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人与生物圈

Man and the Biosphere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影响因子 0.0376
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探索自然、关爱自然。追寻动物世界的神奇、探赏植物王国的瑰丽、品位生态旅游的清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864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1-1
    摘要: 许多人问道:“怎么会有人对保护鳄鱼感兴趣7它们的相貌那么可怕、邪恶.还富有攻击性.为什么还要保护它们呢?“
  • 作者: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4-25
    摘要:
  • 作者: 文榕生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26-29
    摘要: 扬子鳄和其他鳄类是中生代恐龙的近亲,逃过无数劫难而九死一生.是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携带有环境变迁与爬行动物兴衰、演化等重要信息,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和准确解读。
  • 作者: 吴孝兵 李晓春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0-32
    摘要: 神奇的乐器 因扬子鳄的皮较为结实,古人很早就取其皮蒙鼓,称之为“鼍鼓”。蓬鼓频频出现在古代典籍之中。公元前12世纪的《诗经·大雅·灵台》记载,有民间乐器“鼍鼓逢逢”。《山海经》记载.黄帝用...
  • 作者: 文榕生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3-33
    摘要: 我国历史上曾栖息有多种野生鳄类,“鳄”之称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而更早使用且较稳定地称呼扬子鳄的字则是“鼍”。这个字在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与拓片及拓片释文中就已出现,而且在某些释...
  • 作者: Albert-Auguste Fauvel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4-36
    摘要: 最早提及中国鳄鱼的西方人可能是13世纪来中国旅行和贸易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他在途经云南时描述过这样一种生物.“它们的头部两侧各长有一条前肢.身体后部两侧各长有一条类似于鹰或狮子爪子那样的脚...
  • 作者: 黄祝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7-37
    摘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朱承聃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扬子鳄的学者之一。他去世后,我接手了这部分工作。1955—1956年.我会同浙江、江西、安徽的林业部门全面调查了扬子鳄在这些省份的历史分布区域。...
  • 作者: 先义杰 陈向军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38-47
    摘要: 2012年8月盛夏,我们在安徽宣城考察扬子鳄的生存状况,收获很多,但还是没找到能说清扬子鳄生态变迁过程的当地百姓。在从泾县赶回宣州的途中.我们巧遇了一位当地司机——钱世友,他说他们村曾经有扬...
  • 作者: 夏同胜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48-48
    摘要: 吼叫扬子鳄经常吼叫.有时是为了社交和繁殖等固有需求.有时是因为受到惊吓。例如.当你在池塘边突然起身时,它们要么呼啦啦地跳到水里.要么在原地呆若木鸡地大吼.声音如同放炮和打雷。一个个体吼叫.往...
  • 作者: 蒋劲松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49-49
    摘要: 面向公众宣传教育需要考虑受众的兴趣。大熊猫的保护,和它呈现的很可爱的形象关系很大.人们不由得产生一种怜惜的情感.想要去保护它。反观扬子鳄.如果对它难以拍出那样可爱的图片.写不出那样煽情的文章...
  • 作者: 丁由中 王小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50-52
    摘要: 我们对扬子鳄的关注始于上世纪末。1996年底.王小明教授收到了美国著名动物保护专家GeorgeSchaller(乔治·夏勒)博士转寄的一封信.信是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JohnThorbj...
  • 作者: 丁由中 王小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53-55
    摘要: 扬子鳄在分类上属于鳄目鼍属。鳄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与恐龙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类群,它们在漫长的2亿多年的演化道路上.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高度适应环境和尽力抚养后代的本领.顺利通过生存竞争中一...
  • 作者: John Thorbjarnarson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56-63
    摘要: 鳄类是过去爬行动物统治地球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代表。与鸟类一样.鳄类是从初龙(槽齿龙等古爬行类)演化而来且唯一存活至今的爬行动物类群.它们和很早前就已灭绝的恐龙有亲缘关系。一二十年前.人们担...
  • 作者: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64-65
    摘要: 2006年5月15日,一架从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的大韩航空班机稳稳地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位身形独特的神秘旅客被科研人员从货舱中小心翼翼地接出来.它们就是重回故乡怀抱的扬子鳄。扬...
  • 作者: 吕顺清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66-67
    摘要: 2010年2月14日,正是我们中国人的春节。这一天.世界著名鳄类保护专家John Thorbjarnarson博士不幸感染疟疾而英年早逝。Thorbjamarson十多年来致力于扬子鳄保护。...
  • 作者: 乔轶伦(图) 爬行天下网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68-71
    摘要: 毫无疑问,鳄鱼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爬行动物,有人喜欢上它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饲养鳄鱼和饲养别的爬行动物完全是两回事当鳄鱼逐渐长大时.一切就显得不那么好玩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大多数鳄...
  • 17. 鳄与人
    作者: AdamBritton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12年5期
    页码:  72-80
    摘要: “看,它冲出菖蒲和芦苇丛,腹部滚圆,高高地甩着那满是褶皱的尾巴,漂浮在湖面上。血盆大口处,水流如瀑;宽阔鼻孔中,雾气滚滚。大地在它脚下颤抖,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人与生物圈基本信息

刊名 人与生物圈 主编 王丁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邮编 100864 电子邮箱 mabchina@163.com
电话 010-68597510 网址 www.china-mab.org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人与生物圈评价信息

人与生物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