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人与生物圈

Man and the Biosphere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影响因子 0.0376
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探索自然、关爱自然。追寻动物世界的神奇、探赏植物王国的瑰丽、品位生态旅游的清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864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出版文献量(篇)
2086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许智宏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7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无惧任何艰难险阻的中国人民,在疫情下依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广泛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在我国也...
  • 作者: 傅伯杰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11
    摘要: 2021年03月0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安全屏障”一词是从人类社会视角...
  • 作者: 于贵瑞 何洪林 王秋凤 何念鹏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2-15
    摘要: 我国的北方防沙生态屏障带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两屏三带”的北方生态脆弱区域,是我国防风固沙及北方草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地带.该区域涉及黑龙...
  • 作者: 白永飞 王扬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6-19
    摘要: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覆盖着2/5的国土,像皮肤一样保护和滋养着大地.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肉、奶、皮、毛等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产品,同时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
  • 作者: 赵学勇 段育龙 连杰 罗亚勇 王立龙 张蕊 李玉霖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20-23
    摘要: 在我国沙漠化扩张态势逐渐逆转的伟大实践中,科尔沁沙地一定是沙漠中最亮的那一抹绿色,在中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整体治理速度大干退化速度的良性逆转.期间,作为防沙治沙研究国家队成员之一的中国科学...
  • 作者: 李新荣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24-27
    摘要: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其65年的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我国沙化土地治理、沙区生态重建与恢复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研发了举世闻名的“...
  • 作者: 邓伟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28-33
    摘要: 从中国地图上凝视北疆,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上大兴安岭斜耸,阴山横亘,贺兰山纵翘,这不仅让高原顿增无限的生动和秀美,也极大地增加了生境多样性,林、灌、草、湖、沙等多种自然景观复合与镶嵌,造就了生态...
  • 作者: 陈建伟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34-36
    摘要: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全国各省区(市)中最大面积的森林,达3.92亿亩之多,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23%. 内蒙古的森林有“一家独大,块状分布,特点明显,东西差异”的特色. “一家独大”一专指...
  • 作者: 桂建芳 张奇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37-39
    摘要: 赤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夏季短促,雨量集中.当车队出发,在公路上疾驰的第一天,就遇上一片浓云密布上空,一群马牛正缓步悠悠,毫无顾忌,自由在公路穿越....
  • 作者: 李文军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0-42
    摘要: 草场承包到户的政策在内蒙古牧区已经执行30余年,与之相应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草场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在提高牧户畜牧业生产经济激励的同时,长期来看,也带来草场生态的问题.而草场的生态问题不仅在...
  • 作者: 乌尼孟和 那庆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3-45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阿拉善牧民习惯于全家跟群放牧;解放后,则开始逐步形成一部分劳力(主要是青壮年)出去游牧、一部分非劳力(老人、孩子和病残者)在定居的地方建设家园的生活状态;20世纪70年代...
  • 作者: 王立新 梁存柱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6-48
    摘要: 人们通常会将“沙漠”与荒凉、大风、沙尘暴相联系,正可谓是谈“沙”色变.因此,人们常将“治沙” “征服沙漠” “沙漠变绿洲”等成为生态建设目标.但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沙漠与沙地在干旱与半干旱地...
  • 作者: 王新民 温挨树 王海军 韦嘉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9-52
    摘要: 乌梁素海地处内蒙古西部乌拉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位列中国淡水湖第八,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湖泊.历史上,黄河巴彦淖尔段,沿乌拉山由西向东奔腾,地处乌拉山南坡山脚下的乌加河,曾经是其主河道.百年...
  • 作者: 郝耀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3-61
    摘要: 一岁岁回黄转绿,成立于194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已历74个春秋,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尤其是在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安全的关系上,不断深化认识,经过艰辛探索,最终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 作者: 陈建伟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2-63
    摘要: 近两年,我多次深入内蒙古自然保护区一线开展了以“北方生态屏障建设”为主题的专项调研,发现保护区的“宣教”功能普遍存在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应如何在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屏障”中发挥主干的...
  • 作者: 罗建武 王伟 张立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4-65
    摘要: “极目山川无尽头,风烟不断水长流.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我国北方民族地区比较典型的传统生产方式有游牧、轮牧、畜禽养殖等牧业生产,也有狩猎、采集等经济生产活动.有研究者认为,游牧是...
  • 作者: 沈孝辉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6-67
    摘要: 我国的四大沙地都分布在内蒙古草原并非偶然,它们是进入人类历史时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在原本没有沙漠之处产生的大面积风沙堆积.最早的沙化土地,起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是出于防御的目的,为...
  • 作者: 张知彬 解焱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8-71
    摘要: 中蒙俄走廊地带拥有许多原始、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许多濒危、代表性动物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事关该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蒙俄走廊沿线是大型兽类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有蹄...
  • 作者: 林阔成 单良 贾玥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72-75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使本就脆弱的内蒙古生态被破坏,造成土地退化、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土地退化问题,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从...
  • 作者: 郝耀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76-79
    摘要: 2020年中秋时节,我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来到额尔古纳河畔.这里入秋的草木五彩竞宣,置身其间如梦如幻.1985年(35年前),我去过原额尔古纳左旗、现根河市北部的敖鲁古雅,深入密...
  • 作者: 先义杰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0
    摘要: 在已闭幕的第22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大会上,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家保护区成为了中...
  • 作者: 朱华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6-9
    摘要: 中南半岛的生物多样非常丰富,被列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与喜马拉雅隆升,以及印度支那板块逃逸等地质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迄今为止,中南半岛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仍显...
  • 作者: 杨斌 王平元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0-13
    摘要: "我没有特别的野心,非要到达这些原始的山峰不可.然而,当我在日落时的粉红色霞光中凝视着它们,当闪电起伏着划过天空,伸入山谷,落到地平线以下的行星大放光芒,我有时就想,这些山峰的未来征服者是否...
  • 作者: 甘忠莉 杨斌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4-16
    摘要: 为了摸清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本底,以推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护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于2020年组织了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并把9月的野外调查地点锁定在勐...
  • 作者: 姜统尧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7-19
    摘要: 近几年,缅甸琥珀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缅甸琥珀"这个名词可以指代缅甸至少三个不同矿区、不同时间的琥珀,即实皆省的坎迪琥珀、克钦邦的克钦琥珀和马圭省年代较近的提林琥珀.我们一般所称的...
  • 作者: 龙勇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0-21
    摘要: 灵长类动物是我们人类的表亲,二者在身体结构、生理、代谢、思维、智慧、行为、社会制度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及人类社会很多文化现象和生态行为都能在它们中找到痕迹和印证.此外,它们的嘴唇与...
  • 作者: 龙勇诚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2-25
    摘要: 根据最新资料,中南半岛地区的灵长类动物共5科12属62种,含1个特有属和32个特有种;在91个种及亚种中,有20个为极度濒危,30个为濒危.特有属为白臀叶猴属,分布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该属...
  • 作者: 陈敏敏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6-29
    摘要: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伊"总是让人想起美人.在中国的南方之外,确实有这么一位"美人"——伊洛瓦底河豚(以下简称伊河豚).和其他水生动物明星一样,它也有一些民间故事、科...
  • 作者: 杨科 计松昊 陶捐 丁城志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30-33
    摘要: 怒江,初闻其名,就仿佛看到江水裹挟着巨大的能量撞击江岸,发出震撼天地的咆哮声,事实也正是如此.怒江流出青藏高原后,奔腾在高黎贡山和白马雪山之间,落差高达3000米,水势汹涌,故得名怒江.此外...
  • 作者: 段武辉 蔡炳贵 李苗发
    刊名: 人与生物圈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34-35
    摘要: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受印度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季风的共同影响,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由季风强弱变化引起的旱涝灾害给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长时间尺度气象记录的缺...

人与生物圈基本信息

刊名 人与生物圈 主编 王丁
曾用名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主办单位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9-1661 CN 11-4408/Q
邮编 100864 电子邮箱 mabchina@163.com
电话 010-68597510 网址 www.china-mab.org
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52号

人与生物圈评价信息

人与生物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