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人与生物圈

Man and the Biosphere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影响因子 0.0376
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探索自然、关爱自然。追寻动物世界的神奇、探赏植物王国的瑰丽、品位生态旅游的清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864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罗菊春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1-1
    摘要: 桂林山水甲天下,凡是到过桂林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迷倒,不过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样的美景得益于漓江上游的水源地——猫儿山的恩泽。林海茫茫的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6.5%。其...
  • 作者: 罗菊春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9
    摘要: 要维持湿地的生态特征,包括它的生物多样性,就必须维护湿地的水文状况,保持它自然变异性。——摘自《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
  • 作者: 玉伟朝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9-9
    摘要: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漓江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立,还是源于一次偶然。1974年,去往猫儿山顶的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开启了猫儿山的发现之旅,也启动了猫儿山的保护之路。在猫儿山公路的修筑过...
  • 作者: 韩同林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10-13
    摘要: 地球并不是一直就像现在这个样子的,它只有经过一连串的发展和变革而后才达到现在这个状况。地质学家已经考查出来,在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里,还曾经存在过许多现在或早已不复存在的各种动植物。现在已经不...
  • 作者: 李光照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14-17
    摘要: 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部门开始重视水源地的保护。猫儿山是一个大型天然水库,许多溪流从此发源,因此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但是当时我们对猫儿山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亟需开展一次针对水源林...
  • 作者: 廖井丹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27-27
    摘要: 漓江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向南流经桂林、阳朔等县市,到平乐与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继续南流在梧州与西江汇合。直到上世纪50年代,漓江的水量一直较为充足,四季均可通航。漓江上游有猫儿山、...
  • 作者: 王方辰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28-33
    摘要: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800多年前一位文坛老人的诗句,成为诸多咏唱桂林作品中的经典,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上世纪60年代,一部电影《刘三姐》,更是把"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诠释得淋漓尽...
  • 作者: 王绍能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34-36
    摘要: 猫儿山上古木参天,藤萝密布,终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亿万年来,这种独特而稳定的自然景观为稀有物种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阻滞了人类对这些物种的认识进程。然而,人类无穷的探索欲望终究还是...
  • 作者: 先义杰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37-39
    摘要: 提到小鲵,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大鲵。大鲵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大鲵",是现存的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长约60-70厘米,体重5-6公斤,最大个体长达1.8米,重达30公斤。由于大鲵的叫声像...
  • 作者: 蒋晓宏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0-43
    摘要: 随着人们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保护工作的完善,这几年在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了许多保护和救助野生动物的事例,下面就是保护区管护人员在工作中亲身经历的故事。
  • 作者: 邓文清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4-44
    摘要: 2011年3月25日的中午时分,我们正在保护站吃午饭时,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边急促地说,中洞村村民拯救了一头小黑熊,让我们赶快去处理。半小时后,我们赶到现场。只见一头10多公斤重的小黑熊已经...
  • 作者: 杨丽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5-46
    摘要: 虽然是2011年8月酷暑时节,难得这一天没有大太阳,还有点风,是难得的好天气。我们保护站的全体工作人员结束巡护工作返回,当走到保护区外的小马潭地段时,村民段自江的羊圈里传来了"砰、砰"的响声...
  • 作者: 陈同丰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6-47
    摘要: 在我从事巡护的工作中,见过很多野生动物,但它们都害怕人类,每次想观察它们的时候,都被它们发现并逃走。2005年的一天,天气雾蒙蒙的,但我们在九牛塘回头湾的禁笋巡护中,却得到了一次静观野生猴群...
  • 作者: 杨能俊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7-47
    摘要: 在塘洞,老百姓种植的大部分竹林都处于与保护区交界的区域,所以不管是冬笋、春笋收获的季节,只要有竹笋冒出,那么出来觅食的野猪就会有一顿美餐了。2011年5月17日,阴雨天气,赵勋国、赵美周和我...
  • 作者: 邓松林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8-48
    摘要: 2007年的正月初五,刚过新年,寒冬还没有离去,山上还铺着白白的积雪,一只寻觅食物的毛冠鹿悄悄地出现了。它从东向西,趟过寒冷的河水到达对岸,又穿过公路。一路上很顺利,再走几百米就可以上山了。
  • 作者: 谢国军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8-48
    摘要: 事情发生在2011年的6月.虽然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但我对这件事情却依然记忆犹新。记得那天是6月8日.我们塘洞保护站的杨能俊、赵勋国、赵美周和我一行4人,来到李家坳进行常规的野外...
  • 作者: 杨丽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49-49
    摘要: 2009年9月底,我帮资源县车田乡车田村一户杨姓农民收割水稻,与他聊天时听到了这样一个关于"五爪虎"的故事:这位杨姓村民以前是猎户,保护区禁猎以后,他只好另谋职业,但还是很喜欢到保护区附近观...
  • 作者: 文忠华 李静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50-55
    摘要: 每个社会,每种文化都要受当地人与环境之间具体关系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观、知识和实践活动。文化认知和实践常常有助于人们制定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战略。——摘...
  • 作者: 周善义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56-57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但是,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濒危物种数量逐年上升,生物多样性则持续下降。
  • 作者: 邓章文 韩联宪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58-65
    摘要: 2011年9月上旬,我们到达猫儿山的第二天,上午与保护区管理局的罗科长和小叶等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吃完中午饭,天气开始转晴,我们驱车前往猫儿山主峰。沿着公路一路前行,我们注意到道路两侧坡度较...
  • 作者: 唐东明 王方辰(图)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66-69
    摘要: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兴安人。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县里从事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1996年,为响应国家科技下乡的号召,我下到乡镇,担任乡党委书记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工...
  • 作者: 玉伟朝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0-71
    摘要: 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站目的就是保护漓江的水。漓江水有两个特点:长流、清澈。后者保护区无法顾及,但对于前者却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保证漓江水能够长年累月的奔流下去。但是,近几十年来,漓江...
  • 作者: 先义杰 李静 盛久永(图)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2-73
    摘要: 汉语中有个常用的成语叫做"雨后春笋",用以形容一件事物的快速发展。迅速生长的竹子据说甚至会发出沙沙的声音,竹子的速生性和多用途性也总能给人们带来福音。就像其他被竹林围绕的地区一样,猫儿山人对...
  • 作者: 玉伟朝 盛久永(图)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4-76
    摘要: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铁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苞铁杉,一种是南方铁杉。长苞铁杉一般零星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山脊土层比较浅薄的地方.南方铁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000米的山坡上...
  • 作者: 韦毅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7-77
    摘要: 猫儿山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植物也很有特点,因此是我关注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从1989年到2011年的22年中,我在猫儿山进行了20多次植物考察。如果问我对猫儿山有何感受,我感觉是三分庆...
  • 作者: 孙雅楠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78-87
    摘要: 猫儿山.地处桂林市所辖兴安、资源二县交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被陆定一誉为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干一体,被生态学家侯学煜院士你之为"大自然的奇观,桂林山水的命根子"...
  • 作者: 王献溥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88-88
    摘要: 猫儿山具有较大面积的东亚湿润亚热带特有植被类型。保护区范围从海拔300米一直到最高峰,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从常绿阔叶林带,到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再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矮林和灌丛带,依次...
  • 作者: 蒋得斌(摄影)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F0004-F0004
    摘要:
  • 作者: 盛久永(摄影)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F0003-F0003
    摘要:
  • 作者: 盛永久(摄影)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1年5期
    页码:  F0002-F0002
    摘要:

人与生物圈基本信息

刊名 人与生物圈 主编 王丁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邮编 100864 电子邮箱 mabchina@163.com
电话 010-68597510 网址 www.china-mab.org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人与生物圈评价信息

人与生物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