胸围、呼气时胸围、...
  • 作者: 张全超 王安琦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59-160
    摘要:
  • 作者: 李锋 王法岗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61-172
    摘要: “许家窑人”化石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西端的侯家窑遗址.该遗址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数万件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遗址的研究成果发表...
  • 作者: 何佳 刘望 单明超 孙祖栋 汪英华 陈福友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73-182
    摘要: 蘑菇山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蘑菇山一带,发现于1980年,同年和1990年两次采集和试掘,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石制品,是中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2019年8...
  • 作者: 侯亚梅 刘康体 李大伟 李浩 王伟 雷蕾 麻晓荣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83-192
    摘要: 阿舍利技术的两个核心要素在于剥取大石片以及制作手斧等定型化大型工具.目前,国内有关手斧工业的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大型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而对于大石片生产的方式与策略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本文...
  • 作者: 仪明洁 余官玥 张晓凌 陈福友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93-207
    摘要: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遗址,石制品原料以就地取材的白云岩为主.本文利用水洞沟地区的白云岩生产细石叶和石片,进行了29组复制使用实验.对使用痕迹的观察表明:不同加工对象和使用...
  • 作者: 张晓凌 徐哲 裴树文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08-222
    摘要: 石镞主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使用方式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以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环境背景和石器原料为参照,通过微痕实验,探讨射击类带尖石制品重复使用过程中微痕的...
  • 作者: 高星 魏屹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23-235
    摘要: 鸵鸟蛋皮串珠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成为人类主要的装饰品类型之一,提供人类行为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重要线索,至今仍广泛流行于非洲的狩猎采集者社会中,充当个人和群体间信息通讯的媒介.本文将从鸵鸟蛋皮的结构...
  • 作者: 梅惠杰 王晓敏 谢飞 高星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36-248
    摘要: 鸵鸟蛋皮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鸟类遗存.目前,限于蛋皮的样本量与保存状况,很少有研讨古人类是否能够食用鸵鸟蛋液或者利用鸵鸟蛋作为盛煮容器问题.本文以于家沟遗址第3b和4层出土的鸵...
  • 作者: 张双权 黄超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49-260
    摘要: 烧骨常见于各类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作为用火残留物的一类,烧骨对研究人类用火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针对烧骨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尚不够深入.本文通过介绍目前烧骨研究领域中若干种主流的分析手...
  • 作者: 宇克莉 贾亚兰 郑连斌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61-269
    摘要: 本文采用生物阻抗分析法,研究了布朗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我们在云南省测量了604例(男性248例,女性356例)布朗族成人19项身体成分指标,运用Excel 2003、Spss 19.0对其各...
  • 作者: 吴秀杰 张亚盟 张玄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70-281
    摘要: 近年来,根据三维软件虚拟复原的头骨来获取测量数据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古生物,特别是古人类学的研究中,然而对于三维软件不同精度虚拟复原的头骨,其测量数值是否有差异,研究者并不是很清楚.本文...
  • 作者: 刘青彬 周亚威 白倩 顾万发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82-291
    摘要: 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是分布在黄河中游的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该遗址出土的54例仰韶时期的人骨保存状况良好,为我们了解仰韶文化人群的龋患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以肉眼观察为...
  • 作者: 姚凌 张居中 张爱冰 易文文 杨玉璋 禤华丽 罗武宏 阚绪杭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92-305
    摘要: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
  • 作者: 刘金毅 张颖奇 王元 白炜鹏 董为 金昌柱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06-318
    摘要: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
  • 作者: 伍苏明 晁剑虹 王宣波 王平 陈曦
    刊名: 人类学学报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19-331
    摘要: 嶂山化石地点位于淮河下游、马陵山南端的人工河——新沂河的河床上.该化石点最早报道于1953年,是淮河下游为数不多的更新世化石点之一.本文报道了嶂山化石点近年新出土的一批动物化石,动物群包括:...

人类学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人类学学报 主编 吴新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1000-3193 CN 11-1963/Q
邮编 100044 电子邮箱 acta@ivpp.ac.cn
电话 010-88369241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人类学学报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核心期刊

人类学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