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052
总下载数(次)
6

五台山研究

MT Wutai Researches

CSSCI

影响因子 0.0933
本刊是一份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通过对五台山佛教文化,佛教理论,佛教思想,佛教创造与实践的全方位发掘与研究,以达到钩沉佛学资源,创新佛学理论,活跃佛学学术弘扬佛学真谛,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目的。
主办单位:
五台山研究会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
期刊荣誉:
山西省一级期刊 
ISSN:
1000-6176
CN:
14-1080/B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030006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52
总下载数(次)
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成逸洁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8
    摘要: 为了解决业力及其相续之疑难,经量部中被称为"先代轨范师"的一类论师基于经量部种子说提出了"色心互熏说".通过对经部此"色心互熏说"的梳理和解析,认为此说乃是基于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两派思想而提...
  • 作者: 刘世超 黄凯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9-15
    摘要: 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中具有支撑与引领...
  • 作者: 刘嘉伟 王子瑞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6-19
    摘要: 白先勇先生监制的新版《玉簪记》是昆曲当代化进程中的经典作品,其佛教文化意蕴丰富了剧作的哲理内涵,增强了剧作的艺术魅力.在舞台美术上,新版《玉簪记》运用白描观音画像,法眼观物,谛视着剧中的悲欢...
  • 作者: 李芳 邱震强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20-23
    摘要: 《五灯会元》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前两句文献有误,应作"见身无实是见佛,了心如幻是了佛".应释读为:懂得了身体由四大和合而成,并不实在...
  • 作者: 翁后发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24-28
    摘要: 李师政,河东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人,唐初著名的护法居士.但其著作及生平材料皆较为分散稀缺.本文抽绎其中的关键内容,并结合同时期的其他史料相互佐证,尝试将其在入唐以前以及此后担任东宫学士、门...
  • 作者: 徐弢 邓学林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29-33
    摘要: 自民国以来,不少基督徒学者曾主张通过同中国大乘佛教的对话来加强基督教的文化适应性,并由此淡化其"洋教"色彩.随着对佛教态度的转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进一步融会或吸纳大乘佛学的思想资源来诠释...
  • 作者: 汪海波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4-41
    摘要: 东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舍身求法的高僧.法献是继法显、宝云、智猛和法勇等之后的又一位西行求法僧.法献的西行,往返均取"青海道";在西域,法献先后游历了吐谷浑管辖的鄯善国故地,和芮芮控制下...
  • 作者: 夏德美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42-46
    摘要: 《文殊说般若经》在般若类经典中特色鲜明,它在强调般若的同时,也强调禅定,主张"甚深般若"与"一行三昧"的结合,这与南北朝后期佛教界提倡"定慧双修"的新趋势非常契合,因此,此经译出后,逐渐受到...
  • 作者: 王小蕾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47-52
    摘要: 日本京都清凉寺释迦牟尼如来旃檀瑞像由日僧奝然于公元987年带回日本,瑞像胎内所藏《文殊菩萨骑狮像》版画佛经与黑水城TK289《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像供养文》版画佛经均为宋代遗存密教典籍,且内容相...
  • 作者: 昌莲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53-58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赵城金藏》,以其版本之优古、版式内容之庞杂,堪称旷世孤本,被誉为华夏瑰宝,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宝藏".《赵城金藏》不仅具有佛...
  • 作者: 侯慧明 刘栋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59-64
    摘要: 盂县青石寺正殿水陆画,是山西阳泉地区为数不多的现存水陆壁画.寺院曾经重修过两次,历经风雨沧桑.现存水陆画是清代遗迹,主要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墙壁上.东、西两壁人物数量基本相同,北壁壁画则早已...
  • 作者: 印顺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3-6
    摘要:
  • 作者: 曹振明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7-11
    摘要: 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
  • 作者: 李斯斌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12-19
    摘要: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
  • 作者: 董虹霞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20-24
    摘要: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世比较少的元代佛教造像艺术之一,五台县广济寺在建筑结构和彩塑艺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沿着广济寺建筑中的独角兽与龙头装饰构件、殿内彩塑中生动写实的十八罗汉像、...
  • 作者: 张君梅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25-28
    摘要: 古代泽州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以青莲寺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弥勒上生信仰,是泽州佛教僧众净土信仰的主流.而其最流行时期主要在中唐和金代,其流传与唯识学在泽州的弘传关系密切,唐代的弥勒信仰还受到法华...
  • 作者: 宁艳红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29-37
    摘要: 《宝唱录》为梁代敕修经录.该录首创以一卷多卷、有译人无译人的形式分类、首次以多种分类形式交错并用,使多重属性的经典尽收一处,编排清晰,便于查阅.首次以"数论"对毗昙学独立分类,为法经在《隋众...
  • 作者: 丁建华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38-43
    摘要: 慧思被尊为天台宗祖师,素以解、行并重著称.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融合大乘义理的止观修行思想之中.慧思的大乘止观思想,与大乘佛教核心范畴二谛紧密相关.慧思基于二谛阐述大乘止观法门,同时,通过大乘止...
  • 作者: 张云江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44-48
    摘要: 叙述了宋初天台"中兴教观之裔祖"羲寂法师之简略生平及建设螺溪传教院的情况,并着重论述了由羲寂法师所发起的前往日本求取天台教籍的相关事迹,并对此进行了考证.
  • 作者: 唐黎标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49-53
    摘要: 明代僧官制度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僧官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僧官在管理佛教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僧司衙门配合礼部做好全国的佛教管理工作.明代僧官制度与世俗官僚制度相适...
  • 作者: 王文星 郭静娜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54-59
    摘要: 北魏僧官制度以昙曜任沙门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北魏的僧官制度很不完善,昙曜在任沙门统之后,北魏的僧官制度不仅逐渐完善,而且僧官的权利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北魏晚期僧官的弊政,但北魏较为完善的...
  • 作者: 王国棉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2期
    页码:  60-64
    摘要: 佛教文化与道德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佛教修行就是提高道德修养与塑造人格的过程.《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和其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的劝善箴言是衡量人们的言行举止和判定人们道德生活的是...
  • 作者: 崔正森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3-6
    摘要: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象征,般若智慧是佛教认识宇宙万法的思想武器,以此,研究揭示五台山文化底蕴的本质特征.
  • 作者: 崔元和 罗世平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7-16
    摘要: 现存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唐大中六年朝廷"许令修复"的"官营"名山胜地寺院建筑.该殿重建主持僧人由官府选定,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工部尚书等一批高等级官员支持、参与了此项工程,大殿重建落成后...
  • 作者: 杨冰华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17-20
    摘要: 西夏极度崇奉五台山信仰.宋夏交恶后西夏无法再朝拜五台山,于是将境内贺兰山白草谷认定为五台山,并仿效山西五台山大肆兴建北五台寺、大清凉寺等.敦煌莫高窟第61窟西壁绘制大幅五台山图是对山西五台山...
  • 作者: 李凤仪 李雄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21-26
    摘要: 古代中国在宗教名山选址过程中表征出宏观尺度下的空间对位和空间控制关系,这种空间观可被概括为"大地理观".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它在国土空间中的定位中体现了佛教名山选址中的"大地理观"...
  • 作者: 雷铭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27-30
    摘要: 日僧成寻少年时即有巡礼五台山之志,年近60,此念弥切.上奏天皇未得特许后,终不顾艰难险阻,"唯寄恳望于五峰之月".巡礼五台山是成寻访宋最重要的因素.成寻入宋后,特别是巡礼五台山期间所受的优遇...
  • 作者: 李利安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31-35
    摘要: 十一面观音信仰是源于印度的一种密教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一种独特的佛教文化现象.辽宁海棠山普安寺现存五尊清代十一面观音雕像,以其完整的保存和强烈的个性诠释着藏传佛教十一面...
  • 作者: 刘宇红 张雪梅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36-39
    摘要: 感叹语"阿弥陀佛"在日常话语中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两套语义系.在信仰缺失的当下社会,从语境来看推导感叹语的意义,是一种优先解读策略,称为第一套语义系统.基于佛教的正知正见和四无量心来理解"阿弥...
  • 作者: 杨小华
    刊名: 五台山研究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40-46
    摘要: 曹洞宗自良价禅师(807-869)开宗伊始,即进入了沉寂落寞的"百年孤独"时期.历代贤哲虽躬身力行,光大正法,然则收效甚微,此一局面横贯10-11世纪.其根本原因在于:洞宗义学的立足点和自我...

五台山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五台山研究 主编 崔正森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五台山研究会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  主管单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1000-6176 CN 14-1080/B
邮编 030006 电子邮箱 wtsyj_001@163.com
电话 0351-5691860 网址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

五台山研究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山西省一级期刊

五台山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