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学与艺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69

陶瓷科学与艺术

Ceramics Science & Art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CA

影响因子 0.0857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412007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86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0-43
    摘要: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4
    摘要: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5
    摘要: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6-47
    摘要:
  • 作者: 曹少杰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8
    摘要: "骄杨",出自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指杨开慧烈士,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信仰坚定,忠于爱情,更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
  • 作者: 孟令君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49
    摘要: 陶:以我拙见就是,将泥土做器,经火烧制的化学反应,变成坚硬可用的器皿.艺:就是将你的思维以技能、工艺化为形体的展现,渭之陶艺.以自然为师,得无尽的资源.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飞禽走酋,无不是题...
  • 作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0
    摘要:
  • 作者: 鲍苑欣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1
    摘要: 五百年前,宜兴金沙寺旁有颗银杏树,它看着这寺里的老和尚,用宜兴本地特产的紫砂泥捏的紫砂壶,泡茶品茗,参禅顿悟,享受着禅茶一味的静谧.它看着吴颐山带着书童进出这金沙寺,听着他们的朗朗书声……它...
  • 作者: 范文技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2
    摘要: 各家石瓢虽形态各异,却"瓢"不离经,纵览这二百余年出现的石瓢款式,均有这三个特点:以几何三角形制入壶、呈金字塔形、重心下垂,这三点是石瓢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形制特点.形制,是石瓢从曼生石瓢之...
  • 作者: 盛英杰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4
    摘要: 荷,是花中君子,有"品格坚贞、品性高洁"之誉.西施,是壶中美人,有"韵敌美人,格高西子"之赞.紫砂作品"荷韵凝香"以荷为钮,以西施为壶,将美好的寓意与祝福都融入了这把壶中,演绎了女性天然优美...
  • 作者: 王芳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5
    摘要: 紫砂是传统的手工艺业,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是紫砂作为艺术品存在的首要前提,而独特的手工拍打成型成就了紫砂艺术独步于世界陶瓷界,丰富的装饰艺术不仅增加了紫砂壶艺的欣赏性,还...
  • 作者: 张建平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6-57
    摘要: "风华壶"以向上扩张的紫砂光素圆形器造型结合紫砂绞泥色彩装饰出的花朵效应进行设计与制作,其蓬勃向上的形态构造与繁花似锦的装饰效果珠联璧合,呈现出了一派风华正茂、气象万千的意象美感,也是以壶艺...
  • 作者: 张渊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7
    摘要: 紫砂泥绘,是紫砂装饰艺术的其中一个类别.它以紫砂胚为载体,以紫砂泥作颜料,以毛笔及针、刀等为作画工具,充分利用五色土的天然优势,调配出斑斓的色彩,附着于紫砂载体上.它可以是山水,可以是花草,...
  • 作者: 范培君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8
    摘要: 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之中,紫砂可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原本较高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艺术感以及美感,因此,紫砂壶便兼具了实用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而且紫砂壶在制作的过...
  • 作者: 冯郁芬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59
    摘要: 方器作为光器中的经典造型,真实地衬托出紫砂壶别有的刚毅规整之美."六方提梁壶"从壶嘴、壶身、壶盖、提梁等细节处都体现着方形呈现的艺术美感,方中带圆,以简单自然的造型诠释着方器独有的艺术存在.
  • 作者: 杭雯霞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0
    摘要: 雕塑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紫砂雕塑出现之前,在西方雕塑艺术便已经流行了起来,因此,中国的雕塑艺术便受到了西方雕塑的一定影响,但在思想意境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体系.在造型方面,紫砂雕...
  • 作者: 刘洋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1
    摘要: 纵观紫砂近千年的历史,紫砂工艺品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魅力,更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工艺品行业的兴起,紫砂工艺品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 作者: 陆亚萍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2
    摘要: 紫砂壶是因为茶而诞生的,因此对于品茶之人来说,是最为理想的茶具不仅有着优越的实用性,还有着独特的观赏性以及文化性,使人赏心悦目的 同时又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紫砂壶是出自于宜兴的丁蜀镇,在...
  • 作者: 王昆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3
    摘要: 中国是瓷的故乡,有着"瓷器之国"的称号,而且在"China"这一词中除了代表中国之外,同时还寓含着瓷器的意思,可见瓷器在中国人们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一说到瓷器,我们便想到了景德镇,这...
  • 作者: 张跃芬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4
    摘要: 提梁壶是较为常见的紫砂壶造型,"竹节提梁壶"既融合了简约大气的光器之美,又突显了提梁壶独特的韵律之美."竹节提梁壶"的美不仅是在传达着光器的素雅语言,而是以竹节的简单样式表现出竹文化、紫砂文...
  • 作者: 朱琴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5
    摘要: 宜兴紫砂壶诞生于唐宋时期,在明清时期便十分兴盛了,不仅有着独特的材质,更有着优秀的工艺,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风味,因而一度成为文人雅士在喝茶品茗之时爱不释手的珍宝,也因...
  • 作者: 陈亚萍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6
    摘要: 《双龙戏碧》是一款观赏性很强的茶壶,既有着简约美好的造型,又兼并了丰富美好的文化内涵,迎合人们的审美,贴合人们的心理需要.
  • 作者: 冯杏华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7
    摘要: 《翠荚》将蚕豆的形象融入壶中,使得作品形神兼备,同时具有理性和趣味性.从《翠荚》中我们可以看到艺人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也能了解到翠荚背后的吉祥意义.
  • 作者: 蒋红姣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69
    摘要: 《龙头如意》是以紫泥制作的,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圆器壶.艺人用龙头装饰壶嘴,以吉祥图案装饰壶身,使得整器都充满了吉祥气息,带给人美好的祝福.作品是从传统器型"仿古"演绎而来的标准圆器,是以线条勾...
  • 作者: 蒋美珍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0
    摘要: 以《鱼跃龙门》为载体,艺人将热点时事和紫砂壶艺结合在一起,看似是一次单纯的茶壶制作,其实是艺人内心的一次深刻剖析,将自己一路走来,看到伟大中国日月换新天,繁荣发展的气象浓缩成"恢复高考"这一...
  • 作者: 蒋茹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1
    摘要: 《洞天福地》是一件雕塑而成的作品,以"洞天福地"为主题,以枯朽破败的树桩为原型,表现了很清新亲切的自然气息.树桩的造型非常逼真,暗紫色泽加上破碎的痕迹,让人有真假难辨的感受.
  • 作者: 蒋卓莹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2
    摘要: 《绿泥双拼笔筒》造型简单大方,黄绿两种色泽装饰全身,加上筒身上刻绘的《诫子书》,造型简约,但是立意却十分有意义.刻绘的诸葛亮的《诫子书》,正文笔画均匀有力,字迹工整大气,加上文字内容意味高远...
  • 作者: 刘梅仙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4
    摘要: 作品《建党伟业》匠心别致,深蕴内涵,以颇具形象的造型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威武与强大,站在艺术的角度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也从作品的内涵折射出我辈艺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 作者: 卢息勤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5
    摘要: 紫砂作品《三足圆竹壶》在造型方面继承了传统茶壶最常用的款式——圆器,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竹"这一极具文化色彩的植物形态,无论是在造型艺术的角度,还是在主题内涵的角度上说,作品都达到了造型与艺...
  • 作者: 鲁超
    发表期刊: 2021年7期
    页码:  76
    摘要: 紫砂壶《汉丰》是参考借鉴了传统壶型汉瓦之后创作出来的,所以在形制上它延续了汉瓦壶的端庄大气、古朴敦实.无论是汉丰壶还是汉瓦壶,身上都有着浓浓的汉风影子:古拙粗狂,结构简单,风格大气.

陶瓷科学与艺术基本信息

刊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主编 邹明林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邮编 412007 电子邮箱 sacm@xcsa.com;sacm111@126.com
电话 0733-22660096 网址 www.xcsa.com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陶瓷科学与艺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