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学与艺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69

陶瓷科学与艺术

Ceramics Science & Art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CA

影响因子 0.0857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412007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6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陆亚萍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2
    摘要: 紫砂壶出自于宜兴,其紫砂原料的材质十分的独特,具有着透气不透水的双气孔结构,且以此原料所制作出来的茶具泡出来的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而且整体茶具的外观触手温润,既不像玉瓷一样冰冷,也没有金属...
  • 作者: 汪健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3
    摘要: 宜兴紫砂壶在北宋时期便诞生了,至今已经拥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成为了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且感染力十分丰富的艺术品,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在与文人雅士共同的创作之下,将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都融入到...
  • 作者: 汪立彬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4
    摘要: 宜兴紫砂有着享誉世界的名声,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给予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它是从人们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制壶匠人们不断创新,紫砂壶从原本看上去比较普通的茶壶演变成了现在集...
  • 作者: 魏加峰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5
    摘要: 将花、鸟、鱼、虫等大自然中可以作为设计题材的元素融入到紫砂壶中的作品被称为"花货",将这些自然元素融入壶身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紫砂壶的观赏价值,还能提高它的文化内涵.而在"花货"的花元素中,最...
  • 作者: 杨卫刚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6
    摘要: 紫砂工艺的壮大必然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创作景象,"和煦鸣蛙壶"以青蛙、蝴蝶为主要创作元素诉说着和煦的夏天情状,工艺者充分借助神秘的古风文化色彩精彩地呈现着独特的紫砂壶文化.
  • 作者: 周懋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7
    摘要: 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中,紫砂壶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诞生于北宋时期,一直发展到现如今,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一次又一次地令人为之叹为观止,感到耳目一新...
  • 作者: 周行健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8
    摘要: 紫砂壶的实用性能较高,因此人们常常以此用来泡茶和饮茶,而因紫砂壶有着较为悠久的制作历史,以及在艺术造型方面的古朴精美,发展至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兼具着实用性以及艺术欣赏性价值的艺术品,与此同...
  • 作者: 周宇星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39
    摘要: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茶文化一直都有被传承下来,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在茶文化中逐渐融入了很多哲学思想,因此对盛茶容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到明朝时期,龚春将紫砂壶和茶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人们逐...
  • 作者: 周媛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0
    摘要: 中国人从神农时代起就有了饮茶习惯,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茶还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必然是盛茶的器具.茶具是伴随茶文化而生的,古代根据地位阶级的区分,制作茶具的材料也大相径庭,...
  • 作者: 朱琴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1
    摘要: 用紫砂泥矿所做出来的紫砂壶,在泡茶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能够完美地体现出"茶的真髓,完美茶事."对于热爱饮茶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茶具,与此同时,紫砂壶除了是有着较高实用性的器皿之外,它还有着...
  • 作者: 范学文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2
    摘要: 紫砂壶产自江苏宜兴,因此也被称作宜兴紫砂,它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茶壶,就历史来说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紫砂壶真正兴盛是在明朝,从"供春壶"的出现开始,许多制壶匠人都开始研究起紫砂壶,从造型设计...
  • 作者: 卢息勤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3
    摘要: 紫砂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之外,良好的可塑性也成为了紫砂艺人随心所欲创作的基础,于是各种形态的紫砂壶在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的演绎之下,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最为靓丽的主角.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
  • 作者: 张万敏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4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中国的紫砂文化与竹文化的互相结合,也创造了一中心的艺术审美,竹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紫砂文化从古至今也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技法与情感思维的融...
  • 作者: 高尔东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6
    摘要: 紫砂矿料经过宜兴紫砂艺人们的演绎之后,成为了集透气性、可塑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品,有着"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与此同时,紫砂的技艺手法和造型艺术也在长期的实践之中不断地创新和升华,成为了...
  • 作者: 杨志敏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47
    摘要: 宜兴被称为是"竹的海洋",这与宜兴优美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竹子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文人雅士的君子风范与贤者品质的情怀,竹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民的思想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紫砂壶"十三竹"就...
  • 作者: 裴剑清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0
    摘要: 紫砂原料产于宜兴丁蜀黄龙山矿区,具有唯一性,宜兴的紫砂艺人正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巧夺天工的双手完美地结合起来,让紫砂更好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茶具,寄托着我们思想的...
  • 作者: 余伟辉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1
    摘要: 从古至今紫砂壶一直都以特殊的材质、独特的造型、深厚的人文价值和丰富的审美艺术等等深受大家的喜爱,举世闻名.紫砂艺术之美在中华文明这艺术长河中光彩照人、绚丽夺目,将清新淡雅的紫砂艺术变成一种雅...
  • 作者: 张坤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2
    摘要: 正是在这样的技艺支撑之下,紫砂艺人们许多的灵感创意都能够通过巧夺天工的双手实现,于是紫砂艺术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实用和把玩的雅器,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精神...
  • 作者: 赵慧芬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4
    摘要: 从古至今竹向来是文人们的最爱,竹子一年四季翠绿常青.在炎热的夏日里,大片的竹林又可以为人民遮阴避暑,带来清凉,竹子所释放的负氧离子也可以净化空气,让人们吸到干净纯粹的氧气;甚至在寒冷的雪日,...
  • 作者: 赵俊波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5
    摘要: 从简单的一把紫砂壶到一套的组合设计,从光素器到陶刻、泥绘等等工艺装饰,紫砂茶具从实用的器型逐渐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艺术的呈现,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养分,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从...
  • 作者: 周文静
    发表期刊: 2021年6期
    页码:  156
    摘要: 世间万物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紫砂艺术也是如此,灵感来源都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殊性,让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形状各异的同时,也让实用性、艺术性与人文内涵都融于一体,无不彰显出紫砂文...
  • 作者: 于文龙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
    摘要: 在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推动下,本文就陶艺实验室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探讨陶艺实验室教学对专业相关课程的补充,陶艺对理工类学生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和美育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及工作室模式的精...
  • 作者: 蒋志敏 易小斌 蒋思遥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7
    摘要: 陶瓷作为醴陵市支柱性产业,在近年来遭遇到发展瓶颈,醴陵市的陶瓷产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薄弱的地方在于陶瓷产品创新性的缺乏.炎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属于株洲市的地域文化标志,炎帝文...
  • 作者: 许晓岸 戴永冰 吕慎宝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11-12
    摘要: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历史的推波助澜下,现当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大山瑶族女性根深蒂固的思想中,"传统"一直是禁锢女性的枷锁,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论述探究金秀瑶...
  • 作者: 高开辉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13-15
    摘要: 我国当前在制造业领域的革新重点是创新产品的设计开发,CAD技术是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阐明醴陵釉下五彩陶瓷结合CAD技术进行创新产品设计的作用及意义为切入点,分析CAD技术在与醴...
  • 作者: 闻果立 闻长庆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18-19
    摘要: 对柴窑有关文献进行溯源梳捋,明代人论窑器必曰:"宋五大名窑,柴(秘)、汝、官、哥、定".明代人称"秘色"即柴窑也.《竹园陶说》:"唐始尚窑器,柴周以后,降及来世,柴、汝、官、哥、定、龙泉、均...
  • 作者: 王法根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20-21
    摘要: 以绞胎技法建构龙泉青瓷的艺术创作,是现代龙泉青瓷艺术开发中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大课题.绞胎是利用不同色彩的瓷土揉合绞和一起制作瓷器的一种方式,其独树一帜而色彩鲜明的装饰风格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
  • 作者: 李林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22-23
    摘要: 好的装饰,充满诗情画意,情趣盎然,怡情养性;好的装饰,总如传世名画,价值连城,提升青瓷的价值.要做好青瓷匠人,要设计创作精良的装饰画面,青瓷人要具有超出寻常人百倍的热情和千倍的努力,还要有一...
  • 作者: 汪斌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26-27
    摘要: 哥窑瓷器烧制成功与发现美、瓷釉瓷土配制、烧制温度控制、瓷釉肥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哥窑瓷是开片技艺的创新,是窑火烧制过程的创新,是瓷釉调制上的成功创新,是青瓷装饰艺术上的一项创新等四个角...
  • 作者: 李浩中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30-33
    摘要: 汝窑是我国汝、官、哥、钧、定五大官窑之首,因地处平顶山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美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传世汝官瓷全世界...

陶瓷科学与艺术基本信息

刊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主编 邹明林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邮编 412007 电子邮箱 sacm@xcsa.com;sacm111@126.com
电话 0733-22660096 网址 www.xcsa.com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陶瓷科学与艺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